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時擁有堪稱影帝演技的人,劉備可能排不上号

說到三國人物中的“演技”,恐怕很多人會先想到劉備,因為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寫了很多劉備哭泣的段子,是以有些人解讀說:劉備心懷仁義,他一哭,人心就歸向了他。

正是以類描寫段子太多了,以至于魯迅評價道:

“劉備之德近乎僞”

,後世讀者也紛紛點贊,認為劉備的哭戲是假的,是用來收買人心的,例如

劉備在長坂坡摔

阿鬥

也是為了收買趙雲的心。

三國時擁有堪稱影帝演技的人,劉備可能排不上号

【電視劇《三國演義》劉備摔阿鬥】

打住!所謂“劉備愛哭”其實是羅貫中塑造出來的演義形象,而在史書《三國志》中,劉備可沒那麼多哭戲,也不存在用“演戲”來收買人心;真要說演技,筆者在這裡說說

孫權、司馬懿

的故事吧。

孫權

孫權向曹丕稱蕃,并答應交出兒子孫登入侍,于是曹丕派使者前去給孫權加封魏王,其中有一位使者曾經是孫權的階下囚,此人就是浩周。

浩周當初是跟随于禁等人讨伐關羽,結果被關羽一鍋端,全部收為俘虜,等到孫權出兵,偷襲關羽,于禁、浩周這些俘虜又被孫權給收了。

孫權是個聰明人,并未立即将他們釋放,而是在需要和曹丕緩和關系關鍵時刻,先釋放了浩周等人,并善待浩周,希望他們回去能幫自己說好話。

浩周這人腦筋不靈活,他是相信孫權是真心稱蕃的,甚至在曹丕面前用自己全家上百人的性命做擔保,曹丕見狀,便信以為真。

這次,浩周作為使者去見孫權,孫權便親自給浩周設宴寬待,在宴會上,浩周說:“大王啊!我來之前,陛下(曹丕)是不信任大王您的,倒是我用全家上百人的性命做擔保。”聽到這裡,孫權立刻眼淚汪汪,拉着浩周,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對他說:“卿能做到這份上,我還能說什麼呢?”

三國時擁有堪稱影帝演技的人,劉備可能排不上号

【電視劇《三國演義》孫權形象】

末了,孫權和浩周分别的時候,孫權還指着天發毒誓,說自己一定不會辜負浩周的擔保,也一定會給曹丕送去親兒子做人質。

後來……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孫權本來就是忽悠曹丕的,為的是穩住曹丕,最終騰出空來,與劉備的複仇大軍決戰。直到陸遜在夷陵擊敗劉備的複仇大軍,孫權也沒送兒子去魏國。

曹丕還有點不信邪,繼續派人催孫權兌現承諾,可是孫權繼續忽悠,再過兩個多月後,曹丕終于認清現實,自己是被孫權騙了!

九月,曹丕下诏,魏軍分三路伐吳,結果全線不克,悻悻而歸。

孫權順利解決危機,從此天下三分,孫權也有了稱帝的野心了。

沒想到吧?孫權的演技能把浩周、曹丕忽悠信了,這水準堪比影帝了吧?

司馬懿

在魏帝曹芳執政期間,司馬懿和曹爽并為托孤大臣,曹爽年紀輕,又是晚輩,在早期,他對司馬懿尚敬重有加,實際上,曹爽在幕僚鄧飏、丁谧等人的撺掇下,越發對司馬懿輕視,加上司馬懿又出任地方,幾年不在京師,曹爽則在京師專權,提拔親信。

司馬懿是個頗具野心之人,他的兒子、弟弟等人也在京師做官,但司馬懿不甘心如此,想要盤算如何奪了曹爽的大權。

司馬懿傳回京師後一段時間裡,就對外宣傳卧病在床。曹爽聽聞司馬懿身體不适,便派親信李勝去一探虛實。

李勝當時領荊州刺史,以“即将離開京師”為由,去看望司馬懿并向其道别。司馬懿自然清楚李勝的來意,便躺在床上接見他。

司馬懿在床上自說自話,讓婢女喂他喝粥,粥從嘴角流到胸口,一副邋遢的樣子。李勝說自己要去荊州,司馬懿則裝作聽成并州,李勝糾正之後,司馬懿仍然繼續裝傻。

三國時擁有堪稱影帝演技的人,劉備可能排不上号

【電視劇《三國演義》司馬懿詐病】

李勝告辭離開後,就趕緊向曹爽彙報情況,說司馬懿活不了多久了,于是曹爽對司馬懿放棄了戒備,更加肆無忌憚了。

正始十年正月(249年),曹爽及其兄弟、親信陪同魏帝曹芳去拜祭高平陵,當時有人提醒曹爽,如果京師不留點心腹,可能會出事,曹爽卻不以為然。果然!等曹爽陪同皇帝離開後,司馬懿便和他兒子司馬師、司馬昭及其親信發動政變,關閉洛陽城門,以郭太後下诏,要求剝奪大将軍曹爽及其兄弟的大權。

說實話,當時曹爽有皇帝、尚書台在手,也可以釋出皇帝诏書,司馬懿知道利害,于是繼續“演戲”,引誘曹爽放棄抵抗。

司馬懿請太尉蔣濟出面(對于曹爽來說,蔣濟也是長輩),請蔣濟寫信給曹爽,承諾政變隻是為了剝奪曹爽的大權,并保證他及其兄弟的爵位還在,繼續享受富貴人生。

這還不算,司馬懿又找來殿中校尉尹大目。尹大目曾經是曹爽的家奴,因為曹爽的關系,被提拔為殿中校尉,在皇宮裡工作。

司馬懿繼續演戲,拉着尹大目再次表達相同的意願,尹大目居然也相信了這個糟老頭子。于是尹大目也寫了類似的信給曹爽。

負責送信的人是尚書許允、陳泰二人,司馬懿帶着蔣濟、尹大目等一幹人等送行,司馬懿指着洛陽城外的洛水發毒誓,表示自己一定會遵守信中的約定,如果自己違背了誓言,就不得好死之類。

三國時擁有堪稱影帝演技的人,劉備可能排不上号

【電視劇《三國演義》曹爽收到蔣濟書信】

如此,曹爽拿到蔣濟、尹大目的信後,加上聽說司馬懿發誓的事,即便身邊有大司農桓範極力勸曹爽起兵讨伐司馬懿,鼠目寸光的曹爽和幾個兄弟,還是決定向司馬懿投降。

後面的故事,大家也知道的,曹爽在投降後不久,便被司馬懿羅織了謀反的罪名,誅滅了三族。本想保全家族,繼續享受榮華富貴的他,終究竹籃打水一場空。

反過來看,司馬懿靠着精湛的演技,在政治鬥争中戰勝了曹爽,奪了曹魏帝國的大權,從此走上權臣之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