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军入关后,是谁主张汉人剃发?这一事件的导火索竟是一个汉人!

古代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都是不剃发不刮胡子的。在很多朝代里,束了发的男子温文尔雅也是很帅的。但是清朝就很不同,男子留着极其难看的发型,从前面看像个秃子一般,毫无美感。为什么清朝要要求所有人改变发型呢?

清军入关后,是谁主张汉人剃发?这一事件的导火索竟是一个汉人!

首先江山易主,王朝更迭,一切都总得变一变。历史上很多少数民族都会被汉人同化,比如北魏王朝的鲜卑族,连皇族都改了汉姓。但是清朝的满人不那么想,想要保留自己的许多风俗习惯,想要让汉人臣服于他们。剃发就成了一条必须执行的命令。

1644年清军入关之时,多尔衮就下了剃发令。但是汉人千年来都是蓄发不剪的,当然会强烈的反对他。当时一度造成了社会的混乱,多尔衮深知天下未定一切还需从长计议的道理,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清军入关后,是谁主张汉人剃发?这一事件的导火索竟是一个汉人!

等到政局稳定,大清攻灭明朝定都北京。多尔衮又开始盘算原来的剃发计划了。巧的是正好出了个汉人,这个人叫孙之獬,他为了表示衷心主动的剃了发学习满人。面对他这种数典忘祖的行为,汉人官员们纷纷鄙视他排挤他。

没想到孙之獬这个小人为了拍马屁给顺治递了一道奏折,说皇帝想要统一全中国就得把全国的服饰和发型也统一了。要让汉人都剃发易服。这道奏折深得摄政王多尔衮的心。多尔衮当然要采纳了。而且这是汉人自己写的奏折,也不是他满人要主动逼他们。

清军入关后,是谁主张汉人剃发?这一事件的导火索竟是一个汉人!

当时的政策很严格,直接是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这下汉人都炸锅了,根据礼法都是儿时披发,长大束发的呀。很多人为了捍卫礼法就拒不剃发。结果这次反抗并没有用。不剃发的人真的遭到了屠杀。

一出现流血和死人,人们就害怕了。再怎样也是命重要啊!于是不少人纷纷剃发,留起了小辫子。大家一起剃也就不存在谁笑话谁,只是会偷偷的叹息,默默地流泪。渐渐的人们也就不那么坚持了。

清军入关后,是谁主张汉人剃发?这一事件的导火索竟是一个汉人!

当然也有誓死不剃发的,当时江南地区的江阴城军民就誓死不从,与清朝的铁骑抗争了八十一天,最终十七万军民惨遭屠城。这样一来,别的地方的人当然更怕了,都主动的剃了发。谁也不想像江阴城那样,为了头发连命都不要。

钢刀之下,汉人都选择了识时务者为俊杰。都剃了满人那样的半光头小辫子发型。但是当时的发型真的是清宫戏那样的吗?答案是否定的。有那么好看就好了。事实上需要剃头的范围是很大的,前面全剃,后脑勺也只能留一点。

清军入关后,是谁主张汉人剃发?这一事件的导火索竟是一个汉人!

标准的清朝发型叫做金钱鼠尾。就是要把头顶四周的头发都剔除掉,仅仅留下中间的一点头发。都说是金钱了,要小到铜钱那么小。编的小辫子叫鼠尾,那是很细的,只有一点点。想想都觉得很二,很丑。

那么不满足这个要求怎么办?很简单,也是需要付出生命代价,被砍头。也就是汉人想要活命,不仅需要剃发,还需要剃成要求中的模样。清宫戏简直太骗人了,真是那样的发型,哪里还有什么帅哥呢?简直是粗鲁的糙汉子嘛!所以,历史总是超乎我们的想象,很多令人辣眼睛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