天天看點

王氏先祖故事之“三槐王”

王氏先祖故事之“三槐王”

三槐王氏乃當今王氏家族中最大一支,枝繁葉茂,聞名天下。無論大江南北,凡有王姓族人之地,幾乎都能看到“三槐堂”名号。據說三槐王氏乃太子晉裔孫中人數最多的支脈,人數遠在琅琊、太原、開閩之上。三槐王氏由唐朝末年黎陽令王言開基,北宋兵部侍郎王祜簪纓相繼,世代為官,子孫分任曆朝曆代,散布于世界各地。

北宋初期,有黎陽令王言後裔王祜(亦名王佑),文才武略,風流倜傥,被太祖皇帝趙匡胤拜為監察禦史。随後又平步青雲,一直晉升為尚書兵部侍郎。王祜受到如此寵信,心中甚是感激,他為了表示自己決無二心忠于朝廷,于是趕回山東大名府莘縣老家,把自己所有的家人都遷至京城,落戶開封。開寶二年(公元969年)春,有人向宋太祖告密說:“魏州(山東大名縣)節度使符彥卿正在積極策劃謀反。”太祖聽罷,心中狐疑,苦苦思索數天後,仍然拿不定主意。又過數日,宋太祖把王祜叫到身邊說:“魏州乃愛卿故裡,朕今天就讓你衣錦還鄉,回魏州做官。如能洞悉一方實情,丞相之位非卿莫屬。”王祜聽後謝恩退下。

王祜知道,這是太祖皇帝要他去魏州搜集符彥卿的謀反罪證,他于是馬不停蹄,火速趕往魏州上任。他雖然經過了數十天的明察暗訪,卻始終查不出任何實據。一日,宋太祖把他召回開封問及此事,他直言禀報說:“符彥卿絕無謀反之事,臣願以全家百餘口性命擔保。望陛下切勿猜忌,以免濫殺無辜。”太祖聽罷,很不高興。

王祜知道,自己雖然救了無辜的符彥卿,卻也是以得罪了皇上。果然,朝廷很快就頒下聖旨,把王祜又派往襄州任職。由此看來,宋太祖許諾過的宰相之位,從此再與王祜無緣。

王祜回到自家宅院,撫須而思,四周一望,親手種植了三棵槐樹,然後面對槐樹笑道:“宰相之職何足道哉,你看着我的後輩子孫,一定會有位列三公者。” 後來果然不出所料,王祜的次子王旦在宋真宗時,連任十二年宰相。王旦長子王雍,是為國子監博士;三兒子王素在宋仁宗時,又擔任天章閣待制、淮南郡轉運按察使。

因為宅院中的三棵槐樹,王祜和他的子孫被後人稱作“三槐堂”這“三槐堂”不僅成了王祜一族的堂号,還進一步發展為整個王氏家族中重要的一個分支--“三槐王氏”。王祜也被尊為“三槐堂”的重要先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