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同為魏璎珞的兒子,為何一個當上了皇帝,另一個卻被乾隆厭棄?

在電視劇《延禧攻略》中,女主角魏璎珞的奮鬥讓觀衆們看得萬分過瘾。她從富察皇後的宮女一步步成為備受乾隆寵愛的令妃,最後雖礙于出身沒有榮登後位,但此時她已經成為了後宮的"無冕之王",以貴妃之位掌管六宮,享盡榮華富貴,最後兒子還當了皇帝,自己也被追封為了皇後,可以說整個清朝曆史上能夠走到這一步的,也就隻有這一個。

同為魏璎珞的兒子,為何一個當上了皇帝,另一個卻被乾隆厭棄?

那麼曆史上真正的魏璎珞是怎樣的呢?魏璎珞的原型為孝儀純皇後魏佳氏,的确是宮女出身,家庭背景并不出衆,父親魏清泰隻是一個小小的内務總管,能夠給她提供的幫助極為有限。是以說她能夠能憑借有限的資源一步步提高自己在後宮中的地位,可見其容貌、心性、品格和權謀手段的确有過人之處,也難怪《延禧攻略》敢這麼拍。

同為魏璎珞的兒子,為何一個當上了皇帝,另一個卻被乾隆厭棄?

我們都知道乾隆之後的嘉慶帝就是魏璎珞所出,那麼她的其他兒子呢?魏璎珞一共生下了四個男孩,其中有兩個在很小的時候就病逝了,長大成人的隻有皇十五子永琰和皇十七子永璘,但說實話,這兩個同父同母的皇子受到的待遇差距有點大。

其中永琰得到了乾隆的認可,在後來登基成為了嘉慶皇帝。盡管嘉慶在曆史上的作為比較少,在滿清諸多皇帝中存在感十分稀薄,然而他畢竟也是得到了乾隆認可的人物,其才能雖然稱不上是天子卓絕,卻也配得上優秀兩個字。

同為魏璎珞的兒子,為何一個當上了皇帝,另一個卻被乾隆厭棄?

說實話永琰是有些時運不濟的,《清史稿》給他的評價是"力握要樞,崇儉勤事",他在執政二十多年的時間裡一直牢牢将權力攥在手中,每天都在矜矜業業的處理大小政務。對于一名守成之君來說,永琰已經交出了一份尚在及格線以上的答卷。

但他老爹乾隆不給力,晚年整了個"十全武功",将偌大的國庫消耗一空,當時清政府雖然頂了個"康乾盛世"的表象,但實際上早是千瘡百孔,是以乾隆一去世,嘉慶趕緊給和珅抄了家,彌補下自己的小金庫。

同為魏璎珞的兒子,為何一個當上了皇帝,另一個卻被乾隆厭棄?

但此時就連和珅的金庫都已是杯水車薪,清政府由盛轉衰開啟了"嘉道中衰"。

接下來我們再來說魏璎珞的另一個兒子永璘,他則跟哥哥有着完全不同的命運軌迹。永璘是個胸無大志的人,他從沒想過有朝一日要去和兄弟們争皇位,是以他在學業功課方面相當懈怠。

同為魏璎珞的兒子,為何一個當上了皇帝,另一個卻被乾隆厭棄?

據史料記載永璘的外貌也比較平庸,他皮膚黝黑,身材壯碩膀大腰圓,不似皇室子弟,反而像個莊稼漢出身的泥腿子。和外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永璘不喜歡騎馬射獵,也不喜歡舞槍弄棒,反而很喜歡聽曲唱戲。

北宋的宋徽宗不理朝政,沉迷于書畫,是以空有富庶的大宋卻被金國打得國破家亡;明朝的明熹宗同樣無心朝政,天天在後宮玩木工,仍由"九千歲"魏忠賢禍亂朝綱,給關外的滿人有了崛起的機會。

同為魏璎珞的兒子,為何一個當上了皇帝,另一個卻被乾隆厭棄?

血淋淋的曆史就擺在眼前,乾隆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允許沉迷戲曲的永璘當皇帝的,是以永璘從一開始就被排除在了皇儲候選人名單之外,不僅沒有繼承正統的資格,還被乾隆很是厭棄,平日裡不聞不問。

不過永璘雖然不是一個好的繼承人,但卻是一個好的兄弟,他比嘉慶帝小六歲,兩人從小在宮中一起玩耍作伴,在成長的過程中建立起了深厚的手足情義。

同為魏璎珞的兒子,為何一個當上了皇帝,另一個卻被乾隆厭棄?

在嘉慶掌權之後,對于這個弟弟是十分優待,明明永璘沒有什麼功勞,但嘉慶卻賞賜給了他豐厚的财報與顯赫的官爵,就連抄得的和珅小金庫也分了一半給永璘,永璘偶爾犯些小錯,嘉慶也基本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後來永璘生了一場大病,嘉慶愛弟心切,專門封了個親王給他,希望他能夠好好振作起來,滿清皇室可是發生過九龍奪嫡、多爾衮攝政案等一系列政治糾紛,兄弟情義在權力面前脆弱得像紙糊一樣,嘉慶和永璘之間的兄弟感情顯得格外珍貴。

同為魏璎珞的兒子,為何一個當上了皇帝,另一個卻被乾隆厭棄?

雖然永璘并不是一個被父親賞識的孩子,但好在他有個十分疼愛自己的兄長。他的後半生過得相當潇灑,是标準的富貴王爺,在55歲安然去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