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水浒中两大奇现象,一是108将没哪个姓赵,第二个更暗藏玄机

水浒中两大奇现象,一是108将没哪个姓赵,第二个更暗藏玄机

“寻常的瓦舍评书,暗藏着救世秘诀......”这是《水浒传》电视剧配歌的一句歌词,虽然稍有夸张嫌疑,但还是精辟总结了这本书的“明”与“暗”。所谓“明”,就是指写在明面上的情节,所谓“暗”,就是指藏在文字背后、值得大家细细探索的真相。

曹公写《红楼梦》时喜欢“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这是小说家常用的手法,可以使整个故事充满可读性、更具备文学价值。施耐庵写《水浒传》时也在文中留下不少伏笔,咋一看好像不起眼,细细读来却能发现玄机,比如原著中的两大奇现象:

水浒中两大奇现象,一是108将没哪个姓赵,第二个更暗藏玄机

一,梁山上有108将,排首位的是“天魁星呼保义”及时雨宋江,顺着下去数,依次是卢俊义、吴用、公孙胜......一直数到最末位的“地狗星金毛犬”段景住,居然没哪个好汉是姓赵的。要知道施耐庵给人物取名赋姓的时候,有些是根据历史人物原型来,有些是自己组合。

那么他就有很大空间自由发挥。好汉中姓“皇甫”、“解”等比较少见姓氏的人都有,各种常见的大姓氏(杨、李、朱)也屡见不鲜,唯独漏了《百家姓》中排第一的赵姓,不是很奇怪吗?有人说,施耐庵是避讳宋朝的皇帝姓“赵”,所以有意漏掉了此姓。

水浒中两大奇现象,一是108将没哪个姓赵,第二个更暗藏玄机

但这种说法站不住脚。如果施耐庵真避讳宋朝皇帝如何如何,干嘛要写一部抓人家痛脚的小说?不让姓赵的好汉去打姓赵的江山,是避免尴尬吗?没这个必要。相较之下,笔者更倾向于施耐庵是故意“留白”,还记得黑旋风李逵在梁山第一次受招安时当众嚷过一句话:

“你的皇帝姓宋,我的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宋江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只是没有书中那么厉害罢了。这个“宋”字意味着宋江有资格取代大宋,宋江却心心念念要招安,看得还不如李逵清楚:除了招安,别的路也有,宋江表示我一条路走到黑。

水浒中两大奇现象,一是108将没哪个姓赵,第二个更暗藏玄机

所以,梁山已经有了一个赵家的“代表”宋江,施耐庵就没有再设计赵姓好汉的必要了,这样同时也暗喻着,宋江就是引众好汉往赵家去的角色。说完了这个,再来看看水浒中第二个奇现象是什么:既然好汉们没一个姓赵,那么文中姓赵的角色又在做什么呢?

有押解、抓捕好汉们的官差:赵虎、赵能,有方腊手下的大将:赵毅,不过他们都没有另外两个赵家人对推动情节的贡献大:一是赵员外。鲁智深同情金家父女的遭际,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后流落江湖,逃到代州雁门县又碰见了他们,金老将他引到了赵员外的屋子里——

水浒中两大奇现象,一是108将没哪个姓赵,第二个更暗藏玄机

这屋子是赵员外的家产,金翠莲已经成了赵员外的外宅。再看看另一个赵家人物:坐在龙椅上的宋徽宗赵佶、赵官家。这也是个奇人,宫里的娘娘们他看不上,非要学民间财主在京城里养外宅,他的外宅就是美名动天下的李师师,李师师牵起了梁山的招安大计。

两个主要的赵家人都在忙着养外宅,次要的也都在跟梁山好汉为敌,这样一总结下来就让人觉得有意思了,施耐庵想借此表达什么呢?梁山好汉们都是被赵家人联合起来“送”到了招安之路上?最大的可能,就是施耐庵并非避讳,而是借这个姓氏讽喻朝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