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73年,许世友命令士兵在广州闹市拉粪,许世友:我们本质是农民

前言

1973年,许世友命令士兵在广州闹市拉粪,许世友:我们本质是农民

许世友

我过去是农民,各种农活都干过,到了现在,我脱下军装,我的本质还是一个农民

。——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许世友的秘书

孙洪宪

向身边人回忆:无论是在革命中,还是在建国后,许世友将军一直保持着劳动人民

艰苦奋斗

勤俭朴素

的本色。

他经常告诫身边人:

任何时候都不能忘本,都要牢记自己是人民群众的一份子,我们从群众中来,最终还是要回到群众中去

。许世友不光教导身边人,自己更是身体力行,给身边人树立良好的榜样,被大家亲切地称为

农民将军

1973年,许世友命令士兵在广州闹市拉粪,许世友:我们本质是农民

许世友在田间

在生活中,许世友将军一贯主张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他经常和工作人员一起耕地、种地。每当看到首长和自己一起劳动时,工作人员干得更加卖力,这时的许世友就会说道:

你们不用在我面前表现,搞弄虚作假那一套,我最反感弄虚作假。听完许世友的批评,大家只好老老实实地继续耕地

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当许世友亲自下地劳动时,身边人总是极力劝阻他,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耕地劳作这些小事,完全可以交给警卫员和士兵们去做。对于这种偷懒行为,许世友总会严厉地批评,随后他对身边人说道:

经常参加劳动,并没有什么坏处,可以随时提醒自己不能忘记自己是一个农民的本质,同时,还可以锻炼身体,保持劳动本色,可谓是一举三得

1973年,许世友命令士兵在广州闹市拉粪,许世友:我们本质是农民

许世友与夫人合影

许世友赴任广州,亲自种地遭首长夫人嫌弃,许世友:你还不如他

在许世友的一生中,除了对打仗感兴趣之外,他最感兴趣的便是劳动,尤其对发展农副业生产情有独钟。

1973年

,根据许世友的请求,毛主席以及中央军委批准许世友去广州赴任。在广州赴任期间,许世友住进了自己的别墅——

广州留园七号

作为广州长期接待中央首长的首选之地,留园七号三面环水、环境十分优雅怡然。

在整个楼的后面,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微风乍起,竹影婆娑;留园七号的楼前,是一片经过花工精心打理的草地,就像平铺的一张柔软的绿色毛毯;院落里的亭台楼阁,也错落有致、风采各异

1973年,许世友命令士兵在广州闹市拉粪,许世友:我们本质是农民

当许世友来到这样的山水圣地,和其他人一样,第一时间也被这里的美景所吸引。然而,

认为:

这种地方与农民出身的自己,完全是格格不入

。在身边人的陪同下,许世友里里外外将留园七号溜达了几圈,最终将所有工作人员叫到了身边。随后,

许世友告诉大家:

这种资产阶级的房子,我们住不起,住进去也会不习惯,因此,应该将它进行一番改造,真正成为属于我们自己住的房子

对于如何改造留园七号,许世友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他告诉工作人员:

楼后的竹林圈起来养鸡,水里面养鱼,草坪开出来种菜,楼顶上搭棚养鸽子,就这么定了,你们抓紧行动

身为许世友的秘书,孙洪宪知道许世友的脾气,于是赶紧动员大家,尽快执行许世友的命令,毕竟军令如山,大家不想被他骂。于是大家开始分工干活。

1973年,许世友命令士兵在广州闹市拉粪,许世友:我们本质是农民

许世友与身边人合影,右三为孙洪宪

1973年2月,许世友到海南视察部队工作,趁许世友不在之际,秘书孙洪宪正式动员大家,开启许世友的改造留园七号计划

。为了圆满的完成任务,孙洪宪特意派人从警卫营抽调一个班的战士从旁协助,一场轰轰烈烈的垦荒运动就此展开。

在战士们的一同努力下,留园七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前存在的小桥流水几乎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大片荒地。随后,战士们到嘉禾农场拉来一车猪粪覆盖一层,再翻一遍土,在战士们七手八脚地帮忙下,这些荒地很快变成了三分良田

变成良田

只是大家完成改造计划的第一步,随后,在孙洪宪的安排下,工作人员立即骑着自行车到附近的菜农那里,向菜农买来了小白菜、菜心、辣椒、茄子等菜苗,为了保证这些蔬菜的存活率,战士们第一时间将它们种到了地里。

在20多年的辛苦改造下,孙洪宪和战士们的辛劳总算没有白费,留园七号基本按照许世友将军的要求实现了大变样。

1973年,许世友命令士兵在广州闹市拉粪,许世友:我们本质是农民

视察海南回来后,当他看到眼前的留园七号,院子里的小白菜、辣椒等蔬菜已经开始茁壮成长,看着战士们出色的完成了任务,许世友笑得合不拢嘴,嘴里一个劲的说道:“好,好,好!

得到了许世友的称赞,战士们也跟着许世友将军笑了起来。然而,战士们的笑容还没有停下,许世友的笑声戛然而止,

他突然对身边的战士说道:“你们种菜为啥没有施肥,种菜不施肥,等于做饭不下米,这不是瞎胡闹嘛。”

对于蔬菜的施肥,许世友特别叮嘱战士们:

切记,千万不要

施化肥

,一定要

施农家肥

对于施农家肥,这可愁坏了战士们,在留园七号的附近,厕所都很少,更不要说收集农家肥了。看到战士们犯了愁,许世友也体谅到他们的难处。但是,他还是生气的说道:“

活人还能让尿憋死,这里没有农家肥,难道广州其他地方没有吗?难道需要我亲自带你们收集?

1973年,许世友命令士兵在广州闹市拉粪,许世友:我们本质是农民

为了平息许世友将军的怒火,在孙洪宪的指挥下,大家做好了收农家肥的准备。于是

在广州闹市出现了十分怪异的一幕

:

孙洪宪带着好几个解放军战士,大家推着一辆粪车,穿梭于广州的大街小巷

。有好奇的市民上来询问,孙洪宪告诉大家:“

解放军是来收集农家肥的。

”很多市民听完后顿时忍俊不禁。

大家知道,平时这些“农家肥”都是从市里拉向市外,解放军这样做,唱的又是哪一出。

尽管对解放军的行为十分好奇,好心的市民还是主动帮助他们收集农家肥。在孙洪宪和战士们的努力下,许世友将军要求的农家肥终于收齐了。

1973年,许世友命令士兵在广州闹市拉粪,许世友:我们本质是农民

许世友故居

当时正值酷夏,在如此高雅的别墅里,四处散发着“农家肥”的特殊味道

。战士们怪异的表情,又迎来的许世友的一番批评,许世友对大家说道:“

一看大家就忘记了自己是农民的本质,正好趁着这次施肥,让你们真正的牢记自己永远是一个农民。

许世友改造留园七号的消息被大家传的人尽皆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广州很多领导慕名前来参观

。一次,广州军区的一位首长带着自己的夫人前来拜访许世友,顺便参观一下被他改造的

留园七号

1973年,许世友命令士兵在广州闹市拉粪,许世友:我们本质是农民

当他们走进院子后,两人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看着昔日的小桥流水变成了满院的蔬菜,两人简直不敢相信

。当两人靠近菜园时,一股“农家肥”的特殊气味扑面而来。军区首长毕竟是一方领导,他十分镇定地来到许世友的身旁。

然而,他的夫人从来没有闻到过如此怪异的气味,首长夫人赶紧拿出自己精美的手帕,捂住口鼻,快速逃走了

。看到这一幕的许世友顿时勃然大怒,他毫不客气地指着军区首长批评道:“

看看你夫人的表现,完全就是资产阶级大小姐,你们这些个资产阶级的臭习惯什么时候才能改掉,你以为自己比农家肥香,其实恰恰相反,你们比农家肥还要臭。

”听完许世友的训斥,军区首长和首长夫人羞愧地低下了头。

许世友将军一生能够始终坚持劳动,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这源于他伟大的革命母亲——许李氏一生的言传身教。

1973年,许世友命令士兵在广州闹市拉粪,许世友:我们本质是农民

许世友和战友视察

许世友差点被卖掉

1905年2月28日,许世友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美丽的大别山

。当时,许世友的出生并没有给家里带来任何喜讯,反而让一贫如洗的家里雪上加霜。许世友一家有6个孩子,在父亲许存仁和母亲许李氏的辛劳下,一家人的生活依旧很难维持。

万般无奈下,父亲许存仁和母亲商量后,决定将幼小的许世友卖给人贩子,用他换点粮食。就在人贩子将许世友抱走的时候,母亲许李氏从屋里跑出来,一把将许世友从人贩子手中夺过来,年幼的许世友就此躲过一劫。

许世友留下后,家里的生活更加艰难。没过多久,许世友的父亲许存仁不幸离世,让原本不幸的家庭更加艰难。

支撑门户和抚育子女的重担,全部落在了母亲许李氏的肩头

1973年,许世友命令士兵在广州闹市拉粪,许世友:我们本质是农民

许世友母亲——许李氏

在童年许世友的心目中,父亲的印象是模糊的,而母亲却是世上最了不起的人。许世友

倔强、果断、勤俭、自立

的个性,大都得益于母亲的言传身教。

秘书李秀登见证许世友回乡探母的感人事迹

曾经担任许世友秘书的李秀登回忆:

自从参加革命后,许世友将军的一生曾两次回到故乡探望母亲,我有幸陪同许世友将军第二次回乡探母,见证了许世友将军与母亲之间感人肺腑的一幕

那是在1958年冬天,时任国防部副部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的

,在

李秀登

修明斋

孙凤仪

等人的陪同下,利用勘察后方战场之机返故乡探视78岁的老母亲。这也是许世友将军最后一次与母亲相见。

在返乡的路上,许世友格外高兴,不时指着这个山,那道河,还说他当年与红军官兵转战于此的情景。当车到福田河镇时,许世友很是激动,对李秀登等同志说:"

快到家啦!老人家还不知我回来看她噢!

"

1973年,许世友命令士兵在广州闹市拉粪,许世友:我们本质是农民

许世友与母亲合照

许世友将军有一个特殊的爱好——坐车只乘坐吉普车,再高端的车在他眼里也不如吉普车舒服。这次回乡探母同样如此。在车上,许世友将军十分激动,他对身边的说道:“

这个时候,俺娘应该在忙乎啥呢?

在许世友思念母亲的思绪下,车很快来到了老家的镇上——

福田河镇

。尽管身处高位,许世友将军最厌烦搞特权那一套,于是他告诫身边人:

严禁惊动地方政府

。随后,许世友带着身边人向着镇西北方向的乘马岗许家走去。

看着老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世友一时间感慨万千。下午5点左右,许世友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许家拿。看到院子几乎没有任何变化,许世友小跑着来到一间背靠山坡的小小瓦房。

走进房门的一刹那,一个身穿蓝布大褂,梳着髻,正在埋头喂猪的老母亲映入他的眼帘。见到老母亲的一瞬间,许世友像个孩子一样,两眼流下了想念的泪水。他擦拭掉眼泪,轻轻地在老母亲背后喊了一声:“

娘,俺回来看您老人家了!

1973年,许世友命令士兵在广州闹市拉粪,许世友:我们本质是农民

许世友一家合影

听到如此熟悉的声音,老母亲简直不敢相信,自己日思夜想的三伢子此刻竟然出现在自己面前。老母亲放下手头的活,十分惊喜地打量着眼前的儿子,两手紧握许世友的胳膊,激动的说道:“

真是我日思夜想的三伢子呀!

许世友忙伸出双手紧紧地搂扶着年迈慈祥的母亲,双眼再次闪烁着不易轻弹的游子泪,对于许世友与老母亲相见的感人一幕,大家感同身受,为两人之间深厚的母子情喜极而泣。

随后,许世友老母亲招呼大家赶紧坐下,他让儿子招待好大家,自己亲自给大家烧茶水喝。许世友告诉母亲,这些都是自己的战友,不用这么客气,老母亲执意不肯,许世友拗不过老母亲,于是他高兴地和母亲一起去烧茶。

一边和老母亲烧茶,一边询问老母亲这些年的生活情况,老母亲告诉他:

这些年家里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你参加革命后,地方政府十分照顾我,专门为我砌了二间砖瓦平房。你也知道,咱们农民出身,一辈子恪守勤俭持家、艰苦朴素的家风

1973年,许世友命令士兵在广州闹市拉粪,许世友:我们本质是农民

随后,许世友告诉老母亲:

自己虽然常年不在您身边,但是您对我的言传身教、临行前的谆谆教导,我从未忘记。在军队中,儿子不仅恪尽职守,平时主动带领战士们发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传统美德

。老母亲听完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许世友回乡探母的消息很快在村里传开,作为许世友的老乡,大家纷纷前来看望这位共和国的大将军。刚见到许世友时,大家十分的拘谨,毕竟眼前的人是南京的大官。随后,许世友对大家说:“

老乡们,我的一家都是农民,我永远都是农民的儿子,永远都会为人民和劳苦大众服务。

许世友的话瞬间拉近了和老乡们的感情,随后,许世友专门拿出钱让孙凤仪去附近买了一头大肥猪,宰了招待乡亲们。当地政府为许世友安排了食宿,但被许世友谢绝了。他在家呆了一个多白天,加两个晚上,就没离开这小屋一步,一直陪伴着他的老母亲。

1973年,许世友命令士兵在广州闹市拉粪,许世友:我们本质是农民

相聚总是短暂的,转眼间又到了离别的时候。临走前,许世友的家门前围满了老乡。随后他和母亲站在人群中间,许世友用自己厚实有力的大手,紧紧地拉着母亲布满皱纹的双手,深深情地对她说:“

娘,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有啥事第一时间写信告诉俺,俺不管身处何地,都会回来看望您老人家的!

许世友的待客之道

生活中,许世友将军不仅

严于律己、躬行节俭、孝亲敬长、凡事都要亲力亲为,做人民的表率

。在待人接物方面,许世友将军也有自己独特的心得。

建国后,尽管许世友将军身居高位,但是他从不利用自己的特权,为自己谋私利,反而始终铭记母亲的话,躬行节俭,在饮食和着装方面从不讲究的他,待客也是如此。许世友的勤俭和待客之道影响了在他身边的一代又一代人。

一次,

彭德怀

例行到山东军区视察军队的发展情况。等到视察工作快要结束的时候,彭德怀告诉身边的工作人员:自己想要去看望许世友。让他们转告一下许世友的秘书。

1973年,许世友命令士兵在广州闹市拉粪,许世友:我们本质是农民

许世友的秘书得知情况后,立即将这一消息告知许世友。为了做好这次接待,秘书还特意提醒他:这彭总来要家里看望您,您是不是要特别准备一下。

秘书心想,接待这些“

大官

”,怎么说也要有一定的排面,这样才能不给领导丢面子。然而,当秘书将自己的想法告知许世友后,立即引来许世友的不满。

许世友说道:

“对于彭总的为人,我还是了解的。他是一位真正的为人民服务的元帅,根本不会讲究这些虚礼,如果我们过于准备,反而会引起他的不满。平时家里怎么吃饭,彭总来了的那天,还是那样准备就好,彭总是不会见怪的。

等到彭总到许世友家中,午饭的时候,餐桌上放着一盘土豆丝、一份炖豆腐、一份炒豆芽、一份红烧肉,还有两瓶茅台酒。彭总看到桌子上的菜之后,并没有生气,而是称赞许世友做得好。

1973年,许世友命令士兵在广州闹市拉粪,许世友:我们本质是农民

许世友待客

宾主们都吃得非常尽兴。餐毕,彭总还由衷说道:“我

们都是‘公家人’,都应该爱国家之财,爱人民之财。我们管‘公’的人要牢守三条:第一自己不贪,第二不给人家送,第三敢把厚脸皮的上司、熟人挡回去。有这三条,才能保得住个‘公’!

对于彭总的话,许世友十分的赞同。在以后的日子里,许世友一直记得彭总说的三条原则。许世友曾经对身边人说:“

彭总是他除了毛主席之外,最佩服的人之一。对于彭总的话,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1973年,许世友命令士兵在广州闹市拉粪,许世友:我们本质是农民

许世友与战友

战场上,许世友是一位拥有赫赫战功的常胜将军,生活中,他又是一个十分接地气的农民。作为毛主席最忠诚的战士,许世友将军不忘初心,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永远值得国人缅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