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央視《中國考古大會》探尋湖北曾侯世代墓,編鐘橙黃本色驚豔現場嘉賓

長江日報大武漢用戶端1月8日訊(記者萬建輝)“一次搶救性發掘發現一個不見于史書記載的神秘諸侯國,銘文中的曾侯乙所謂何人?恢宏精美的編鐘何人所有?……”1月8日晚8時,央視綜合頻道《中國考古大會》節目聚焦曾國,探尋隐藏在曆史文獻背後湖北曾侯世代墓。

曾國的曆史軌迹從“左右文武”到“左右楚王”

央視《中國考古大會》探尋湖北曾侯世代墓,編鐘橙黃本色驚豔現場嘉賓

節目現場。記者萬建輝截圖

《中國考古大會》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聯合國家文物局、中國社會科學院共同制作的考古空間探秘類文化節目,節目圍繞中國考古學百年曆程中的重大考古發現、文化遺存、遺址文物等,将考古發掘研究與史海鈎沉熔于一爐,将曆史與當代有機結合,梳理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曆史脈絡。節目于2021年11月20日起每周六20:00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首播。

在長達一個多小時的節目時間裡,《中國考古大會》主持人王端端、考古推廣人張晞臨、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湖北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郭長江等人,通過豐富生動的節目形式,揭示了曾世家身份之謎、曾國與楚國等周邊國家關系、曾侯乙編鐘的發掘與多重價值等。

央視《中國考古大會》探尋湖北曾侯世代墓,編鐘橙黃本色驚豔現場嘉賓

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記者萬建輝截圖

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方勤告訴長江日報記者,這一期節目錄制時間在2021年9月下旬,之前央視節目組到湖北來查閱資料、拍攝文物。這期節目以他寫的《曾國曆史與文化》一書為基礎,曾國的曆史軌迹從“左右文武”到“左右楚王”。

方勤介紹,曾國是周代的姬姓周王族諸侯國之一,是周天子分封給南宮氏南宮括後代的封國,又名南公之封地,受封建國在漢水随地。曾國在史書又稱為随國,大約存在于西周成康時期至戰國末期,共七百多年。

曾國的始封國君為南宮括的後代,先後輔佐周文王與周武王,因功績顯赫而受到周成王分封;曾國的建立,屬于西周王朝經營南方大政策的重要部分,實作了周王朝對江漢地區的有效控制。

方勤介紹,曾國曆史不多見于傳世文獻,由最新的随州葉家山晚商西周墓地的研究發現,西周早期的曾國僅存于随州的漂水流域,但随着鄂國被周天子消滅,曾國迅速擴充至漢北及河南新野一帶,成為替代鄂國的漢東第一大國。曾國從早期周天子封國,到後期逐漸臣服于楚國,直至被楚國所滅,即從“左右文武”到“左右楚王”。

綜合曆次考古發現來看:西周早期的有随州葉家山西周墓地,兩周之際的有京山市蘇家壟文化遺址曾國墓地,春秋早期的有襄陽郭家廟擂鼓墩曾侯墓,春秋中期的有随州棗樹林曾侯墓地,戰國時期的有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還有随州文峰塔發現的春秋時期的曾國,可以認定的确有一個曾國一脈相承。從西周初期到戰國中期,跨越700多年的曾侯墓葬群,分布在河南省南陽市、湖北省随州市、襄陽市、荊門市等地區,可窺見曆史上曾國(随國)所控制的區域。

編鐘橙黃本色驚豔節目現場嘉賓

央視《中國考古大會》探尋湖北曾侯世代墓,編鐘橙黃本色驚豔現場嘉賓

節目中播放曾侯乙編鐘發掘錄像。記者萬建輝截圖

節目中提到《左傳》記載“漢東諸國随為大”,其他文獻也記載漢水東邊的這個國家為随國,為何出土青銅器銘文都記錄為曾國?湖北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郭長江是相關考古遺址的領隊,他在節目中以多個例證說明曾随為一國。

如考古發現的芈加墓,芈加曾侯寶的夫人,她的墓葬中出土青銅器有“楚王媵随仲芈加”的文字,意即楚王的第二個女兒嫁到随國,而芈加丈夫曾侯寶墓中的青銅器銘文記載自己是曾侯。

還有一例,吳國攻占楚國國都郢,楚昭王逃到曾國,《左傳》記載了楚昭王逃到随國,而出土青銅器銘文同樣記載了此事,稱逃到曾國。

郭長江說,由此可見,曾侯自稱是曾國,但他國稱曾國為随國,文獻記載稱曾國為随國。

節目中還反映了曾國青銅器特别豐富,近年出土青銅器達到10噸,擁有青銅資源和青銅運輸線路,出土銘文記載“金道錫行”。

央視《中國考古大會》探尋湖北曾侯世代墓,編鐘橙黃本色驚豔現場嘉賓

編鐘研究院院長馮光生。記者萬建輝截圖

節目請到了曾侯乙編鐘研究院院長馮光生現場講述當年發掘故事,螢幕打出還原編鐘真實的橙黃顔色,和編鐘、橫梁的深紅色龍紋,節目現場嘉賓不約而同發出贊歎聲。馮光生介紹了周天子分封諸侯時,除分封土地,還分封符合諸侯身份等級的不同編鐘,因而編鐘具有身份地位、光宗耀祖、彪炳功勳的作用。

【編輯:鄧臘秀】

更多精彩内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下傳“大武漢”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