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有一家新能源車企正在展示出與特斯拉分庭抗禮的品牌氣場,他就是比亞迪。

1月3日,比亞迪汽車公布了2021年12月乘用車銷量。
資料顯示,當月比亞迪乘用車全系銷售97990輛,同比大漲77.9%。而真正的重點是,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同比暴漲236.4%,達到92823輛,連續兩月突破9萬輛大關。
核算至全年,比亞迪2021年全年總共銷量730093,同比增長75.4%;新能源乘用車全年銷量為593745,同比增長231.6%。這是截止至目前的中國新紀錄,是此前紀錄的2.4倍。
當行業都把特斯拉當作攪動市場的鲶魚而畏懼時,有家中國車企卻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展現突出重圍,而且還是一家并不被馬斯克“看好”的企業。
2011年,馬斯克參加一場媒體專訪。
主持人向馬斯克提到了比亞迪,說比亞迪已經在美國西海岸建設工廠,并且獲得了巴菲特的投資,問馬斯克對這名競争對手有何看法?
馬斯克先是哈哈大笑,然後反問主持人“你見過比亞迪的車嗎?”在馬斯克眼裡,當時的比亞迪的技術實力,可能還不是個值得特斯拉注意的行業對手。
而且,馬斯克對比亞迪的輕蔑或許并不隻是針對這家中國車企,同時由于馬斯克與巴菲特并不和睦的個人關系,馬斯克調侃比亞迪的背後,多多少少會有一些他本人對巴菲特的輕視。
當然,加冕為“世界首富”的馬斯克固然有這份孤傲的底氣,但巴菲特沒有投資特斯拉,而是投資了比亞迪,這個舉動本身就能說明一些問題。
或許在巴菲特眼裡,比亞迪才是那個真正有“護城河”的新能源車企。
提到比亞迪的技術“護城河”,首先便是比亞迪賴以成名的刀片電池。
2020年3月,比亞迪釋出了刀片電池,在一片新能源電池安全性的行業焦慮中,比亞迪給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
刀片電池,顧名思義,整個電芯外形像是一把“刀”,扁平、狹長,可以像刀片一樣整齊碼放在電池包内,提升能量的同時,降低了成本。
但真正讓刀片電池名聲大噪的,還是為了校驗其安全性,比亞迪對刀片電池進行了堪稱“地獄級“的極端安全測試:針刺實驗。實驗過程會拿一根耐高溫鋼針,從垂直角度刺穿電池,電池如果能夠堅持一小時不起火、不爆炸,品質才算合格,但由于該測試通過率極低,是以并沒有被廣泛采納。
作為對照,一同參與實驗的普通磷酸鐵锂電池、NCM622三元锂電池均出現了爆燃起火、發熱冒煙等現象,其中三元锂電池外殼表面溫度飙升超過500℃,火光沖天。
相比之下,刀片電池的測試結果更穩定,被鋼針刺穿後,沒有出現爆燃或冒煙,電池外殼溫度穩定在30℃-60℃。
2020年,比亞迪漢EV首發搭載刀片電池,超長續航版續航能力達到605公裡,在最大程度兼顧安全性的同時,保證了車輛的電池安全。
11月、12月,比亞迪漢EV連續兩月銷量破萬,成為中國首款月銷破萬的純電動中大型轎車,12月銷量為10301,成為國内汽車市場唯一一款能與BBA直接競争的中國品牌中大型轎車。
就在前不久,中汽研CCRT公布的六款電動車冬季續航測試中,比亞迪漢EV低溫電池續航下降率為-30.9%,六款電動車中下降率最低,超越了特斯拉model 3的-36.9%等其他新能源車型,性能優勢明顯。
股神巴菲特的搭檔查理·芒格曾評價比亞迪王傳福:說他是愛迪生與韋爾奇的結合體,善于把想法變成現實,比亞迪刀片電池或許就是王傳福衆多奇思妙想轉為現實的成功案例之一。
當然,僅是電池上的技術創新,并不足以支撐比亞迪去挑戰特斯拉。
王傳福說:“一個能讓飛船上天的民族,怎能沒有汽車技術狂?”對技術的執念,促使比亞迪先後開發了DM-i超級混動、e平台3.0等具備獨創性的新技術。
說起DM系統,比亞迪從2003年便已着手投入研發,2008年推出了第一代DM混動,截止目前,比亞迪的DM-i超級混動已經是第四代。
差別于傳統混動,比亞迪把動力核心放在了“電”上,DM-i超級混動是一套以電為主的混動架構,從結構上平衡發動機與電機之間的協同工作,進而實作車輛的經濟性。
這裡的DM-i,便是是智慧、節能、高效的代名詞,其中骁雲插混專用1.5L發動機實作了43.04%的熱效率,通過在結構上删繁就簡,實作了較高的熱效率。
按照計劃,2022款宋Pro DM-i将會在1月9日亮相蘇州,這款車百公裡加速達到了7.9秒,百公裡油耗4.4升,綜合續航裡程達到1090公裡,而且源自于DM-i本身的經濟性,2022款宋Pro DM-i最低價格為14.88萬,屬于是非常親民的價格。
當然,混動結構的突破隻是比亞迪技術布局中的一環,在純電領域,比亞迪也有自己的e平台3.0,旨在為使用者提供高成本效益、高性能、高品質的純電車型。
同樣也是删繁就簡,在驅動系統方面,比亞迪e平台3.0将整車控制器、電機控制器、電池管理器等八個部件深度內建,開發出全球首個八合一動力總成,借此提高空間使用率,減輕這車重量,再配合刀片電池等其他核心部件,讓比亞迪e平台3.0最大行駛裡程可以突破1000公裡大關,零百加速進一步提升至2.9秒。
王傳福說:e平台3.0是比亞迪多年知行合一的産物,是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變革中,從上半場電動化轉向下半場智能化的最關鍵布局,是下一代電動車的搖籃,助力全球實作綠色夢想。
押注技術,已經讓比亞迪實作了正向發展循環,消費者、投資人、公司、行業均在比亞迪成長中分享紅利。
截止到2021年年初,投資比亞迪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實作了25倍漲幅,但他們并沒有選擇獲利了結,查理·芒格說:比亞迪在中國産業鍊從燃油到新能源轉型過程中處于有利地位,他們喜歡這家中國公司,并傾向于繼續持有比亞迪股票。
遙想比亞迪創業初期,全公司總共沒多少人,卻有相當比重都是技術研發人員,包括王傳福本人也是畢業于冶金實體化學專業。
無論是實業報國,還是技術報國,比亞迪都成為國内不得不提及的領先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