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7年西安現九歲小女孩墓,墓葬飾品極其豪華,石棺宛如一座宮殿

1957年西安現九歲小女孩墓,墓葬飾品極其豪華,石棺宛如一座宮殿

現代社會高度發達,醫療水準和生活水準達到了人類文明的新的高峰。在這一社會背景和條件下,我國的人口平均年齡穩步上升,長壽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是在古代,我國的人口平均年齡不高,早夭的人也多,在一些戰争年代和疫病爆發的年代,更是十分常見,這是現代社會的人很難想象的。

在國内的一些考古發掘工作中,考古團隊有時候會發掘出一些小孩子的墓穴,有時候甚至是初生嬰兒的墓穴,這就讓考古團隊的心頭蒙上了一層陰霾,禁不住為早夭的孩子悲傷。

1957年西安現九歲小女孩墓,墓葬飾品極其豪華,石棺宛如一座宮殿

西安這座古城就擁有許多古代墓葬,其中就有一個九歲小女孩的墓穴。雖然她早夭,不過她在生前受盡寵愛,死後也得以厚葬,而且它的墓葬十分奢華。

1957年,西安出土了一座隋朝的墓葬,其墓主人是一個叫做李靜訓的九歲小女孩。當考古專家對李靜訓的墓穴進行考古挖掘時,他們驚訝地發現這一墓穴十分奢華、高檔,竟然是目前已經出土的隋代墓穴中規格最高且最完整的古墓。

1957年西安現九歲小女孩墓,墓葬飾品極其豪華,石棺宛如一座宮殿

李靜訓的墓室總體是一個長方形的井坑,井坑中放置着墓棺,墓棺的外形居然被設計成宮殿的模樣。門闆、門框、門額、門檻、窗戶、屋頂、瓦片一應俱全,而且還是當時社會上流行的樣式,讓人得以一窺當時的社會房屋風貌。在打開墓棺後,可以發現石棺内部數量衆多的琳琅滿目的陪葬品,宛如一宮殿。包括陶俑、項鍊、手镯、金銀器皿在内,無論是墓棺的造型設計,還是陪葬品的價值和數量,都可以用奢華來形容,可見李靜訓生前是多麼受家中寵愛,以及為她下葬的人心中的不舍。

1957年西安現九歲小女孩墓,墓葬飾品極其豪華,石棺宛如一座宮殿

那麼李靜訓到底是誰呢?她又為何童年早逝呢?原來李靜訓出身隋朝初年的官宦世家,其曾祖父、祖父都是朝廷的将軍,其父親李敏由于家族關系,得以在宮中長大,自幼就和皇室貴族十分交好。李敏的父親死于戰場,隋文帝楊堅感念于此,對李敏十分關照,李敏也是聰明伶俐,很能讨楊堅和他的女兒,也就是北周宣帝的皇後楊麗華的歡心。

1957年西安現九歲小女孩墓,墓葬飾品極其豪華,石棺宛如一座宮殿

後來楊麗華為女兒宇文娥英挑選夫婿時,便相中了李敏。李敏與宇文娥英成親後,很快就有了女兒李靜訓。李靜訓也是從小長在皇宮,而且調皮聰慧,特别受外婆楊麗華的歡心。雖然祖孫倆的緣分并不太長,但是對于失去伴侶的楊麗華來說,外孫女的陪伴是上天賜予她的珍貴禮物。

無奈天有不測之風雲,李靜訓突然死亡,或許染上了疫病急症,才不治身亡。這對于李敏夫妻和楊麗華來說,無疑是一個十分沉重的打擊。他們在悲痛之下,厚葬了李靜訓這一九歲的娃兒。

1957年西安現九歲小女孩墓,墓葬飾品極其豪華,石棺宛如一座宮殿

楊麗華厚葬了外孫女後,擔心她的墓穴會被盜墓賊惦記,于是在石棺上面刻了“開者即死”四個字。也不知是不是這四個字的保佑和震懾,李靜訓的墓穴始終沒有被盜掘,完好地儲存到了今天。無論如何,白發人送黑發人确實是一個悲劇,即使過了千百年,依然讓聞者傷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