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博物館美到窒息的“小清新”文物,網友:古人的審美秒殺現代人

一提到博物館裡的文物,國人自然而然會想到像陝西兵馬俑,四川三星堆這樣的充滿曆史厚重感的瑰寶。誠然,這些文物确實代表了我國古人精湛的工藝水準和曆史的厚重。但它們由于過于大氣,不那麼接地氣,顯得和現代文明頗有疏離感,這也是為何年輕人不怎麼喜歡逛這些博物館的原因。

博物館美到窒息的“小清新”文物,網友:古人的審美秒殺現代人

其實,我國上下幾千年輝煌曆史,古人并不隻給我們留下了恢弘大氣的文物,還有許多“小清新”一般,極具巧工匠心的精緻文物。如今看來,這些文物着實美的讓人窒息,對年輕人有着不俗的吸引力,甚至還讓人不禁感歎:古人的審美秒殺現代人。到底是什麼文物,竟能如此動人,且聽筆者慢慢道來。

第一件叫粉彩荷花吸杯,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館,這是清朝光緒年間的寶貝,遠遠看上去,就像一朵剛從池塘摘下,且水珠還為撣淨的荷花,相當嬌豔欲滴。最巧妙的是,荷花的荷梗并不是普通的陶瓷設計,而是中空的。其類似今天的吸管結構,是以這件寶貝也被曆史學家稱之為“吸杯”。

博物館美到窒息的“小清新”文物,網友:古人的審美秒殺現代人

而在粉彩荷花吸杯的花梗背面,則是“大清光緒三十四年太湖附近秋操記念”這幾個大字。不難推斷,這個杯子是當年清廷為了紀念太湖附近的士兵操練活動制作的,至于主人是誰,則不得而知。

第二件寶貝叫芙蓉石蟠螭耳蓋爐,藏于南京博物館。這是清朝乾隆年間的文物,乾隆皇帝在曆史上的審美衆所周知,清朝沒幾個皇帝能出他其右。而乾隆偏愛的風格便是讓現代女孩為之傾倒的少女風格,以複雜的花樣和豔麗的色彩為主。顯然,這件芙蓉石蟠螭耳蓋爐,妥妥的是乾隆年間的風格。

博物館美到窒息的“小清新”文物,網友:古人的審美秒殺現代人

縱觀這件芙蓉石蟠螭耳蓋爐,通身粉瑩剔透,其乃是用一整塊芙蓉石雕刻而出。而芙蓉石在我國古代又被叫做“愛情石”,産量極其稀少。如此一件稀世文物,自然是乾隆愛不釋手的寶貝。

博物館美到窒息的“小清新”文物,網友:古人的審美秒殺現代人

第三件叫纏枝牡丹紋玉梳,同樣收藏于南京博物館。這是南宋年間的文物,2004年出土于南京江甯區江甯鎮,玉制品在我國古代并不罕見,自古以來就有和氏璧的傳說。不過,玉制的梳子目前我國僅出土了這一把。其點綴的黑色和玉的瑕白形成了雲墨交錯的質感,讓整體看起來美輪美奂。

而這款纏枝牡丹紋玉梳,乃是由古時最好的和田玉制作而成,長13.7cm,寬5.1cm,梳背采用镂空設計,上方雕刻的牡丹和花苞楚楚動人,這種梳子怕是沒人回舍得梳頭,隻是用來珍藏罷了。

博物館美到窒息的“小清新”文物,網友:古人的審美秒殺現代人

最後一件叫桃紅碧玺瓜式佩,收藏于故宮博物院。這件寶貝的色調和之前的那個芙蓉石蟠螭耳蓋爐十分相像,都是通體清澈晶瑩的粉色。其乃是一個瓜屬蔓生植物造型的玉佩,象征着多子多孫。可見,這是古代一個大戶人家結婚的嫁妝,并賦予了多子多福的寓意。放到現代,其美感也一點不輸今人制作的玉佩。

博物館美到窒息的“小清新”文物,網友:古人的審美秒殺現代人

從這些寶貝不難看出,我國文物除了恢弘大氣厚重外,還有這種充滿少女心的精緻文物。正是因為這些反傳統的文物,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走進了博物館。同時也說明了一個道理,美,永遠能夠跨越時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