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韓戰争中,土耳其旅宣稱大勝志願軍,南韓人哭訴:你們打錯人了

抗美援朝戰争中,除了志願軍的主要對手美軍,英國、加拿大和土耳其的軍隊“出鏡率”也比較高,因為這三個國家出兵不少,其中土耳其向北韓派了一個旅,在“聯合國軍”中排名第四。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奧斯曼土耳其軍隊比較強悍。參加北韓戰争時,盡管土耳其軍隊很多年沒有打過大仗,仍然保持着粗犷、彪悍。其指揮官亞茲吉準将認為出國作戰是莫大的榮譽,為了去北韓指揮部隊,自願降一級,當了旅長。

北韓戰争中,土耳其旅宣稱大勝志願軍,南韓人哭訴:你們打錯人了

土耳其旅的作戰部隊主要是1個團,有3個步兵營,加上炮兵和工程兵,總共5000餘人。他們留着大胡子,挎着土耳其彎刀,外表兇悍,十分引人注目。1950年10月中旬,土耳其旅就在南北韓釜山登陸了,配屬美軍作戰。

原志願軍38軍某部營長姚玉榮回憶說,土耳其軍人大都是農牧民出身,比較能吃苦,在戰場上很頑強,“抗美援朝戰争中,我們部隊與美軍、韓軍和土軍交過戰,他們當中戰鬥力最強的是土軍。”能得到志願軍這樣的評價,土耳其旅應該感到榮耀。

跟志願軍交手之前,土耳其旅鬧了一個大烏龍,把南北韓軍打慘了。事情發生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期間。

北韓戰争中,土耳其旅宣稱大勝志願軍,南韓人哭訴:你們打錯人了

1950年11月下旬,志願軍第13兵團正在向南推進,38軍到達德川後,殲滅了南北韓軍第7師主力;另一邊,42軍也在甯遠地區殲滅了南北韓軍第8師大部,突破了敵軍的中部防線。

為擴大戰果,38軍和42軍奉命向軍隅裡、三所裡、順川一帶進擊,與清川江以西的兄弟部隊一起殲敵。第二次戰役中,38軍與美軍王牌部隊較量、打出“萬歲軍”威名的戰鬥就發生在三所裡和龍源裡。

美軍為阻止志願軍推進,急調騎兵第1師由順川向新倉裡機動,土耳其旅也接到了美軍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将的指令,從價川趕往德川方向,尋找有利地形布防,保護美軍側翼的安全。

北韓戰争中,土耳其旅宣稱大勝志願軍,南韓人哭訴:你們打錯人了

土耳其旅清一色美式裝備,接受了美式訓練,鬥志高昂,憑借機械化優勢,其先頭部隊搶在志願軍之前占領了位于德川和價川之前的嘎日嶺。于是38軍調整了作戰計劃,令112師和114師向價川方向進擊,攻占嘎日嶺的任務由114師342團去完成。

嘎日嶺的土軍剛布置好陣地,就有一支部隊蜂擁而至。土軍立即開火,一仗下來,土軍大獲全勝,不但守住了陣地,還抓了幾百名俘虜。

實際上,土軍打的是南北韓第7師的潰兵,志願軍還沒到嘎日嶺。南北韓軍倒知道對方是自己人,趕緊用英語喊話,但土軍先頭部隊沒有美軍顧問,他們聽不懂英語,也分不清中國人和北韓人的長相,哪管得了那麼多,一個勁猛沖狠打,南北韓軍死傷慘重,四散逃命。

北韓戰争中,土耳其旅宣稱大勝志願軍,南韓人哭訴:你們打錯人了

那些南北韓潰兵也夠倒黴的,好容易逃出了德川,卻被友軍打慘了。事後,南北韓方面提出抗議,但不了了之。其實這不能全怪土軍,因為美軍并沒有把德川方向的情報通知他們,土耳其旅根本不知道南北韓第7師已經潰敗,也不知道志願軍向價川進軍的規模。

美軍為什麼不把真實情報告知土耳其旅呢?很簡單,土耳其旅不傻,要是他們知道德川的情況,就不願意去嘎日嶺了,誰來保護美軍的側翼。說白了,這就是美軍為減少自身傷亡,讓友軍當炮灰。不光土耳其旅,英軍、加拿大軍隊也當過炮灰。

而土耳其旅認為自己擊敗了志願軍,歡欣鼓舞,向美軍報告了“大捷”。到了晚上,土軍還在嘎日嶺燃起堆堆篝火,烤火取暖,放松了警惕。

北韓戰争中,土耳其旅宣稱大勝志願軍,南韓人哭訴:你們打錯人了

志願軍來襲之後,土耳其旅才知道先前誤傷了友軍。土軍運氣不好,在北韓遇到的第一個對手就是志願軍王牌38軍。

當晚,38軍342團趕到了嘎日嶺,老遠就發現土軍正在公路邊生火取暖。于是3營7連和8連悄悄接近敵人,一路從正面摸過去,一路迂回包抄。接近至20米的距離,土軍還茫然不知,志願軍的手榴彈突然投進了烤火的敵群,火力齊射,山口的土軍驚慌萬狀,丢下幾十具屍體逃到了山腰。

土軍反應很快,馬上從山腰發起反沖鋒,但志願軍9連已經穿插到位,和7連、8連前後夾擊,十幾分鐘就結束了戰鬥。志願軍占領嘎日嶺山口後,繼續向前,又與土軍展開激戰,将其前鋒部隊大部殲滅。

志願軍首次和土耳其旅交手,共殲敵500餘人,俘獲數十人。不過從整場戰争來看,土耳其旅作戰還是比較頑強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