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嶽飛班師回朝後宋金達成和議,雙方以什麼地方作為分界線呢?

嶽飛班師回朝後宋金達成的協定是紹興和議,雙方是東以淮河中流為界,西以大散關為界,以南屬宋,以北屬金。

嶽飛班師回朝後宋金達成和議,雙方以什麼地方作為分界線呢?

1140年,金人大舉南下入侵,不過遇到了南宋強有力的抵抗,幾路大軍連遭失敗。當時嶽家軍是西線的主力,本來嶽飛已經辭職在家守母喪,可宋高宗面對金人的入侵,慌了手腳,不得不啟用嶽飛,嶽飛從襄陽出擊,牽制向淮南及陝西進攻的金兵,并“圖複京師(開封)”。可是進攻淮南的金兵失敗了,隻好撤退。而在淮南的威脅被解除後,宋高宗又又開始卸磨殺驢,要求嶽飛回來。

嶽飛認為機不可失,大舉北上,向中原進軍,收複了不少州縣。可是宋高宗不願意嶽飛繼續進軍,連發十二道金牌召回駐軍于朱仙鎮的嶽飛。

嶽飛班師回朝後宋金達成和議,雙方以什麼地方作為分界線呢?

趙構這麼做是想和金人求和了,他也不願意嶽飛北伐,不管成功與否,其實對趙構個人來說都不太好。失敗了就得罪了金人。成功了,那麼把徽欽二帝給接回來,自己的地位就尴尬了。雖說宋徽宗已經死了,但他的兒子宋欽宗還在。如果他回來,那麼皇位很有可能還是他的,趙構又不能生育,他的威望勢必會降低。

當然了,還有一個因素那就是趙構對嶽飛不放心,他的老祖宗可就是黃袍加身才做了皇帝,是以兩宋始終對武将不太信任,而這也是兩宋期間對北方民族大遼和金國作戰不力的原因之一,他們更多的是為了維護老趙的皇權地位,到了趙構這裡也不例外。更何況趙構已經遭遇了一次軍事政變了,還把自己唯一的兒子給折騰死了。他可不希望軍隊的将領突然搞一次政變,把自己給推翻了。

嶽飛班師回朝後宋金達成和議,雙方以什麼地方作為分界線呢?

嶽飛回來後,悲憤地說:“十年之力,毀于一旦。”由于各路宋軍退兵,将已收複的國土又拱手讓給了金。

宋高宗趙構為了向金人表達自己求和的誠意,竟然解除了嶽飛等将領的兵權,還派人到金國求和了。

在使者叩頭哀求下,金以“必殺嶽飛”為條件,答應和議。于是也就有了趙構和秦桧以莫須有的罪名冤殺了嶽飛,雙方也簽訂了《紹興和議》金人一高興,連連擺酒慶賀,還冊封趙構為南宋皇帝。

嶽飛班師回朝後宋金達成和議,雙方以什麼地方作為分界線呢?

要知道,在曆史上這樣的例子可不多見,一般都是中原王朝對藩屬冊封,可沒有想到堂堂南宋的皇帝竟然需要被金人給冊封,雖說隻是形式上的,冊不冊封趙構的地位并沒有什麼變化,但這回也太屈辱了。

從内容上來看,其實并不複雜,也就三條。第一條就是南宋要向金國稱臣,逢年過節的還要向人家表示祝賀。第二條就是雙方确定了邊界,結束了戰争狀态。第三條就是宋每年向金納貢銀、絹各25萬兩、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