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曆史上最難造反的朝代,從建國到滅亡,沒有一個人起義成功

自從秦末吳廣陳勝高喊着“王侯将相甯有種乎!”的口号開始,在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就成為了推動政權更疊的最大力量作為一個古老的農耕文明,基本上每個朝代,都能一口氣湧現出一股很大的農民勢力,從西漢的赤眉軍、東漢的黃巾軍,到唐朝的黃巢,元末的紅巾軍。明末的大順軍,以及清朝的太平天國。

而對于那些中央朝廷而言,如何解決這些農民起義軍,也是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解決不好,江山就沒了(元朝明朝),就算好不容易解決掉,自己不死也得脫層皮,元氣大傷(漢朝唐朝)。

中國曆史上最難造反的朝代,從建國到滅亡,沒有一個人起義成功

然而凡事也有例外,中國曆史上,就有一個可以說是最難造反的朝代,從建國到滅亡,竟然沒有一個人起義成功,而這正是建國三百餘年的宋。

說起宋朝的特點,可能大部分讀者會有兩個印象,第一個就是對外軟弱,對抗北方的政權,打仗基本沒有赢過,第二個就是奸臣多,從高俅蔡京,到秦桧,再到賈似道,奸臣就沒有斷過。

中國曆史上最難造反的朝代,從建國到滅亡,沒有一個人起義成功

按照道理來說,這樣一個内憂外患的朝代,老百姓更應該揭竿而起才對,然而實際上如何呢?北宋年間最大的動亂,要屬于宋江方臘,1120年,方臘在安徽,帶領着不堪壓迫的農民發動了起義,很快攻克了數十座州縣,然而到了1121年,僅僅是一年過後,在官軍的征讨下,方臘就以慘敗告終。至于梁山伯舉事的宋江,同樣沒有《水浒傳》那麼離譜,他們的勢力比起方臘還小,糾集了梁山附近不滿官軍的漁民和農民,結果幾個月就被地方官張叔夜給擊潰。

中國曆史上最難造反的朝代,從建國到滅亡,沒有一個人起義成功

時間來到南宋,進而又發生了洞庭湖附近的楊幺起義,結果剛好撞上征讨叛逆的嶽飛,在1133年,楊幺被推選為首領兩個月後,随即被嶽家軍攻破了大寨,起義失敗。

總的來說,從宋江方臘,再到楊幺,沒有一個人給宋王朝帶來威脅,他們最大的敵人,依然是北方。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中國曆史上最難造反的朝代,從建國到滅亡,沒有一個人起義成功

縱觀曆史,宋朝是中國曆史上最為富裕的朝代之一,有學者做出統計,宋朝人均gdp450美元,超過了當時西歐的450美元,其社會繁榮程度,甚至要高過盛唐。

過去農民起義,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填不飽肚子上面,而宋朝的農業,十分發達,曆代君主,十分注重水利的修建,同時鼓勵群眾大面積開放,而農具也獲得了很大改進,在996年,全國耕地面積為310萬頃,而到了1021年便增長到520萬。

中國曆史上最難造反的朝代,從建國到滅亡,沒有一個人起義成功

此外在農具方面,出現了代替牛耕的踏犁,用于插秧的鞅馬,宋真宗又從占城(越南)引進耐旱、早熟的稻種,分給江淮兩浙,是以也讓宋代的人口,從3710萬迅速發展到了1124年的1.26億。

除此之外,宋朝大規模的養兵,給國家帶來沉重負擔,同時也讓軍隊戰鬥力孱弱,然而也正是因為如此,贍養了大量無業遊民和沒有收入的人,從另外一方面也確定了社會治安的穩定性。

中國曆史上最難造反的朝代,從建國到滅亡,沒有一個人起義成功

遺憾的是,宋朝兩次颠覆,卻都是被外界所推翻,如果沒有當時過于逆天的蒙古,宋朝也應該能夠持續更久的時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