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行刑前李善長掏出免死鐵券,朱元璋冷笑:你擦亮眼睛看清上面的字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駕崩于應天皇宮,留下遺诏命皇太孫朱允炆繼位,并下令“天下臣民,哭臨三日,皆釋服,毋妨嫁娶。”

行刑前李善長掏出免死鐵券,朱元璋冷笑:你擦亮眼睛看清上面的字

明太祖朱元璋,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布衣皇帝,也是五千多年曆史上唯一一個出身草芥的皇帝。他擁有平民的氣息,身上還有擺脫不去的自卑感。即使賜給開國功臣以免死令牌,暗地裡卻留有一着。行刑前,李善長掏出免死鐵券,朱元璋冷笑:你擦亮眼睛看清上面的字。

朱元璋,這位明朝的開國皇帝,出身貧苦家庭,童年生活過得十分艱難。一個沒有背景沒有權勢關系的人,要如何給自己尋找出路呢?好在朱元璋天資聰慧過人,在二十五歲時堅決選擇從軍,追随郭子興領銜的起義軍,參加反抗蒙古元朝政權。

行刑前李善長掏出免死鐵券,朱元璋冷笑:你擦亮眼睛看清上面的字

朱元璋不僅聰明有計謀,有着常人沒有的大局意識和戰略才能,在對抗蒙古軍的戰鬥中,還多次擊敗敵軍,獲得了不少軍功獎賞。郭子興對這個年輕人很感興趣,覺得這個年輕人不是一般人,斷言他必定大有成就。于是便悉心栽培朱元璋,教他行軍打仗,把他留在自己的身邊。

郭子興的地位越來越高,他提攜的朱元璋掌握的勢力也越來越大,行軍打仗的本領也越發成熟,先後收複了諸多軍閥,統一了南方,以南方為勢力據地,繼續北上伐元。終于在一三六八年,建立明王朝,定都南京,取年号為洪武。

行刑前李善長掏出免死鐵券,朱元璋冷笑:你擦亮眼睛看清上面的字

在朱元璋艱苦創業的曆程中,許多開國元老功不可沒,曆史留名。譬如朱元璋的“伯樂”郭子興,不僅對朱有栽培的恩情,還把自己的養女賜婚給他,此女子便是皇後馬氏。另一個是李善長,李善長與朱元璋相識于滁州,李善長是一位調兵遣将的能人,初來投靠朱元璋的時候,就得到賞識和重用。

朱元璋是一位愛才重才的明君,是以他在建立明朝政權後,就賜給李善長、徐達等數十位開國元老免死鐵券,以表謝意。就像《還珠格格》裡面小燕子的免死金牌一樣,免死鐵券,顧名思義,就是一旦觸犯法律,能夠免除一死。能獲得此項最高賞賜,功臣自然是高興無比的。

行刑前李善長掏出免死鐵券,朱元璋冷笑:你擦亮眼睛看清上面的字

“臣免二死,子可免一死”,這樣,就算是家人犯事,也能保住性命。無論何人,即使是明朝的秘密機構錦衣衛,到家裡取性命時,隻要拿出此免死鐵券,也能從鬼門關走出來。但是,獲得兩張免死鐵券的李善長,最後的結局卻是落得全家七十餘人同時處死 。這又是什麼原因呢?難道是免死鐵券失效了嗎?

朱元璋出身平民家庭,有着原生家庭帶來的自卑感,即使當了皇帝,也不能完全消除這種消極心理,總擔心朝中有人謀反。曆史上最後一位丞相叫做胡惟庸,胡惟庸是被李善長推薦到朝廷擔任宰相一職的。雖然他輔助朝政功不可沒,但是這個人過于專斷獨行,在任七年間,培養了不少黨羽,遂引起朱元璋的殺心,便有了明初四大案件之一的胡黨之獄。

行刑前李善長掏出免死鐵券,朱元璋冷笑:你擦亮眼睛看清上面的字

朱元璋以謀逆之罪,下令将胡惟庸賜死并且誅九族。李善長眼見胡惟庸是淮西同鄉,又是自己舉薦入朝廷的,不忍心他和其他老鄉無端斷送性命,便試圖疏通自己在朝中的關系,救回親戚性命。不幸的是,李善長動用私權的事情很快傳到朱元璋那裡,朱元璋霎時間怒氣中燒。認定李善長是胡惟庸的黨羽,會引起朝中大臣的争相效仿,動用權力謀私利、搞特殊。

一紙令下,将李善長一并賜死。在胡惟庸一案中,被牽連殺害的足足有近三萬人,其中就包括李善長家族的七十人。在劊子手大刀落下之前,李善長拿出了自己的兩張免死鐵券,以為可以逃過一劫,然而卻沒有想到朱元璋冷笑道:你看看背後寫着什麼字?原來在鐵券背面寫着五個大字:除謀反大逆。胡惟庸之後,曆史上再無丞相,中書省被革除,朱元璋的中央集權制度發展到頂峰。

皇權至高無上、君威神聖不可侵犯這麼簡單的道理,李善長卻到臨死前才明白。做人最重要的是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即使春風得意之時,也切不可做越位的事情。

參考資料:

《明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