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尋常的瓦舍評書,暗藏着救世秘訣......”這是《水浒傳》電視劇配歌的一句歌詞,雖然稍有誇張嫌疑,但還是精辟總結了這本書的“明”與“暗”。所謂“明”,就是指寫在明面上的情節,所謂“暗”,就是指藏在文字背後、值得大家細細探索的真相。
曹公寫《紅樓夢》時喜歡“草蛇灰線,伏脈千裡”,這是小說家常用的手法,可以使整個故事充滿可讀性、更具備文學價值。施耐庵寫《水浒傳》時也在文中留下不少伏筆,咋一看好像不起眼,細細讀來卻能發現玄機,比如原著中的兩大奇現象:
一,梁山上有108将,排首位的是“天魁星呼保義”及時雨宋江,順着下去數,依次是盧俊義、吳用、公孫勝......一直數到最末位的“地狗星金毛犬”段景住,居然沒哪個好漢是姓趙的。要知道施耐庵給人物取名賦姓的時候,有些是根據曆史人物原型來,有些是自己組合。
那麼他就有很大空間自由發揮。好漢中姓“皇甫”、“解”等比較少見姓氏的人都有,各種常見的大姓氏(楊、李、朱)也屢見不鮮,唯獨漏了《百家姓》中排第一的趙姓,不是很奇怪嗎?有人說,施耐庵是避諱宋朝的皇帝姓“趙”,是以有意漏掉了此姓。
但這種說法站不住腳。如果施耐庵真避諱宋朝皇帝如何如何,幹嘛要寫一部抓人家痛腳的小說?不讓姓趙的好漢去打姓趙的江山,是避免尴尬嗎?沒這個必要。相較之下,筆者更傾向于施耐庵是故意“留白”,還記得黑旋風李逵在梁山第一次受招安時當衆嚷過一句話:
“你的皇帝姓宋,我的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宋江在曆史上确有其人,隻是沒有書中那麼厲害罷了。這個“宋”字意味着宋江有資格取代大宋,宋江卻心心念念要招安,看得還不如李逵清楚:除了招安,别的路也有,宋江表示我一條路走到黑。
是以,梁山已經有了一個趙家的“代表”宋江,施耐庵就沒有再設計趙姓好漢的必要了,這樣同時也暗喻着,宋江就是引衆好漢往趙家去的角色。說完了這個,再來看看水浒中第二個奇現象是什麼:既然好漢們沒一個姓趙,那麼文中姓趙的角色又在做什麼呢?
有押解、抓捕好漢們的官差:趙虎、趙能,有方臘手下的大将:趙毅,不過他們都沒有另外兩個趙家人對推動情節的貢獻大:一是趙員外。魯智深同情金家父女的遭際,三拳打死了鎮關西後流落江湖,逃到代州雁門縣又碰見了他們,金老将他引到了趙員外的屋子裡——
這屋子是趙員外的家産,金翠蓮已經成了趙員外的外宅。再看看另一個趙家人物:坐在龍椅上的宋徽宗趙佶、趙官家。這也是個奇人,宮裡的娘娘們他看不上,非要學民間财主在京城裡養外宅,他的外宅就是美名動天下的李師師,李師師牽起了梁山的招安大計。
兩個主要的趙家人都在忙着養外宅,次要的也都在跟梁山好漢為敵,這樣一總結下來就讓人覺得有意思了,施耐庵想借此表達什麼呢?梁山好漢們都是被趙家人聯合起來“送”到了招安之路上?最大的可能,就是施耐庵并非避諱,而是借這個姓氏諷喻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