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10日早晨,淮海戰場上的槍炮聲已經稀疏了,國民黨軍
杜聿明
集團徹底完蛋了。

國民黨軍徐州“剿總”副司令官杜聿明在兵敗後企圖化裝潛逃,他隻帶了其副官、警衛等10人,他将胡須剃掉,換上士兵服裝,讓手下每人拿一支加拿大手槍,以冒充我軍押送俘虜,企圖乘亂混過去。
但即使這樣,杜聿明等人也沒能逃過解放軍戰士的火眼金睛,他們還是被俘虜了。杜聿明在被俘後身份并沒有暴露,但他卻非常緊張,于是在地上找了一塊石頭,将頭砸破了,當時血流滿面。
杜聿明的副官看到後不禁大叫:
“不好了,杜長官的頭破了!”
杜聿明被我軍俘虜
看管俘虜的戰士聽到以後,馬上警覺地問副官:
“你說他是誰?”
副官說:
“杜長官。”
“叫杜什麼?”
“杜聿明。”
杜聿明的身份被确定後,他先被送到解放區受教育,後來又被送到
功德林戰犯管理所
改造。
剛進戰犯管理所那陣,杜聿明被其他的戰俘同伴稱為最不能改造的
“花崗岩腦袋”
,因為他的軍事才能确實很突出,他認為我軍無論是裝備還是人員素質都不如他們,對于戰敗他非常不服氣。
功德林戰犯管理所舊址
而且在改造期間我方要求戰犯悔過,這就意味着要他們承認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是錯誤的,這讓曾經身居高位的杜聿明無法接受。
但杜聿明在改造期間卻得到了我方的精心照顧,他患有胃潰瘍、肺結核、腎結核等慢性疾病,飲食上的禁忌多。
戰犯管理所的管理者們自己吃窩頭,杜聿明卻能吃到紅燒魚、燒雞和雞蛋等食物,每天還有一份牛奶,這樣的夥食标準甚至已經超過了他在淮海戰役時吃的小竈了。
而且杜聿明當時還患有
肺結核
,這在當時隻能用一種特效藥
鍊黴素
才能治好,但當時中國不生産這種鍊黴素,隻有從香港和澳門才能買到這種美國和英國生産的藥品。
杜聿明的病情一直上報到
周總理
那裡,最終周總理拍闆,動用黃金給杜聿明買藥,因為當時人民币在香港和澳門是不流通的,要買東西隻能用黃金,在周總理的關心下,杜聿明的病終于被治愈。
杜聿明知道是周總理特批黃金才治好自己的病後,非常感動,他說:
“共産黨真乃我再生父母!我一定好好改造思想,争取新生,争取立功贖罪!”
志願軍進入北韓後,杜聿明也一直密切關注北韓的戰局,因為他認為自己之前的失敗是因為國民黨腐敗、内部不團結所緻,對于志願軍能否戰勝美軍,他在心裡是懷疑的。
但戰局的發展再次讓杜聿明感到了震驚,從1950年11月雲山戰鬥開始,到1951年1月8日,志願軍發起3次規模龐大的戰役,接連解放平壤和漢城,戰績推到了“三七線”。
志願軍戰士
杜聿明感到既慚愧、又驕傲,他感慨地說:
“我對于抗美援朝中,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的豪情壯志,感到無比興奮和敬佩。中國人民在共産黨的上司下,确實站起來了。”
當時志願軍的運輸線太長,後勤補給經常跟不上,國家于是号召人員群衆行動起來,為志願軍趕制幹糧。
杜聿明得知以後,也積極地幫志願軍制作炒面,當時他的身體還沒有完全好,但也拿着大鐵鍬,在炒麥鍋裡翻動,往裡放鹽、放糖,一遍遍地炒制……
志願軍吃的炒面
管理人員也發現了杜聿明的變化,于是讓他擔任了
縫紉組組長
,他的工作更有勁了,不僅自己動手為其他人制作冬衣,還為了節省管理所的開支,主動帶領大家用碎布頭紮制了上百把拖把,受到了管理所的表揚。
杜聿明還積極閱讀,進行思想改造,他先後閱讀了
《毛澤東選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論持久戰》
,并撰寫了萬餘字的讀書筆記和心得,思想上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經過10年的學習與改造,1959年12月4日,杜聿明作為第一批特赦戰犯,被最高人民法院特赦。
杜聿明出獄後,被任命為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的文史專員,從事文史資料研究工作,并相繼被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常務委員。
從左至右:宋希濂、杜聿明、溥傑、溥儀
人民給予的榮譽,更激發了杜聿明為人民工作的熱情,無論是在文史資料研究工作中,還是在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工作中,他都兢兢業業,勤奮工作。
1960年7月,周總理和
陳毅
外長宴請來華通路的英國陸軍元帥
蒙哥馬利
,特意邀請杜聿明作陪。
宴席期間,蒙哥馬利故意問杜聿明:
“你的百萬大軍呢?”
杜聿明指着陳毅,笑着說:
“我都送給他了。”
周總理接見蒙哥馬利
陳毅幽默地說:
“你沒那麼大方,是我們一口一口吃掉的。”
杜聿明也笑着說:
“你說的話,我贊同一半,另外一半是敗在國民黨自己手裡的。”
杜聿明被俘後,國民黨當局聽說他已經被解放軍殺害了,
他的夫人
曹秀清
因為生活無着,隻好帶着婆婆和5個子女跟随國民黨去了台灣,并在台北縣定居了下來。
當國民黨當局并未善待曹秀清一家人,僅給他們發給一點微薄的補助。曹秀清隻好自己出去打工以補貼一家人的生計。
後來曹秀清的長子去了美國讀大學,因為他沒有收入來源,隻能在晚上去打工,後來實在支撐不了,隻好寫信向台灣的母親求助。
曹秀清隻好鬥膽寫信給
蔣介石
求助,蔣介石看在杜聿明以前立過不少功勞的份上,才批了1000美金,而且要分兩次支付。但曹秀清的長子一年的學費就要3000美元,這無疑是杯水車薪,最終兒子在絕望中服下安眠藥自殺了。
直到1957年,曹秀清的的女婿
楊振甯
獲得了諾貝爾實體學獎,曹秀清的境遇才好了起來,蔣介石希望曹秀清能夠勸楊振甯來台灣為他效力,特許她去美國探親。
但曹秀清在去美國後,便再也不想回台灣了,于是女兒和女婿給她辦了長期居住證,她在美國長期地住了下來。
楊振甯獲得諾貝爾獎時,當時在北京改造的杜聿明也收到了消息,他專門給女婿寫了一封信:
親愛的甯婿:
我祝賀你獲得諾貝爾獎金。這是中華民族的光榮。
楊振甯專門也給杜聿明寫信表示感謝,他說嶽父的關懷讓他很感動。
杜聿明獲釋後,也一直惦記着妻子曹秀清,經過多方聯系,曹秀清終于決定回大陸和丈夫團聚,國民黨當局知道後,專門派人去台灣吓唬她:
“你對大陸情況不了解,千萬去不得,否則悔之晚矣。”
但曹秀清不為所動,在1963年10月從美國飛回了大陸,夫妻倆中午團聚了。
杜聿明和曹秀清
1963年11月10日,周總理專門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了杜聿明夫婦,并親切地對他們說:
“你們要互相關心,和和氣氣生活,把家庭搞溫暖。你們的一切費用都由國家負責,希望你們為祖國建設出力啊!”
“文革”爆發後,杜聿明也受到了沖擊,他的家被抄了,紅衛兵還要把他大兒子的骨灰當成“四舊”扔掉,曹秀清急了,她連忙說:
“這是我從美國拿回來的,不能丢!”
這才保住了骨灰盒。
周總理知道以後,嚴厲地批評了相關人員,他訓示一定要保護好杜聿明夫婦的安全,他還專門讓人在杜聿明的家門口貼了一張布告:
此院内已經檢查,以後不要再來破“四舊”。
以後果然沒人敢再來鬧事了。
1971年春,中美關系開始顯現解凍融冰迹象,美國國務院解除了美國公民不準赴中國旅行的禁令,楊振甯也和在國内的父親聯系,想要回國探親。
周總理得知後,欣然表示:
“祖國敞開胸懷歡迎楊振甯遠洋歸來。”同年,楊振甯攜妻子
杜緻禮
乘飛機至上海,回到了闊别26年的故土。
周總理接見楊振甯
7月28日,楊振甯在北京第一次見到了自己的嶽父杜聿明,并與嶽父一家一起受到了周總理的親切接見和宴請。
在聊天時周總理聽到楊振甯稱曹秀清為
“媽媽”
、而稱杜聿明為
“杜先生”
時,立即糾正說:
“應該稱為嶽丈大人!”
席間周總理又對曹秀清開玩笑說:
“你坐到女婿旁邊去,丈母娘最愛女婿嘛!”
逗得在座的各位哈哈大笑。
此後的兩年間,楊振甯每年都攜妻子回祖國,并受到了來自黨中央及各級上司的關愛。
晚年的杜聿明
1978年,杜聿明當選為五屆人大代表和五屆政協常委,
他為了實作祖國的統一,不顧年邁、不辭辛勞,四處宣傳祖國的對台方針政策,在海内外報刊撰寫文章、在電台發表講話,他曾說:
“我們這班人,過去和台灣國民黨當權人物曾經有過長期的密切關系,我們向台灣做工作,現身說法地講述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他們可以作為借鑒。”
鄧穎超(中)和杜聿明一家合影
1981年5月7日,杜聿明因腎衰竭去世,享年77歲。
臨終前,他留下遺言:
“盼在台灣之同學親友、同胞們以民族大義為重,早日促成和平統一,共同把我文明古國建成現代化強國,為子孫萬代造福!”
但遺憾的是,由于台灣當局不放行,杜聿明去世時沒能見到自己在台灣的4個子女。
中共中央為杜聿明舉行了隆重的葬禮,
鄧小平
和
鄧穎超
等國家上司人都出席了他的追悼會,黨中央是這麼評價杜聿明的:
“杜聿明同志是一位擁護中國共産黨和擁護社會主義道路的愛國者,杜聿明同志的轉變和進步受到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的歡迎。”
鄧穎超在杜聿明的追悼會上,和楊振甯握手
1982年6月,曹秀清經過一番波折後,終于在香港和自己的3個子女見了面,
這是母親與兒女們分離了20個春秋後難得的團聚,母子們緊緊地擁抱在一起,任眼淚盡情地流淌,兒女們望着母親瘦小而硬朗的身軀,凝視着她清瘦的臉,唏噓不已。
但相聚的時間總是短暫的,18天後,曹秀清準備回北京了,子女們都勸她說:
“媽媽,您年紀大了,一個人獨身住在北京,身邊沒有一個親人,多孤獨呀!如果您不嫌我們,就到台灣來度晚年吧,孫子、外孫們都盼着奶奶、外婆哪!”
但曹秀清還是對子女們說:
“我個人的寂寞事小,祖國統一事大啊。我不能昧着良心說共産黨不好。你爸爸的曆史在大陸,他的骨灰在北京,我不能作違背他的心意、對不起他的事。”
晚年的曹秀清
曹秀清還是回到了北京,1983年,她被增補為全國政協委員,此時她已經年逾八旬,但是仍積極參加有關活動,為祖國的和平統一事業貢獻力量。
1984年5月,曹秀清病逝于香港,享年8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