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拓跋鮮卑的兩翼制,經曆了怎樣的演變,又起着怎樣的作用?

引子

拓拔鮮卑是檀石槐鮮卑大聯盟瓦解後,經過重新組合而形成的一個部落集團。其先世居于大鮮卑山(在今大興安嶺北段、内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鄂倫春旗阿裡河鎮的嘎仙洞)。傳說在遠祖成帝毛時,“聰明武略,遠近所推,統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為早明鮮卑的部落聯盟首領。傳五世至宣皇帝推寅(被族人稱推寅,一般稱第推寅)時,“南遷大澤”(今内蒙古自治區北部呼倫湖)。再傳七世至獻皇帝鄰(也被族人稱為推寅為廠與宜皇帝差別,被稱第二推寅)時,命子聖武皇帝請染率衆雨移,經過“山谷高深,九難八阻,.始居匈奴之故地”園(令内蒙古自治區西部的陰山地區,為徹奴始興之地)。

在南下和西遷過程中,早期鮮卑與留居蒙古草原上的匈奴餘衆融合,進而擁有了“鮮卑父胡母”的拓跋或秃發鮮卑的名稱。此時正是

檀石槐

建立鮮卑部落大聯盟時期,獻皇帝鄰就是西部大人之一的推演。檀石槐大聯盟瓦解後,诘汾之子神元皇帝力微被迫依沒鹿回部大人窦賓,後兼并沒鹿回部,東移至盛樂(今内蒙古自治區西部的和林格爾縣北),逐漸形成了以拓跋部為首的部落聯盟。至祿官時分部衆為東、中、西三部。祿官死後,猗盧“總攝三部,以為一統”,被晉封為代王。

公元376年,前秦苻堅滅代,拓跋部為首的部落聯盟瓦解。公元386年拓跋玮複興即代王位,後改稱魏王,公元389年定國号魏,史稱北魏。

至太武帝拓跋焘統一中原北部地區,與南朝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經過孝文帝的漢化改革,推動了鮮卑人的封建化,加速了内遷各族和漢族的融合。在六鎮各族起義的打擊下,公元534年北魏分裂為東、西魏,後分别被北齊、北用取代,至公元581年楊堅建立隋朝。

那麼在這一時期,拓跋鮮卑的兩翼制,經曆了怎樣的演變,在國家的發展過程中又起着怎樣的作用呢?

拓跋鮮卑的兩翼制,經曆了怎樣的演變,又起着怎樣的作用?

鮮卑人漢化

關于拓敗鮮卑的兩翼制度,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來進行研究,即祿官時期、什複犍時期和拓跋珪時期。

一、祿官時期(公元295年—308年)的兩翼制度

昭皇帝拓跋祿官,始祖神元皇帝拓跋力微之子,在思皇帝拓跋弗死後被擁立為鮮卑拓跋部首領。當時拓跋鮮卑勢力強大,控弦騎土增至40餘萬,其把拓跋部衆分為三部:“帝自以一部居東,在上谷北,濡源之西,東接宇文部;以文皇帝之長子桓皇帝統一部,居代郡之參合坡北;以桓帝之弟穆皇帝諱猗盧統一部,居定襄之盛樂故城。”

即在上谷(今河北省懷來縣)北,濡源(今河北省豐甯縣西灤河上源)西者為東部,由祿官自己統攝;在參合坡(今内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盟涼城縣岱海)北者為中部,使沙漠汗之長子猗伍統領;在定襄盛樂故城(今内蒙古自治區西部的和林格爾縣西北)者為西部,由猗盧來統領。此時拓跋鮮卑的兩翼制呈現的是東、中、西三部形态。

拓跋鮮卑的兩翼制,經曆了怎樣的演變,又起着怎樣的作用?

作為拓跋部最高首領祿官自領東部,為力微之子;中部長官猗伍,力微之子文皇帝沙漠汗之長子,為力微之孫;西部長官猗盧,猗伍之弟,沙漠汗之子,亦為力微之孫。中、西部的長官與最高首領東部長官祿官為叔侄關系,均是拓拔力微的子孫。

當時拓跋鮮卑的南方為中原西晉王朝,東方有原屬拓跋鮮卑,在力微優死後投附西晉的烏丸王庫賢。和以今西刺沐倫河、老哈河為中心的宇文鮮卑,西方有雜胡,其中尤以來自南方和東方的威脅最大。是以,為了對付西晉和庫賢、宇文鮮卑,祿官把拓跋部衆按東西線排開,集中全力防禦南方,自己則統領東部直接對付庫賢和宇文鮮卑。

公元306年,猗迤死,其子普根繼之成為中部的長官。公元308年(晉水嘉二年),林官死、猗盧即位。這說明此時的三部長官,不論是最高首領,還是分領--部的長官,任職是終身的,還可以傳子。猗盧即位後,“總攝三部,以為一統”,參加西晉對匈奴諸部的戰争,先被晉封為代公,号大單于。公元315年晉又封之為代王。猗盧晚年,因立嗣問題讨伐坐鎮新平城(又稱小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西南)的長子六修,結果失利而死,自此拓跋部變亂不斷,勢力衰落下去。

二、什翼犍時期(公元338--376年)的兩翼制

公元338年十一月,時年19歲的拓跋郁律次子拓跋什翼犍于繁時(今山西省渾源縣西)北即代王位,改元建國。由于什翼犍曾為質石趙,傳回後借鑒西晉的統治制度,結合拓跋鮮卑原有的部族制度進行政權建設,才使内部逐漸穩定下來。

據《魏書》卷一百一十三《官氏志》記載:建國二年,初置左右近侍之職,無常員,或至百建國二年,初置左右近侍之職,無常員,或至百數,侍值禁中,傳宣诏命。

拓跋鮮卑的兩翼制,經曆了怎樣的演變,又起着怎樣的作用?

拓跋什翼犍

從上引史料可以看出,此時拓跋鮮卑的兩翼制度是以拓拔本部為中心呈現南、中、北三部形态。在中央,什翼犍作為最高首領直轄拓跋本部--中部,他吸收中原西晉的官制,設定百官,輔佐其處理政務;在地方,把那些來歸附的

“諸方雜人”,

總稱為烏丸,分為南、北二部,各設大人進行統治。二部内則根據所領人數的多寡委任酋長、庶長。魏收認為此南、北二部大人似傳說中黃帝的二伯。二部的首任長官,一為什翼犍弟拓跋孤,為拓政保非第用子;一為什翼鍵之庶長子,均為什複鍵的子弟。

據《線書》記載,烈帝拓脫智視臨終前遺向:“必迎立什真犍,社稷可安。”。但拓跋費族“以新有大故,内外未安,明成(什翼犍)在南,未來可果,比至之間,恐生變詐,宜立長君以鎮衆望”,是以,共推孤為首領。孤以長什就犍在石趙為屏,親至邺城迎接,“昭成(什翼犍)即位,乃分國半部以與之”則所謂什翼犍分國半部給拓發孤,乃是把歸附的“諸方雜人”分為南、北二部,北部由孤統領。由于什翼犍剛即位,地位還不穩固,是以,他自己直接統領拓跋本部,封子弟為分領南北二部的長官。當地位開始穩固,在孤死後,什翼犍把北部大人另授他人,緻使孤“子斤失職懷怨”。公元376年,在前秦大舉進攻下,斤鼓動是君殺死了什翼犍,導緻代政權滅亡。這說明什翼犍時期随着王權的加強,祿官時期三部長官之間為兄弟子侄關系,且終身制并可傳子的制度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

什翼犍時期的南、北部大人除了首任孤和塞君外,見于典籍記載的也證明了這一變化。南部大人有劉庫仁、長孫仁、長孫嵩”;北部大人有劉眷”、賀狄幹”,這些人的成分已經非常複雜,看來自孤和塞君後,南、北二部大人已經不再從宗室拓跋氏中任選。

三、拓拔理時期(公元386-409年)的兩翼制

拓跋佳乃蹇格之子,什翼犍之孫。公元376年,什翼犍被宴君殺死,代政權在前秦打擊下滅亡,其随母先後避難于獨孤部和外家賀蘭部。公元386年春正月,其收合殘部,大會于牛川(今内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東南),即代王位,建元登國。四月,改稱魏王。公元396年秋七月,建天子旌旗,改元皇始。公元398年(北魏天興元年)定國号魏,史稱北魏。

拓跋鮮卑的兩翼制,經曆了怎樣的演變,又起着怎樣的作用?

北魏

據《魏書》卷一百一十三《官氏志》記載:太祖登國元年,因而不改,南北猶置大人,對治二部。是年置都統長,又置幢将及外朝大人官。

拓跋佳即位後繼續實行兩翼制度,南、北部分治,同時完善了中央機構。但是二部的大人已不再是拓拔氏,如南部大人有長孫嵩、劉羅辰等,北部大人有叔孫普洛等。此時的南、北二部所轄部衆仍與什翼犍時期一樣,為歸附拓跋鮮卑的“諸方雜人”,拓跋疰作為皇帝直轄的中部為分布在畿内和郊甸的拓跋鮮卑本部,即所謂的“八國、十姓”

從登國元年(公元386年)至天興年間(公元398--403年)太祖拓跋理實行了“離散諸部,分土定居”的政策。正如馬長壽先生所言,此政策,對于内人諸部和四方附屬部落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但對于“鮮卑八部”或“八國”本身并沒有發生什麼大的變動。

“天興元年(公元389年)初,太祖拓跋玨制定京邑,東至代郡,西及善無,南極陰館,北盡參合,為畿内之田;其外四方四維置八部帥以監之”。在《官氏志》中又有如下記載:“(天興元年)十二月,置八部大夫、散騎常侍、侍诏等官。其八部大夫于皇城四方四維面置一人,以拟八座,謂之八國。”

馬長壽先生指出,“拓跋魏建國以前的八部大人在建國時分化出兩種轶官:一種是八部帥,駐紮在畿外的郊甸之内,拱衛京師,監督生産,是一種武轶;一種是八部大夫,安置在畿内的皇城之四方四維,參理朝政,是一種文轶。二者不能混為一談,這是八部大人制的第一次變動。”

就是說由早期的拓跋鮮卑的八部(或八國)大人分化出武轶的駐紮在畿外郊甸的八部帥和文轶的參理朝政安置在畿内皇城之四方四維的八部大夫,屬于中央機構官職,與管理歸附拓跋鮮卑的“諸方雜人”的南、北部大人不屬于同一.系統,這是需要明确的。這種中央官職至太宗拓跋嗣即位的神瑞元年(公元414年)又變為“八公”,“神瑞元年春,置八大人官。大人下置三屬官,總理萬機,故世号“八公雲。”國泰常二年(公元417年)夏,又變為“六部大人官”。

拓跋鮮卑的兩翼制,經曆了怎樣的演變,又起着怎樣的作用?

總結

總之,拓跋鮮率的兩翼制度從祿官時期的東、中、西三部,經過什算犍時期以拓跋本部為中心的南、北二部對治,至拓跋珠時仍在實行着這種典型三部形态的兩翼制。太宗拓跋嗣在位期間,由于領土擴大,變成了以拓跋本部為中心的東、西、南、北四部分治的五部制。至

拓跋焘

統治中後期,兩翼制發生變異,變成南、北二部尚書分主南、北邊州郡。

伴随着這種變化,分領兩翼的長官由原來屬于地方官職逐漸變成了中央政府官員,官職名稱也由原來具有遊牧民族特色的大人演變成中原漢制的尚書,展現了中央集權加強的趨勢。所管轄的由原來純粹遊牧部落,逐漸擴大為各有首長、庶長的“諸方雜人”,直至變為中原漢制的州郡。

之是以會出現如此大的變化,根本原因是随着拓跋鮮卑的不斷南下,領土擴大,漢化加深,原來的适應草原遊牧生産生活的部落制度,已很難适應農耕社會。是以,在新的環境下,兩翼制發生了變異。

【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