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氏先祖故事之“三槐王”

王氏先祖故事之“三槐王”

三槐王氏乃当今王氏家族中最大一支,枝繁叶茂,闻名天下。无论大江南北,凡有王姓族人之地,几乎都能看到“三槐堂”名号。据说三槐王氏乃太子晋裔孙中人数最多的支脉,人数远在琅琊、太原、开闽之上。三槐王氏由唐朝末年黎阳令王言开基,北宋兵部侍郎王祜簪缨相继,世代为官,子孙分任历朝历代,散布于世界各地。

北宋初期,有黎阳令王言后裔王祜(亦名王佑),文才武略,风流倜傥,被太祖皇帝赵匡胤拜为监察御史。随后又平步青云,一直晋升为尚书兵部侍郎。王祜受到如此宠信,心中甚是感激,他为了表示自己决无二心忠于朝廷,于是赶回山东大名府莘县老家,把自己所有的家人都迁至京城,落户开封。开宝二年(公元969年)春,有人向宋太祖告密说:“魏州(山东大名县)节度使符彦卿正在积极策划谋反。”太祖听罢,心中狐疑,苦苦思索数天后,仍然拿不定主意。又过数日,宋太祖把王祜叫到身边说:“魏州乃爱卿故里,朕今天就让你衣锦还乡,回魏州做官。如能洞悉一方实情,丞相之位非卿莫属。”王祜听后谢恩退下。

王祜知道,这是太祖皇帝要他去魏州搜集符彦卿的谋反罪证,他于是马不停蹄,火速赶往魏州上任。他虽然经过了数十天的明察暗访,却始终查不出任何实据。一日,宋太祖把他召回开封问及此事,他直言禀报说:“符彦卿绝无谋反之事,臣愿以全家百余口性命担保。望陛下切勿猜忌,以免滥杀无辜。”太祖听罢,很不高兴。

王祜知道,自己虽然救了无辜的符彦卿,却也因此得罪了皇上。果然,朝廷很快就颁下圣旨,把王祜又派往襄州任职。由此看来,宋太祖许诺过的宰相之位,从此再与王祜无缘。

王祜回到自家宅院,抚须而思,四周一望,亲手种植了三棵槐树,然后面对槐树笑道:“宰相之职何足道哉,你看着我的后辈子孙,一定会有位列三公者。” 后来果然不出所料,王祜的次子王旦在宋真宗时,连任十二年宰相。王旦长子王雍,是为国子监博士;三儿子王素在宋仁宗时,又担任天章阁待制、淮南郡转运按察使。

因为宅院中的三棵槐树,王祜和他的子孙被后人称作“三槐堂”这“三槐堂”不仅成了王祜一族的堂号,还进一步发展为整个王氏家族中重要的一个分支--“三槐王氏”。王祜也被尊为“三槐堂”的重要先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