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發動機大王:從瀕臨破産到連續兩年全球第一,産銷105萬台

2022年1月4日,濰柴集團在濰坊總部生産工廠中的房間舉行儀式,慶祝去年發動機産銷105萬台。在2020年産銷突破百萬台的基礎上,再次重新整理全球柴油機行業新紀錄,成為當之無愧的“發動機之王”。加上中國重汽的22萬台,山東重工集團去年産銷發動機累計達到127萬台。

中國發動機大王:從瀕臨破産到連續兩年全球第一,産銷105萬台

公開資料顯示:濰柴建立于上世紀40年代中期,經過70餘年發展,已成為一家跨領域、跨行業經營的國際化公司,業務涵蓋動力系統(發動機、變速箱、車橋、液壓)、汽車業務、工程機械、智能物流、農業裝備、海洋交通裝備等,産品遠銷全球110多個國家和地區,旗下擁有7家上市公司(濰柴動力、濰柴重機、亞星客車、山推股份、中通客車、中國重汽以及德國凱傲集團)。

濰柴的前身山東濰坊柴油機廠,是國内最早一批機械企業,先後試制成功6108型高速柴油機、6160型中速柴油機,并開發了600公斤、1200公斤柴油打樁機等。其中,6160型中速柴油機的研制投産,填補了我國中速柴油機空白。

80年代中國重汽引進奧地利斯太爾重型汽車項目,擠上研制生産重型發動機末班車的濰柴,率先通過國家項目驗收。這是企業發展史上具有戰略意義的産品結構調整,也标志着我國結束了不能生産重型汽車發動機的曆史。

中國發動機大王:從瀕臨破産到連續兩年全球第一,産銷105萬台

不過随着市場逐漸開放,到了98年,濰柴經營陷入空前的困境,負債高達3億元,而賬面全部資金僅剩8萬元,一度瀕臨破産。勞工已經被拖欠6個月工資,人心渙散,基本處于停産狀态。危急關頭,年僅37歲、原本負責對外貿易業務的譚旭光出任廠長。

面對這塊燙手山芋,他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調整,3000多個崗位被取消或合并,700多名管理人員縮減至200多名,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第二把火”燒向産品品質,效仿山東老鄉張瑞敏砸海爾冰箱,帶頭當場砸毀300台發動機廢次品毛坯。

更關鍵的是,譚旭光帶領技術人員走出辦公室,成功把原本重卡使用的發動機應用到工程機械領域,打破外資品牌對中國工程機械市場技術壟斷的同時,也讓濰柴迅速還清所有債務,并在04年的時候,年營業額突破100億元。

中國發動機大王:從瀕臨破産到連續兩年全球第一,産銷105萬台

但譚旭光并不滿足于此,他清醒地意識到不能依賴單一産品,于是積極拓展業務。次年便斥資10億元拿下湘火炬汽車集團,自此擁有了國内最為完整的重卡産業鍊(濰柴發動機+法士特變速器+漢德車橋+陝汽重卡)。大概從十三年前起,濰柴開始向海外擴張。

與此同時,集團沒有放棄技術研發。最近三年累計投入達到103億元,發動機熱效率、燃料電池、商用車動力總成、CVT動力總成、液壓動力總成等核心技術不斷突破。

去年1-10月,濰柴集團實作營收2670億元,利潤總額169億元,同比分别增長4.7%和14.3%。根據規劃,2025年前集團要實作收入1000億美元,傳統業務要穩居世界一流水準;2030年前實作收入1萬億元,新能源業務要引領全球行業發展。這一目标不可謂不宏大,能否實作我們且拭目以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