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深度中華研究會”的研究内容竟然是它們

華輿訊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道,曾幾何時,日本人心目中的“中華料理”就是麻婆豆腐、青椒肉絲、天津飯、幹燒蝦仁。是以,華人到日本後都了解到日本人眼中的“中華料理”,與我們的飲食看上去有點像,但實際上不是一回事。日本廚師減辣減鹽加糖的麻婆豆腐等中國菜,已經自成一格,可以稱為“日本式中華”。

華人思鄉心切,隻好就地開辦起主要面向華人的飯店,其店鋪形式和内容都像極了國内的小食城。在這些店裡,從老闆到從業員以及客人幾乎都是華人,走進去就是一股濃濃的鄉音鄉情,也有一股可以大聲喧嘩的熱鬧氛圍。

在新宿、池袋、上野、錦系町、西川口這些雲集了不少中國人的繁華街,總是會出現這些很有中國本土氛圍的小吃店。

說實話,麻布君一向認為這些店總體來說比日本人的餐廳要雜亂一些,但是它有一種讓人誤以為回國了的感受。在很多人因為疫情而很久沒有回國的情況下,到這些店裡聚一聚,簡直就是吃喝聊天解鄉愁。

印象裡,中規中矩的日本人,最近卻有個奇怪現象,他們盯上了這些純粹本土風格的本格派中華,他們為這些店起了一個統稱:Deep China深度中華。

2021年12月2日出版的日本雜志《周刊新潮》是這樣評論的:“走過池袋西口那有些嘈雜的十字路口,走進一座雜居大樓,電梯按到三樓,哇,不可思議,一股子調味料的滋味飄出來,這裡就像中國國内百貨公司或商場裡的食物角。

大紅的菜單闆上寫着上海、廣東、四川甚至福建、沙縣、湖南、湖北、雲南等地的食品名字。那都是在日本沒見過的。走廊上,機器人來回走動收拾盤子,點菜則是靠客人自己在手機或者電裡的電子點菜闆上操作,在這裡可以體驗到“世界最先端”的此刻的中國。店裡也挺幹淨的,不像從前覺得大陸那種鄉土感。”

日本人對于譚鴨血老火鍋也十分好奇,畢竟日本人是不吃鴨子的更何況鴨血。對此,日本人的反應就是“驚異!”

早在雜志和網絡媒體報道之前,日本“深度中華研究會”就編輯了一本東京“深度中華”攻略,由日本出版社産學社出版。這本書還賣得不錯,麻布君查了一下書評,留言大緻是:“太棒了,我與這本書相見恨晚。我以池袋為中心,每天探店中國人開的飯店,并且記了筆記,而這本書裡的内容比我的筆記還要多”;或者說“我以前工作經常出差中國,就愛吃正宗的中國菜,但在日本很少找得到。”

事實上,不僅僅是池袋、川口等中國人集中地區有這些飯店在供應“深度中華”風的食物,其實在日本各地的超市都越來越多地能看到中國食品的身影。

比如下面這兩張圖,是麻布君在家附近的日本超市拍的。

日本“深度中華研究會”的研究内容竟然是它們

▲(圖檔均來自中文導報)

有鴨蛋、皮蛋、紅棗、蕃薯粉,麻辣火鍋底料以及鴨血。雖然麻辣君還沒有見過日本人買,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中國食材已經越來越為日本人所熟悉。百萬華人居住在日本的飲食生活,正在為日本舊有的“中華料理”菜系注入現代中國的元素。

日本“深度中華研究會”的研究内容竟然是它們

(原标題:麻布君碎碎念:日本“深度中華研究會”的研究内容竟然是它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