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意大利畫家郎世甯,偷偷把乾隆畫了下來,真容和曆史書上的不一樣

其實乾隆這個人,遠沒有瓊瑤劇中描述得那麼完美,所謂的“康乾盛世”,也隻是一個笑話罷了。有人說,乾隆把雍正攢下的家底敗光了,沒有錯,他确實花光了雍正留下的錢,不過那點錢連軍費都不夠。實際上,雍正留給乾隆最大的财富不是錢,而是巨大的戰争潛力,以及一個便于發展和治理的環境。正因如此,乾隆才會過于追求完美,力圖留下一個光輝偉岸的正面形象。

意大利畫家郎世甯,偷偷把乾隆畫了下來,真容和曆史書上的不一樣

在一些清宮劇中,乾隆成了必不可少的靈魂人物,而他的樣貌也因不同演員而變得五花八門,張鐵林、張國立、霍建華或是聶遠……關于乾隆皇帝的真實面貌,史書上的記載也不多。據?《清高宗實錄》記載,乾隆“生而神靈,天挺奇表……舉步嶽重,規度恢遠,嶷然拔萃。”由此可見,這隻是官方的客套話,大緻是為了讨好皇帝寫下的,總而言之一句話,乾隆長得棒極了,堪稱古往今來第一帝王。

意大利畫家郎世甯,偷偷把乾隆畫了下來,真容和曆史書上的不一樣

幸運的是,乾隆是個喜歡作詩和“自拍”的皇帝,雖說那時候沒有照相機,但宮廷畫師的畫技卻十分高超,以至于留下不少乾隆畫像。不過,由于皇帝執掌生殺大權,就算是畫師也不敢“依樣畫葫蘆”,他們隻能不斷揣摩聖意,争取在不大加改動的基礎上,還原出一個真實的乾隆。遺憾的是,這樣的畫作依然“失真”,收藏在故宮博物館中的乾隆畫像不知幾何,可是真正能拿來佐證曆史的卻屈指可數。不過,意大利畫家郎世甯偷偷畫下來的那一幅乾隆畫像,卻得到了衆多史學家的承認。

意大利畫家郎世甯,偷偷把乾隆畫了下來,真容和曆史書上的不一樣

郎世甯,意大利人,1715年第一次來到中國傳教,那時候正值康熙當皇帝。後來,郎世甯被召進皇宮,成了一名宮廷畫師,圓明園西洋樓的設計工作便是他參與完成的。郎世甯乃是當之無愧的老牌畫師,他在宮中待了50多年,先後給康熙、乾隆、雍正畫過畫像,地位要比一般畫師高出許多。當然了,郎世甯不僅會畫肖像,還會畫山水走獸、人物花鳥,他是一個全能型人才。

意大利畫家郎世甯,偷偷把乾隆畫了下來,真容和曆史書上的不一樣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嵩獻英芝圖》、《百駿圖》、《聚瑞圖》等都是郎世甯的代表作,他的畫技得到了三代皇帝認可,僅此一點,便是其他畫師拍馬難及的。衆所周知,皇帝身邊最不缺乏的就是人才,郎世甯之是以能得到恩寵,除了畫技高超之外,便是智商與情商。康熙不喜歡油畫,因為時間一長,整個畫面就會油乎乎的,變得模糊不清。于是郎世甯便鑽研出了用膠質顔料在絹上作畫的技巧,他一筆接着一筆,下手既不能過輕也不能過重,而且還不能出現一次失誤。

意大利畫家郎世甯,偷偷把乾隆畫了下來,真容和曆史書上的不一樣

到了乾隆當皇帝時,郎世甯的地位更上一層樓,他每天必去畫室看郎世甯作畫,在贊賞之餘,也有深深的崇敬。事實上,乾隆最欣賞郎世甯身上的2個特點,第一是聰明,他可以在最大限度“保真”的前提下畫出皇帝心中所想;第二是“能大能小”,郎世甯既可以畫出狩獵、出征等氣勢恢宏的場面,也能肖像畫的細節展現出來,他的筆觸揮灑自如,令人沉醉其中。

意大利畫家郎世甯,偷偷把乾隆畫了下來,真容和曆史書上的不一樣

在衆多乾隆肖像畫中,最逼真的無疑是《乾隆皇帝半身冬裝像》了,這幅畫并不是因乾隆的意願而出現的,說白了,它是郎世甯偷偷畫下來的。可以看到,乾隆的真容與曆史書上的照片大相徑庭,他身上自帶貴氣,眼神平靜而具有野心,仿佛不把任何事物放在眼裡。其實不難了解,上位者的氣場自然不是尋常人能比的,就算不穿龍袍,也能感受到他的威嚴和霸氣。

不過,這也從側面證明了郎世甯的畫功,能在宮中擔任50多年的畫師,自然不是易于之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