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閑時翻書君(公衆号同名)

“這些海浪再洶湧,在海底最深的地方,卻是甯靜而安适的。”
——林清玄《人間有味是清歡》
安靜的環境,能夠使人的心也逐漸獲得甯靜。
世上沒有真正的安靜,一切的美和靜,歸功于人的内心境界。
恰如晨起時,若沒有車馬喧嚣,會聽得到鳥兒清脆的歌聲,靈動婉轉的天籁之音反襯出一種安靜。
可見靜谧的并不在于毫無聲音,人内心的甯靜并非是一無所有的寂靜。
大海是可愛的,但海上的暴風雨是可怕的。在表面的風雨和波濤之下,是潛藏的甯靜。
沒有生機的甯靜是令人窒息的,是以即使深海之中蘊藏着甯靜,卻未必值得羨慕的。
一想到陽光無法穿透層層海水、海洋深處一片昏暗神秘,便覺得深海有了一些埋葬之意,忽然明白過來陸上五光十色風景的動人之處。
寂滅的靜是一片肅殺。動靜合宜,才能展現出靜的寶貴。
“内心甯靜”四個字的難得之處,恰恰說明了我們生活有許多浮躁。
不安的,永遠在躁動。
無論這種躁動代表的是欲望還是勵志,都說明了“甯靜”的缺失,意味着生活的一種失衡狀态。
是以我們才會如此羨慕甯靜和平和吧。
但不要忘記了萬物皆因有所參照才孕育出了美,對于任何事物的追求一旦走了極端,一切美便會蕩然無存。
我想,這就是我們既在生活中受苦,又可以熱愛的生活的原因吧。
浮躁中有甯靜,是休養。
甯靜中有浮躁,是生機。
文字之美,穿透字面,直達内心。“閑時翻書君”感謝你來閱讀。
歡迎點選關注,每日與你相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