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作霖母親為何死後要與兒媳婦合葬一處?

張作霖的原配夫人,也是張學良的生母——趙氏,于1912年4月15日在新民府杏核胡同的老宅中病逝,年僅38歲。張氏的病屬于積火難消、郁郁成疾,說白了就是給氣死的,氣她的人自然是老公張作霖。趙氏是黑山縣趙家廟富戶趙占元的二女兒,本名趙春桂。她嫁給張作霖的時候,張作霖啥也不是,整日賭錢。後來,在嶽父趙占元的幫襯下,他才成立了保險隊,算是有了個吃飯的營生。

張作霖母親為何死後要與兒媳婦合葬一處?

張作霖與趙氏

趙氏算得上是一位賢妻良母,她不僅為張作霖養育了兩兒一女,還時常出面調解他與兄弟們之間的沖突。張作霖年輕的時候是個暴脾氣,跟兄弟們意見産生分歧的時候,是張口就罵動手就打,尤其是跟脾氣倔強的湯二虎,經常鬧得不可開交。每當這個時候,趙氏就出面對兄弟們好言相慰,罵張作霖不是個人脾氣,希望兄弟們不要和他一般見識。這些兄弟都是土匪出身,吃軟不吃硬,趙氏這麼一說大家的氣也就順了。湯二虎為此常誇趙氏賢惠,在張作霖的人際關系方面費了不少心。

張作霖母親為何死後要與兒媳婦合葬一處?

保險隊

張作霖靠着“保險隊”起家,一步步發迹,女人也是一個個往家裡娶。對于張作霖納妾,趙氏開始還是表現得很大度,但随着張作霖連續娶了四個姨太太回家,這就讓她有些難以接受了,為此她與張作霖時常發生口角,沖突不斷。1909年,張作霖在剿滅陶克陶胡後,駐軍洮南府,此時趙氏與張作霖之間的關系日漸惡化,加上她在遼北生活有些水土不服,于是不顧衆人的勸阻,帶着孩子回到了新民府的老宅居住。

張作霖母親為何死後要與兒媳婦合葬一處?

趙氏與子女

武昌起義之後,張作霖通過鎮壓革命黨掌握了奉天的軍權。在奉天站住腳後,他寫信讓趙氏來奉天小住,趙氏随後帶着二兒子張學銘來到了府中。她到時候張作霖沒在家,家裡的其他人聽說大太太來了,紛紛前來問候請安,唯獨五姨太壽夫人沒拿她當回事,讓老媽王氏替自己去請安。王氏早年在妓院當過老鸨,素質不高,她仗着女兒備受張作霖的寵愛,對趙氏說話輕慢無禮,這讓趙氏感到自己大太太的身份受到了侮辱,很是窩火。

張作霖母親為何死後要與兒媳婦合葬一處?

晚上張作霖回來,得知此事後也沒當沒事,是既沒有責備壽夫人,也沒安慰趙氏,這讓趙氏更加惱火。張作霖素來不喜歡二兒子張學銘,學銘因為晚上換了個新環境睡覺不習慣,哭鬧不止,把張作霖給吵醒了。張作霖怒氣沖沖地跑出房間,二話不說将學銘給打了一頓。趙氏見狀徹底被激怒了,和張作霖大吵了一架,這是兩個人結婚以來,吵得最兇的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第二天天一亮,趙氏便帶着學銘回了新民府,回去之後就病倒了,不到一年便醫治無效,撒手人寰。

張作霖母親為何死後要與兒媳婦合葬一處?

當張作霖得知趙氏病逝的消息後,這才又回想起當年趙氏對自己的恩情和關愛,一時間悲痛不已。比張作霖更悲痛的是他的母親王太夫人,王太夫人聽說兒媳去世的噩耗後,傷心欲絕,終日以淚洗面,一年後因傷心過度去世。臨死前,王太夫人感念趙氏對張家的恩情,留下遺言,叮囑兒子張作霖,她死後不與亡夫張有财合葬,要與媳婦趙氏葬于一處,永世相伴。随後,張作霖遵從母親遺願,護送其靈柩至遼西驿馬坊,與一年前去世的發妻趙氏合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