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73年,許世友指令士兵在廣州鬧市拉糞,許世友:我們本質是農民

前言

1973年,許世友指令士兵在廣州鬧市拉糞,許世友:我們本質是農民

許世友

我過去是農民,各種農活都幹過,到了現在,我脫下軍裝,我的本質還是一個農民

。——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許世友的秘書

孫洪憲

向身邊人回憶:無論是在革命中,還是在建國後,許世友将軍一直保持着勞動人民

艱苦奮鬥

勤儉樸素

的本色。

他經常告誡身邊人:

任何時候都不能忘本,都要牢記自己是人民群衆的一份子,我們從群衆中來,最終還是要回到群衆中去

。許世友不光教導身邊人,自己更是身體力行,給身邊人樹立良好的榜樣,被大家親切地稱為

農民将軍

1973年,許世友指令士兵在廣州鬧市拉糞,許世友:我們本質是農民

許世友在田間

在生活中,許世友将軍一貫主張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他經常和從業人員一起耕地、種地。每當看到首長和自己一起勞動時,從業人員幹得更加賣力,這時的許世友就會說道:

你們不用在我面前表現,搞弄虛作假那一套,我最反感弄虛作假。聽完許世友的批評,大家隻好老老實實地繼續耕地

随着年齡的增長,每當許世友親自下地勞動時,身邊人總是極力勸阻他,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耕地勞作這些小事,完全可以交給警衛員和士兵們去做。對于這種偷懶行為,許世友總會嚴厲地批評,随後他對身邊人說道:

經常參加勞動,并沒有什麼壞處,可以随時提醒自己不能忘記自己是一個農民的本質,同時,還可以鍛煉身體,保持勞動本色,可謂是一舉三得

1973年,許世友指令士兵在廣州鬧市拉糞,許世友:我們本質是農民

許世友與夫人合影

許世友赴任廣州,親自種地遭首長夫人嫌棄,許世友:你還不如他

在許世友的一生中,除了對打仗感興趣之外,他最感興趣的便是勞動,尤其對發展農副業生産情有獨鐘。

1973年

,根據許世友的請求,毛主席以及中央軍委準許許世友去廣州赴任。在廣州赴任期間,許世友住進了自己的别墅——

廣州留園七号

作為廣州長期接待中央首長的首選之地,留園七号三面環水、環境十分優雅怡然。

在整個樓的後面,是一片郁郁蔥蔥的竹林,微風乍起,竹影婆娑;留園七号的樓前,是一片經過花工精心打理的草地,就像平鋪的一張柔軟的綠色毛毯;院落裡的亭台樓閣,也錯落有緻、風采各異

1973年,許世友指令士兵在廣州鬧市拉糞,許世友:我們本質是農民

當許世友來到這樣的山水聖地,和其他人一樣,第一時間也被這裡的美景所吸引。然而,

認為:

這種地方與農民出身的自己,完全是格格不入

。在身邊人的陪同下,許世友裡裡外外将留園七号溜達了幾圈,最終将所有從業人員叫到了身邊。随後,

許世友告訴大家:

這種資産階級的房子,我們住不起,住進去也會不習慣,是以,應該将它進行一番改造,真正成為屬于我們自己住的房子

對于如何改造留園七号,許世友有自己獨特的想法。他告訴從業人員:

樓後的竹林圈起來養雞,水裡面養魚,草坪開出來種菜,樓頂上搭棚養鴿子,就這麼定了,你們抓緊行動

身為許世友的秘書,孫洪憲知道許世友的脾氣,于是趕緊動員大家,盡快執行許世友的指令,畢竟軍令如山,大家不想被他罵。于是大家開始分工幹活。

1973年,許世友指令士兵在廣州鬧市拉糞,許世友:我們本質是農民

許世友與身邊人合影,右三為孫洪憲

1973年2月,許世友到海南視察部隊工作,趁許世友不在之際,秘書孫洪憲正式動員大家,開啟許世友的改造留園七号計劃

。為了圓滿的完成任務,孫洪憲特意派人從警衛營抽調一個班的戰士從旁協助,一場轟轟烈烈的墾荒運動就此展開。

在戰士們的一同努力下,留園七号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之前存在的小橋流水幾乎不複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大片荒地。随後,戰士們到嘉禾農場拉來一車豬糞覆寫一層,再翻一遍土,在戰士們七手八腳地幫忙下,這些荒地很快變成了三分良田

變成良田

隻是大家完成改造計劃的第一步,随後,在孫洪憲的安排下,從業人員立即騎着自行車到附近的菜農那裡,向菜農買來了白菜、菜心、辣椒、茄子等菜苗,為了保證這些蔬菜的存活率,戰士們第一時間将它們種到了地裡。

在20多年的辛苦改造下,孫洪憲和戰士們的辛勞總算沒有白費,留園七号基本按照許世友将軍的要求實作了大變樣。

1973年,許世友指令士兵在廣州鬧市拉糞,許世友:我們本質是農民

視察海南回來後,當他看到眼前的留園七号,院子裡的白菜、辣椒等蔬菜已經開始茁壯成長,看着戰士們出色的完成了任務,許世友笑得合不攏嘴,嘴裡一個勁的說道:“好,好,好!

得到了許世友的稱贊,戰士們也跟着許世友将軍笑了起來。然而,戰士們的笑容還沒有停下,許世友的笑聲戛然而止,

他突然對身邊的戰士說道:“你們種菜為啥沒有施肥,種菜不施肥,等于做飯不下米,這不是瞎胡鬧嘛。”

對于蔬菜的施肥,許世友特别叮囑戰士們:

切記,千萬不要

施化肥

,一定要

施農家肥

對于施農家肥,這可愁壞了戰士們,在留園七号的附近,廁所都很少,更不要說收集農家肥了。看到戰士們犯了愁,許世友也體諒到他們的難處。但是,他還是生氣的說道:“

活人還能讓尿憋死,這裡沒有農家肥,難道廣州其他地方沒有嗎?難道需要我親自帶你們收集?

1973年,許世友指令士兵在廣州鬧市拉糞,許世友:我們本質是農民

為了平息許世友将軍的怒火,在孫洪憲的指揮下,大家做好了收農家肥的準備。于是

在廣州鬧市出現了十分怪異的一幕

:

孫洪憲帶着好幾個解放軍戰士,大家推着一輛糞車,穿梭于廣州的大街小巷

。有好奇的市民上來詢問,孫洪憲告訴大家:“

解放軍是來收集農家肥的。

”很多市民聽完後頓時忍俊不禁。

大家知道,平時這些“農家肥”都是從市裡拉向市外,解放軍這樣做,唱的又是哪一出。

盡管對解放軍的行為十分好奇,好心的市民還是主動幫助他們收集農家肥。在孫洪憲和戰士們的努力下,許世友将軍要求的農家肥終于收齊了。

1973年,許世友指令士兵在廣州鬧市拉糞,許世友:我們本質是農民

許世友故居

當時正值酷夏,在如此高雅的别墅裡,四處散發着“農家肥”的特殊味道

。戰士們怪異的表情,又迎來的許世友的一番批評,許世友對大家說道:“

一看大家就忘記了自己是農民的本質,正好趁着這次施肥,讓你們真正的牢記自己永遠是一個農民。

許世友改造留園七号的消息被大家傳的人盡皆知,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廣州很多上司慕名前來參觀

。一次,廣州軍區的一位首長帶着自己的夫人前來拜訪許世友,順便參觀一下被他改造的

留園七号

1973年,許世友指令士兵在廣州鬧市拉糞,許世友:我們本質是農民

當他們走進院子後,兩人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看着昔日的小橋流水變成了滿院的蔬菜,兩人簡直不敢相信

。當兩人靠近菜園時,一股“農家肥”的特殊氣味撲面而來。軍區首長畢竟是一方上司,他十分鎮定地來到許世友的身旁。

然而,他的夫人從來沒有聞到過如此怪異的氣味,首長夫人趕緊拿出自己精美的手帕,捂住口鼻,快速逃走了

。看到這一幕的許世友頓時勃然大怒,他毫不客氣地指着軍區首長批評道:“

看看你夫人的表現,完全就是資産階級大小姐,你們這些個資産階級的臭習慣什麼時候才能改掉,你以為自己比農家肥香,其實恰恰相反,你們比農家肥還要臭。

”聽完許世友的訓斥,軍區首長和首長夫人羞愧地低下了頭。

許世友将軍一生能夠始終堅持勞動,保持勞動人民的本色,這源于他偉大的革命母親——許李氏一生的言傳身教。

1973年,許世友指令士兵在廣州鬧市拉糞,許世友:我們本質是農民

許世友和戰友視察

許世友差點被賣掉

1905年2月28日,許世友出生于河南省信陽市新縣——美麗的大别山

。當時,許世友的出生并沒有給家裡帶來任何喜訊,反而讓一貧如洗的家裡雪上加霜。許世友一家有6個孩子,在父親許存仁和母親許李氏的辛勞下,一家人的生活依舊很難維持。

萬般無奈下,父親許存仁和母親商量後,決定将幼小的許世友賣給人販子,用他換點糧食。就在人販子将許世友抱走的時候,母親許李氏從屋裡跑出來,一把将許世友從人販子手中奪過來,年幼的許世友就此躲過一劫。

許世友留下後,家裡的生活更加艱難。沒過多久,許世友的父親許存仁不幸離世,讓原本不幸的家庭更加艱難。

支撐門戶和撫育子女的重擔,全部落在了母親許李氏的肩頭

1973年,許世友指令士兵在廣州鬧市拉糞,許世友:我們本質是農民

許世友母親——許李氏

在童年許世友的心目中,父親的印象是模糊的,而母親卻是世上最了不起的人。許世友

倔強、果斷、勤儉、自立

的個性,大都得益于母親的言傳身教。

秘書李秀登見證許世友回鄉探母的感人事迹

曾經擔任許世友秘書的李秀登回憶:

自從參加革命後,許世友将軍的一生曾兩次回到故鄉探望母親,我有幸陪同許世友将軍第二次回鄉探母,見證了許世友将軍與母親之間感人肺腑的一幕

那是在1958年冬天,時任國防部副部長兼南京軍區司令員的

,在

李秀登

修明齋

孫鳳儀

等人的陪同下,利用勘察後方戰場之機返故鄉探視78歲的老母親。這也是許世友将軍最後一次與母親相見。

在返鄉的路上,許世友格外高興,不時指着這個山,那道河,還說他當年與紅軍官兵轉戰于此的情景。當車到福田河鎮時,許世友很是激動,對李秀登等同志說:"

快到家啦!老人家還不知我回來看她噢!

"

1973年,許世友指令士兵在廣州鬧市拉糞,許世友:我們本質是農民

許世友與母親合照

許世友将軍有一個特殊的愛好——坐車隻乘坐吉普車,再高端的車在他眼裡也不如吉普車舒服。這次回鄉探母同樣如此。在車上,許世友将軍十分激動,他對身邊的說道:“

這個時候,俺娘應該在忙乎啥呢?

在許世友思念母親的思緒下,車很快來到了老家的鎮上——

福田河鎮

。盡管身處高位,許世友将軍最厭煩搞特權那一套,于是他告誡身邊人:

嚴禁驚動地方政府

。随後,許世友帶着身邊人向着鎮西北方向的乘馬崗許家走去。

看着老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許世友一時間感慨萬千。下午5點左右,許世友終于回到了魂牽夢萦的許家拿。看到院子幾乎沒有任何變化,許世友小跑着來到一間背靠山坡的小小瓦房。

走進房門的一刹那,一個身穿藍布大褂,梳着髻,正在埋頭喂豬的老母親映入他的眼簾。見到老母親的一瞬間,許世友像個孩子一樣,兩眼流下了想念的淚水。他擦拭掉眼淚,輕輕地在老母親背後喊了一聲:“

娘,俺回來看您老人家了!

1973年,許世友指令士兵在廣州鬧市拉糞,許世友:我們本質是農民

許世友一家合影

聽到如此熟悉的聲音,老母親簡直不敢相信,自己日思夜想的三伢子此刻竟然出現在自己面前。老母親放下手頭的活,十分驚喜地打量着眼前的兒子,兩手緊握許世友的胳膊,激動的說道:“

真是我日思夜想的三伢子呀!

許世友忙伸出雙手緊緊地摟扶着年邁慈祥的母親,雙眼再次閃爍着不易輕彈的遊子淚,對于許世友與老母親相見的感人一幕,大家感同身受,為兩人之間深厚的母子情喜極而泣。

随後,許世友老母親招呼大家趕緊坐下,他讓兒子招待好大家,自己親自給大家燒茶水喝。許世友告訴母親,這些都是自己的戰友,不用這麼客氣,老母親執意不肯,許世友拗不過老母親,于是他高興地和母親一起去燒茶。

一邊和老母親燒茶,一邊詢問老母親這些年的生活情況,老母親告訴他:

這些年家裡并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你參加革命後,地方政府十分照顧我,專門為我砌了二間磚瓦平房。你也知道,咱們農民出身,一輩子恪守勤儉持家、艱苦樸素的家風

1973年,許世友指令士兵在廣州鬧市拉糞,許世友:我們本質是農民

随後,許世友告訴老母親:

自己雖然常年不在您身邊,但是您對我的言傳身教、臨行前的諄諄教導,我從未忘記。在軍隊中,兒子不僅恪盡職守,平時主動帶領戰士們發揚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傳統美德

。老母親聽完後,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許世友回鄉探母的消息很快在村裡傳開,作為許世友的老鄉,大家紛紛前來看望這位共和國的大将軍。剛見到許世友時,大家十分的拘謹,畢竟眼前的人是南京的大官。随後,許世友對大家說:“

老鄉們,我的一家都是農民,我永遠都是農民的兒子,永遠都會為人民和勞苦大衆服務。

許世友的話瞬間拉近了和老鄉們的感情,随後,許世友專門拿出錢讓孫鳳儀去附近買了一頭大肥豬,宰了招待鄉親們。當地政府為許世友安排了食宿,但被許世友謝絕了。他在家呆了一個多白天,加兩個晚上,就沒離開這小屋一步,一直陪伴着他的老母親。

1973年,許世友指令士兵在廣州鬧市拉糞,許世友:我們本質是農民

相聚總是短暫的,轉眼間又到了離别的時候。臨走前,許世友的家門前圍滿了老鄉。随後他和母親站在人群中間,許世友用自己厚實有力的大手,緊緊地拉着母親布滿皺紋的雙手,深深情地對她說:“

娘,你一定要照顧好自己,有啥事第一時間寫信告訴俺,俺不管身處何地,都會回來看望您老人家的!

許世友的待客之道

生活中,許世友将軍不僅

嚴于律己、躬行節儉、孝親敬長、凡事都要親力親為,做人民的表率

。在待人接物方面,許世友将軍也有自己獨特的心得。

建國後,盡管許世友将軍身居高位,但是他從不利用自己的特權,為自己謀私利,反而始終銘記母親的話,躬行節儉,在飲食和着裝方面從不講究的他,待客也是如此。許世友的勤儉和待客之道影響了在他身邊的一代又一代人。

一次,

彭德懷

例行到山東軍區視察軍隊的發展情況。等到視察工作快要結束的時候,彭德懷告訴身邊的從業人員:自己想要去看望許世友。讓他們轉告一下許世友的秘書。

1973年,許世友指令士兵在廣州鬧市拉糞,許世友:我們本質是農民

許世友的秘書得知情況後,立即将這一消息告知許世友。為了做好這次接待,秘書還特意提醒他:這彭總來要家裡看望您,您是不是要特别準備一下。

秘書心想,接待這些“

大官

”,怎麼說也要有一定的排面,這樣才能不給上司丢面子。然而,當秘書将自己的想法告知許世友後,立即引來許世友的不滿。

許世友說道:

“對于彭總的為人,我還是了解的。他是一位真正的為人民服務的元帥,根本不會講究這些虛禮,如果我們過于準備,反而會引起他的不滿。平時家裡怎麼吃飯,彭總來了的那天,還是那樣準備就好,彭總是不會見怪的。

等到彭總到許世友家中,午飯的時候,餐桌上放着一盤洋芋絲、一份炖豆腐、一份炒豆芽、一份紅燒肉,還有兩瓶茅台酒。彭總看到桌子上的菜之後,并沒有生氣,而是稱贊許世友做得好。

1973年,許世友指令士兵在廣州鬧市拉糞,許世友:我們本質是農民

許世友待客

賓主們都吃得非常盡興。餐畢,彭總還由衷說道:“我

們都是‘公家人’,都應該愛國家之财,夫妻民之财。我們管‘公’的人要牢守三條:第一自己不貪,第二不給人家送,第三敢把厚臉皮的上司、熟人擋回去。有這三條,才能保得住個‘公’!

對于彭總的話,許世友十分的贊同。在以後的日子裡,許世友一直記得彭總說的三條原則。許世友曾經對身邊人說:“

彭總是他除了毛主席之外,最佩服的人之一。對于彭總的話,我一輩子也忘不了。

1973年,許世友指令士兵在廣州鬧市拉糞,許世友:我們本質是農民

許世友與戰友

戰場上,許世友是一位擁有赫赫戰功的常勝将軍,生活中,他又是一個十分接地氣的農民。作為毛主席最忠誠的戰士,許世友将軍不忘初心,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永遠值得國人緬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