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傳奇名将李顯忠:詐降金國假投西夏,回歸南宋後北伐大破金軍

宋高宗紹興年間,金軍攻破陝西延安城,盡俘城中軍民。由于金軍此前破城後屢次屠殺,激化了南宋軍民對金人的仇恨,是以金人開始轉變政策。為了表示寬仁,籠絡人心,金人并未于延安城中大開殺戒,并對俘虜的宋軍将領授予官職。

然而金人不知道的是,被授予官職的有一個名為李顯忠的少年,他日後将于金國、西夏、南宋三國掀起一陣風暴,并給予金國重大打擊。

傳奇名将李顯忠:詐降金國假投西夏,回歸南宋後北伐大破金軍

李顯忠出身将門世家,他的家族世代鎮守邊疆,李顯忠自幼習武,從十七歲時就跟随父親出生入死。金軍攻打陝西時,李顯忠和父親奉命鎮守延安,李顯忠父子英勇作戰,但寡不敵衆,最後敗下陣來,被金人俘虜。

金人見李顯忠出入戰陣十分英勇,想将這位将才納為已用,于是授予李顯忠官職。當時金人扶持劉豫建立了傀儡政權僞齊,讓他們充當攻打南宋的先鋒和炮灰。劉豫大舉調兵準備南侵,指令李顯忠率延安的軍馬前往北宋的京城開封。

李顯忠臨行前,父親李永奇拉着兒子的手告誡他,隻要尋找到時機就南歸宋朝,不要因為他在金人手中而有所顧忌。李顯忠謹遵父親教誨,抵達開封後立即派人秘密聯絡南宋商議南歸之事。

金人還不知李顯忠聯絡南宋,金兀術因為李顯忠高大威武,十分欣賞他,還提拔他做了承宣使,讓他主持同州的事務。金人對于李顯忠的器重并沒有改變李顯忠南歸的決心,為了表示誠意,報效國家,他還設計抓住了金軍的元帥撒離喝,準備渡過洛河南歸宋朝。

傳奇名将李顯忠:詐降金國假投西夏,回歸南宋後北伐大破金軍

然而不湊巧的是,約定好的舟船由于誤期沒有趕到,李顯忠等了半天,卻沒法渡河。金兵追來,李顯忠自知帶着撒離喝歸宋無望,是以他和撒離喝折箭為誓,他放過撒離喝,撒離喝保證不報複同州的百姓。得到撒離喝的承諾後,李顯忠放其歸金。

李顯忠起事前聯系了父親,父親帶着家人連夜出城,但終因沒有接應,被金兵追上屠殺,全家二百餘口盡數遇難。

家國之恨讓李顯忠對金人恨之入骨,他不可能再回金國,但南歸宋朝已做不到,李顯忠隻能帶着二十六名親兵投奔西夏。李顯忠給西夏帶來了一份見面禮:金将“青面夜叉”。此人為西夏心頭大患,屢次擊敗西夏軍,是以李顯忠将他抓來,讓夏主十分高興。

為表誠意,西夏派出二十萬騎兵接應李顯忠,并授予他延安招撫使的官職。然而李顯忠歸宋的決心依舊沒有動搖,這讓西夏十分痛恨,為了避免尾大不掉,西夏遣精銳騎兵鐵鹞子軍攻打李顯忠。李顯忠率領部下殊死戰鬥,他身先士卒,沖入敵陣,連戰數名大将,士兵見狀,個個奮勇殺敵。西夏軍被打得驚慌失措,潰不成軍,一戰損失萬餘精銳。

傳奇名将李顯忠:詐降金國假投西夏,回歸南宋後北伐大破金軍

李顯忠俘獲大量馬匹,他招募兵馬,大量宋民前來投奔,不久後就有了萬餘人的規模。于是,李顯忠帶着這支心系宋朝的兵馬前往四川,投奔宋軍,沿途中不斷有人加入,抵達四川時已有四萬餘人。

宋高宗趙構對李顯忠十分重視,親自接見了他,并賜名顯忠,李顯忠其名是以而來。此後,李顯忠一直位于抗擊金軍的前線,并且屢次挫敗金軍的南侵。李顯忠是以名聲大振,又因為他轉戰金國、西夏和南宋,是以天下人都知道他的威名。完顔宗弼更是對李顯忠評價道:“此人敢勇,宜且避之。”

南宋朝廷不敢怠慢李顯忠,不僅授予他淮西制置使、甯國軍節度使等重要官職,還把他的武階官擢升為最進階的太尉。

宋孝宗即位後,勵精圖治,準備北伐收複中原。老臣張浚主持北伐事務,李顯忠和邵宏淵擔任北伐先鋒。兩人任務不同,李顯忠攻打靈璧縣,邵宏淵負責虹縣。李顯忠身先士卒,很快将靈璧縣攻破,但是邵宏淵屢戰不勝,虹縣的戰局陷入僵局。李顯忠派人勸降了虹縣的金軍統帥,虹縣舉城投降。

久攻不下的虹縣終于拿下,這本是一件好事,但邵宏淵卻心胸狹窄,認為李顯忠搶他的功勞,是以對李顯忠心懷怨恨。不久後,兩人合軍,攻下宿州,兵鋒直指中原。南方的孝宗得知後大喜過望,授封李顯忠開府儀同三司、殿前都指揮使職,這讓邵宏淵更加嫉恨。

後來,兩人又因為犒賞士兵的問題發生沖突,間隙愈來愈大。金軍大軍猛烈反撲,李顯忠率軍與金軍血戰,首戰勝利,但金軍後援抵達。李顯忠讓邵宏淵出兵夾擊金軍,但邵宏淵卻按兵不動,導緻李顯忠以寡擊衆,最終戰敗,被迫撤軍。

此次北伐以宋軍的失敗告終,宋軍盡管頗有戰果,但損失慘重,朝廷中的官員紛紛彈劾。孝宗不知道其中的原委,将李顯忠貶為為果州團練副使。後來真相大白,孝宗很是愧疚,将李顯忠官複原職,并賞賜銀三萬兩、絹三萬匹、綿一萬兩。

傳奇名将李顯忠:詐降金國假投西夏,回歸南宋後北伐大破金軍

幾年後孝宗再次見到李顯忠,發現李顯忠依舊高大威猛,氣勢雄健,十分驚奇,特令宮廷畫師為李顯忠繪像,并懸挂于宮閣中。

宋孝宗并沒有虧待李顯忠,但是可惜的是,這位威武的将領由于同僚的坑害,失去了那次千載難逢的北伐良機,心中愈發積懑。晚年的李顯忠體弱多病,不複往日雄威,他的壯志淩雲被歲月和時局消磨殆盡,最終老死在了家中。

李顯忠病逝于家中,生前死後都極盡殊榮,也可謂善終。但是,對于這樣一位從金國、西夏轉戰萬裡,犧牲了家人和屬下都要回歸故國的大将,落寞的死于家中,可能比馬革裹屍更讓他失意和痛苦。

參考資料:

《宋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