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隻有高端産業才算雙創?|雙創漫談

對于“風口”我們并不陌生。作為近年來雙創圈中興起的詞彙,本意是指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潮流快速湧動而帶來的創業新方向。但由于風口往往跟巨大的财富機遇相關聯,是以被創業者狂熱追捧。“風口來了,豬都能飛上天”,這一句廣為流傳的話雖是笑語,但在某種程度上确實代表了雙創的現狀。很多區域和創業者對風口的狂熱追逐,催生了一系列“風口式”雙創的怪象,其中最典型的,莫過于追科技雙創風口了。不管是大城市還是小城市,無論是發達地區還是欠發達地區,都選擇把科技産業作為雙創方向,不顧農業、工業、生活服務業等接地氣的産業,一心發展人工智能、下一代通信等“高大上”的産業,仿佛全國各地一夜之間都變成了“科技創新中心”。

深究其原因,主要源于“風口式雙創”背後的一個錯誤理念——隻有高端産業才算雙創,其他的一概不算。在這種錯誤理念的主導下,許多地區不顧自身産業基礎和資源禀賦,紛紛開啟了脫離實際的轉型發展之路。一方面,熱衷于招商引資,積極引進各種看起來很美好、聽起來“高大上”的項目和團隊,從不考慮落地項目是否真正有技術、有市場,是否與本地發展定位相比對。另一方面,脫離産業實際,不顧一切地推動傳統産業跨界轉型,試圖完全颠覆以往的産業格局。這其實是陷入了高端産業與低端産業的誤區。

實際上,産業隻有勞動生産率高低之分,沒有高端産業與低端産業之分,傳統産業注入新技術,也可以更新成為科技含量很高的産業。就像德國的農業得到機械技術加持,成為了現代農業的典範;德國、日本制造業的不斷疊代,鑄就了兩個世界制造強國。大力推進雙創,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全面舍棄原有的産業體系,盲目追求熱點産業和高端産業,而是應該根據自身産業基礎和資源禀賦,合理地選擇轉型或者更新的路徑,持續優化産業結構,打造符合自身特點的産業體系。比如以農業生産為主的地區,可以結合網際網路技術和先進制造技術的發展,打造現代農業體系,提升農業生産率和經濟效益;以傳統制造為主的地區,可以通過支援企業制造能力更新,打造高端精密制造産業。讓農業、工業地區都轉型去做網際網路,絕不是雙創的應有之意。總得來說,創新創業,絕不是隻要“陽春白雪”,也要兼顧“人間煙火”;不是隻要“仰望星空”,更要“腳踏實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