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皇帝送給鄉人18缸腌菜,遭嫌扔了17缸後翻開一看,腸子都悔青了!

在如今的社會中人人平等,并沒有所謂的高低貴賤之分。而在長達幾千年的封建曆史中,世人卻深谙社會等級的劃分:天子為人上人,百姓或可如蝼蟻。是以,倘若能和高官貴族攀上一點關系,日後的生活也就友善了許多。

若是一朝有幸成了皇親國戚,更是有了享不完的榮華富貴。清朝年間,有一個人在泰國當上了皇帝,其鄉人不遠萬裡去祝賀,最終卻隻得到了十八缸腌菜。鄉人失望之餘,将十七缸腌菜丢入海裡,隻餘一缸帶回。等到回鄉看清楚之後卻十分後悔,原來他們低估了腌菜裡的真相。

皇帝送給鄉人18缸腌菜,遭嫌扔了17缸後翻開一看,腸子都悔青了!

皇帝送的腌菜裡究竟有什麼?遭嫌扔了17缸後,鄉親翻開一看,腸子都悔青了!

幼年入寺院,後成泰國吞武裡大帝

泰國吞武裡大帝達信,是泰國曆史上重要的第三個大統一王朝吞武裡王朝的國王、建立者,也是曆史上第一個在海外當皇帝的華人。

然而,幼年時,他卻是早早進了寺院受教育,并沒有明顯的帝皇之相。他21歲時剃度為僧,還俗後由義父扶持入宮廷服務,任禦前侍衛。後獲封爵為披耶,晉升達城軍政長官,故泰國史書稱之為達信或披耶達。

皇帝送給鄉人18缸腌菜,遭嫌扔了17缸後翻開一看,腸子都悔青了!

真正使他命運發生轉折的,是泰國的大亂。大城的曼普銮王朝到了億卡王時代,國勢漸衰,國防無力,民生困苦,緬軍是以乘虛而入,遣派精兵包圍大城,暫留京師的鄭信,多次領兵與敵軍交戰,但是士無鬥氣,軍備、武器不能接應。

為了打退敵人,他在泰國東部招兵買馬擊退緬軍,并平定了各地的割據勢力,統一了國家,建立了泰國曆史上重要的第三個統一王朝吞武裡王朝,并于1767年12月28日被擁立為吞武裡大帝,奠定了現代泰國的基本版圖。

一個華人在泰國将敵軍打敗,還被擁立為國王,實力實在不一般。盡管他僅在位十五年,留在泰國曆史中的功績卻是不可低估的。對于他昔日的鄉人而言,更是一個光耀宗親的英雄。

皇帝送給鄉人18缸腌菜,遭嫌扔了17缸後翻開一看,腸子都悔青了!

鄉親祝賀卻隻得皇帝十八缸腌菜,丢得隻剩一缸後生悔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鄭信在泰國當皇帝的事情傳出以後,他的鄉親都感到與有榮焉,便不遠萬裡前去祝賀。鄭信也是一個不忘本的人。見鄉親們來了,于是就好好地招待他們。正當鄉親們要走的時候,鄭信馬上送給他們很多禮物,這些禮物都被缸裝着,足足有18口大缸,鄉親們帶着這些大缸就回去了。

按道理來說,皇帝自然不可能是小氣之人,鄉親們相信缸裡定是裝着寶物。但當回去後打開一看,現實卻讓他們非常失望,缸裡竟裝的都是腌菜。鄭信祖籍潮汕,愛吃腌菜本不奇怪,但皇帝送禮隻送腌菜,這樣的手筆還是令人很驚訝的。

原本還想沾着皇帝的一點光,在看到皇帝送的禮物之後,鄉親們便一點興緻都沒有了。在乘船回去的途中,鄉親們十分嫌棄廉價而又占位置的十八缸腌菜,于是隻勉強留下一缸,其餘全部丢進了海裡。

皇帝送給鄉人18缸腌菜,遭嫌扔了17缸後翻開一看,腸子都悔青了!

等到回到家鄉之後,鄉親們原本對僅剩的一缸腌菜也不感興趣。等有人不小心打破菜缸之後,裡面的秘密才顯露了出來。原來,腌菜隻是表象而已,僅在表面鋪了一層作掩飾,底下全是閃閃的珠寶。看到這一幕,鄉親們想起在海上丢棄的其餘十七缸,頓時後悔得腸子都青了。

原來,并不是皇帝小氣,而是為鄉親做了周全的考慮。清朝時候海上多盜賊,過往的船隻有時會遭到攔截。在海上本就無處可躲,倘若還讓人看見有十八缸珠寶的話,定然會成為衆海盜的目标。

為了鄉親們以及珠寶的安全考慮,皇帝便精心送了這樣的大禮:以腌菜作表象,再将珠寶藏在底下。這樣一來,即便不幸遇上了盜賊,看到滿滿的腌菜之後,盜賊想必也不會再動搶劫的心思,便可護得珠寶安全。

皇帝送給鄉人18缸腌菜,遭嫌扔了17缸後翻開一看,腸子都悔青了!

可惜皇帝沒有想到的是,他的鄉親們也同時被表面的腌菜給蒙蔽了。看到腌菜之後大感失望,幹脆丢到了海裡去。倘若不是留下了一缸,或許一世都不會明白皇帝的良苦用心了。隻是後悔也來不及了,沉入海底的十七缸“腌菜”,也就成了他們永遠得不到的珠寶。

小結

古語有言:“禮輕情意重”,禮物或許很普通,但代表的一片心意同樣是沉甸甸的。可惜皇帝沒有說破,而鄉親們更渴望真實的厚禮。

是以在看到十八缸腌菜之後,才會嫌棄得直接扔掉了。當時如果不是意外發現腌菜中的秘密,或許一輩子都不能了解皇帝的用心,反而會世代傳言其是個小氣皇帝了。世間萬物,還是切莫隻看表面為好。

參考資料:《達信王》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