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緻敬抵抗外辱為國捐軀的所有先烈!
1944年,鬼子發動“一号作戰”計劃,湘北防線迅速崩潰,這也讓蔣介石慌了手腳。
他給衡陽城内的第十軍軍長方先覺下指令,要第十軍死活要守住兩個星期,他還保證到時一定能解衡陽之圍。
最終,蔣介石沒有實作他的許諾,這不奇怪。
但讓所有人震驚的是,孤城死戰的衡陽,在十萬日寇瘋狂的四面圍攻中,堅守住了整整47天。
中國軍隊六千将士陣亡,罕見地換取了鬼子近兩萬人的傷亡。
衡陽城坡,鬼子踏着敵我無數屍體前行
是什麼力量,支撐着這座孤城堅守了47天?
這47天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
用我一湘壯河山·第十三篇:孤城死戰
蔣鴻熙著《血淚憶衡陽》
今天要講的内容,源自于一本書,名字叫做《血淚憶衡陽》。
這本書是第十軍的一名叫蔣鴻熙的軍官寫的回憶錄,這個人被認為是陣亡在了衡陽保衛戰中。戰後的《國民黨抗日名将陣亡錄》裡,還專門收錄了他的名字。
很多人不知道,蔣鴻熙其實活了下來。隻是,他在戰後沒有站出來說明這一切,而是選擇了默默生活在河南新鄉,一個平靜的山村裡。
他留下了一本手寫的小冊子。
2005年,在蔣鴻熙過世16年後,他的外孫發現了這本冊子,并且把它出版了。
接下來,我們透過這本書,一起去感受那些中國中層軍官眼中的真實的衡陽之戰。
蔣鴻熙戎裝照
我配寫什麼呢?
但誰能說我不配回憶?
更何況以下文字,占有我生命史上重要一頁的鮮紅的事迹……
我怎能說“以前種種譬如昨日死”……
我自己在想,我自己在寫,我自己看,我自己哭。
——《血淚憶衡陽》 蔣鴻熙
抗戰中國軍人
1944年6月初,湘北戰火重燃,在衡山休整的第十軍,奉調入衡陽城布防。五連連長蔣鴻熙進城的第一件事,就是買了幾本記事薄。
這個黃埔軍校步兵科畢業的高材生心氣很足,他有一種預感,這本子裡即将被填滿的文字,将是他一戰成名的見證。
蔣鴻熙所帶的五連,也是士氣高昂,大家都嗷嗷叫着,說至少要給蔣連長打個少校回來。
蔣鴻熙這個連長,其實是他自己搶來的。原本作為警衛參謀,他可以留在後方,但開戰前,蔣鴻熙跑去找到第十軍軍長方先覺,提出要上前線。
第十軍泰山軍軍長方先覺
這一天,平時很幹脆的方軍長,猶豫了很久才答應把他分到了預十師,又很啰嗦地提醒他:在戰場上不要頭腦發熱,要注意儲存自己。
臨走前,方先覺低沉地自語,這一仗打過來,第十軍傷亡一定很大,可能會要全軍覆沒。
多年後,方軍長最後的這句低語,被蔣鴻熙用大大的字寫在了回憶錄裡。
相比于第十軍高層,軍隊裡的少壯軍官們,對即将來臨的這場戰鬥反而很是自信。
蔣鴻熙那天把記事薄領回來,當時就有兩個青年軍官跟他打趣,說要征用他的日記素材,寫到自己的書裡面去。
蔣鴻熙這才發現,跟他抱了一樣心思的軍官真不少,其中一個是第三營的周國相營長,他說自己的書名都已經想好了,叫《衡陽有我》,很狂的一本書。
另一個是參謀李春華,他當場掏出了一張封皮,書名竟然叫《衡陽五十日》。
多年之後,蔣鴻熙想起這個名字,仍然會對李春華那個近乎直覺的“五十天”預言,感到驚歎!
中國抗戰将士
連吃飯的碗筷都埋在殘墟裡了,僅有一條軍毯、一塊棉布,我第三次負傷了。這是八月三号晚上,月亮似乎比往常黯淡多了……
打了将近四十天了,不知道我能不能見到衡陽“第五十日”……
孤城死戰
6月12日,戰鬥打響的11天前。
今天,幾個美蘇盟友來視察防線,隻看到一些襯衣短褲光頭赤腳挖壕溝的士兵,他們很詫異地問:“貴軍是做工的部隊嗎,盡都是士兵,沒有一個官長?”
集合哨響,一樣的光着頭、赤着腳、滿身泥漿的人跑到軍長面前,站成整列……
“這就是敝軍的官長們。”軍長得意地狂笑起來……
衡陽保衛戰遺留下來的碉堡
當年衡陽血戰一個重要的依托,也是官兵們在戰前樂觀自信的一個根源,就是戰地工事的設計。
衡陽人蕭培,在1984年無意中看到了一段衡陽保衛戰的簡短記載,他很驚異自己生活的這座城市,竟然經曆過那樣一場戰鬥。
此後,蕭培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尋訪。
“我尋訪了美國的飛行員,考察了衡陽保衛戰的一些工事作戰的地方,也接觸了很多第十軍的後裔,美國的、台灣的、全國各地的第十軍後裔,對他們進行了采訪和通信,搜集了上千本圖書,包括台灣的一些衡陽保衛戰的書籍。”
蕭培家裡客廳不足五平米的隔間,是他的簡易書房。
幾根木條釘起來的書架上,裡裡外外擺了四層書,一直堆到了天花闆上。
衡陽陷落
有鬼子侵華時印的畫報,有鬼子的軍用地圖,有與衡陽保衛戰相關,蕭培能搜集到的一切。
物證中有一樣實物,一枚鬼子的重機槍子彈。這顆長約12厘米、刻着“昭和十三年”的子彈,是挖沙船在湘江裡挖出來的。
更多從湘江挖出來的軍用品,儲存在城郊的陸家新屋抗日紀念館。
這些在江水裡泡了半個多世紀,已經鏽迹斑斑的炮彈、刺刀、頭盔,依稀述說着當年的慘烈。
天馬山陣地遺址
蕭培經常會去衡陽嶽屏廣場。今天這片有着一排宵夜攤的位置,背依着一段殘存的崖壁。
這裡是第十軍的士兵們,當年依山修築工事的一處地點。
當年這類讓鬼子色變的工事,被稱作“方先覺壕”。它們在老衡陽城的西南面,幾乎形成了一圈絕壁。
官兵們相信,隻要鬼子真的按軍長的預計,從西南面進攻衡陽城,那絕對會領教到什麼叫“抱頭鼠竄”。
曆史上,這一幕真的上演了。
一座筆直的崖壁,近乎九十度,這個地方曾經堆積了四千多名日本士兵的屍體……
衡陽保衛戰陸軍第十軍防務配備及戰鬥經過要圖
這張印有昭和13年即1938年,日寇特務繪制的衡陽地圖上,詳細标注了衡陽城及四周的地形地貌、距離、長寬。
1944年6月底,鬼子真的将主攻方向擺在了衡陽城的西南郊,結果攻擊部隊抵達後,鬼子傻眼了。
地圖上那些标示不過幾十米高的小山丘,都變成了90度的垂直絕壁。
1944年6月27日,蔣鴻熙防守的五桂嶺迎來了敵人。這天晚上,鬼子連續發起十幾次瘋狂進攻,沒有占到一絲好處。
方先覺壕施工圖
“手榴彈像暴雨一般的投下,瘋狂的爆炸聲,赤紅的彈片,在空氣中飛舞着。一道一道的死亡線,我們不知道他是來的時候死亡,還是去的時候送命,我們第二天看到遺留下來的屍體是這樣多。”
——《血淚憶衡陽》
衡陽保衛戰被炸毀的橋墩遺址
五桂嶺的工事,正是典型的“方先覺壕”,這是方先覺和工兵營一起設計出來的。
木栅和鐵絲網組成“方先覺壕”的第一道防線,其中布有地雷。
第二道防線是寬兩米灌滿水的深壕,壕内布有竹釘。
第三道防線,是兩側機槍堡壘組成的交叉火線。
最後一道防線,就是絕壁工事,守軍将丘陵削直,變成了一座陡峭的崖壁,鬼子要搭梯子,這時候大捆手榴彈就會從天而降。
日軍通過這樣連環的阻滞區域時,傷亡可想而知
第一波進攻持續了三天,五桂嶺連續承受幾十次瘋狂沖鋒,陣地前屍積如山,鬼子卻始終不能前進一步。
其實在選擇防禦重點的時候,方先覺和美軍參謀就有分歧。因為湘江在衡陽東面繞城而過,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西北和西南兩個方向。
美方參謀認為鬼子從北邊下來,西北方向正好是平坦的水田,利于進攻,要重點防禦;西南方向是易守難攻的丘陵地帶,可做守軍的退路。
第十軍軍長方先覺卻認為,西南面是全城制高點,鬼子肯定希望從此入手,一方面可以絕了守軍退路,另一方面一旦形成居高臨下之勢,光是炮火就足以破城。反倒是西北向的水田區域,被守軍挖通成一片水面後,重裝的鬼子肯定不會選擇這裡。
拿下方先覺壕的方法
日軍隻能靠炮火炸平崖壁後再發起進攻
事實證明方先覺說對了。結果,這鬼子落入設想中的第一輪進攻,反倒讓第十軍官兵們士氣更加高漲。
再想到蔣介石給了第十軍兩周解圍的承諾,沒有人再去想退路的問題。
衡陽保衛戰前,美國飛虎隊撤離衡陽機場
這條千米長的水泥路,周邊荒草叢生,被周邊的孩子們用來放風筝。少有人知道,這裡曾經是衡陽機場。
機場建成于1934年,是飛虎隊的前進基地。
1944年6月26日,八甲嶺機場陷落,空軍撤往芷江。
衡陽保衛戰的第一、二個階段中,中美空軍堅持駕機前來衡陽作戰。
一場血戰,主守城南張家山,五桂嶺
如今的方先覺壕大緻區域。
在五桂嶺守了三天,蔣鴻熙帶的五連傷亡不大,整個預十師的陣地也很完整。
第三晚,官兵們早早鑽入掩體,打起精神應對夜襲。但隻見鬼子陣地上人來人往,十分忙碌,卻遲遲不見進攻。
晚十點左右,對面陣地上突然發射出幾顆信号彈,一陣猛烈的炮火襲來,這次投來的竟然是燃燒彈和毒氣彈。
預十師的士兵們遭遇了最殘酷的一夜。
日軍發動他們最擅長的毒氣戰
憋得受不了沖出掩體的人,馬上遭到鬼子的機關槍掃射,陣地上陷入一片混亂。
日軍的燃燒彈将陣地周圍的樹木草叢、堡壘的枕木和掩體都點燃了,熊熊大火瞬間吞噬了無數中國抗戰将士的生命。
毒氣彈很是厲害,濃煙所過之處,中國抗戰将士眼睛像進了辣椒水,淚水直流根本睜不開眼睛。露在衣服外的皮膚受到毒氣腐蝕,起了一個個碩大的水泡,腫了起來,很多戰士手腫得連槍都無法握住。死在陣地上的将士,受到毒氣腐蝕,更是臉都變了形。
蔣鴻熙搖電話給側翼的7連,怎麼也搖不通了,派人過去一看,7連由于工事低窪,全連80餘人已經全部中毒死亡。
接着,鬼子三、四十個人一組,打着赤膊,輪番沖了上來。
埋伏在城門口的日軍
“死了的鬼子屍體堆成了山,我們打槍的射擊口都被堵住了,要先把屍體推開才能打,鬼子就從這些屍體上爬上來……”
“日本人不穿衣服,打着赤膊穿着個褲衩往上沖。我們機槍一掃倒下一片,後面一排排的又沖上來。你不殺他,他就要殺你,殺得眼睛都血紅血紅的,人都看不清了。唯一認敵人的方法是什麼呢?認衣服。日本人是卡其布衣服,中國人是粗布軍服,隻要是卡其布的就殺!”
緊接着一号堡壘機槍響了,外壕堡壘槍怒吼了,整個陣地沸騰起來了。
浴血奮戰的中國抗戰将士
敵人已經進入突擊陣地了嗎?這樣多的敵人嗎?
接二連三的報告,像雪片一樣的擠進指揮所,“大量敵人已經普遍滲入陣地,在死命搏擊中!!”
團部指揮所前的最後一道阻擊陣地,也響起了槍聲。
混亂中,團長讓蔣鴻熙帶上三個通信兵上去。
陣地上已經進入了肉搏戰,背後突然響起的殺聲槍聲,讓兩方都以為第十軍的援兵來了,守軍士氣大振,一鼓作氣打退了鬼子。
戰鬥在這一夜後暫時停止了。
日軍最擅長的毒氣戰
筋疲力盡的蔣鴻熙,帶着跟他一樣初上戰陣的第五連退下來休整。
短短三個晚上,開戰前嗷嗷叫的六十多個兄弟永遠都回不來了。
這一夜,蔣鴻熙沉默了很久很久,沒有說一句話。
經曆過血與火的漢子,無聲地流淚了……
泰山軍特務長訓練班結業紀念章
特務長親自送來師長指令:該連三日夜戰績為全軍冠……連長蔣鴻熙指揮有方,負傷不退,殊堪嘉許,着即晉升少校,并獎洋5000圓,以資激勵……
真的打出了個少校。又升官,又發财,真是再好沒有了。我卻哭了……
日軍源源不絕地開往衡陽城外陣地
很快,鬼子的第二輪攻擊打響了。
夥夫剛剛把飯菜送到連部,沒來得及吃飯,蔣鴻熙得到新的指令,敵人突襲了張家山山頂,團部已經陷入了肉搏。
蔣鴻熙給五連兄弟下了指令,要大家把衣服紮在腰間、赤膊上,用毛巾標頭,誓死奪回陣地。
這個容易吸引射擊的方法,一開始把鬼子吓了一跳。
衡陽保衛戰就像一台絞肉機
交通壕裡積滿了死屍,至少有膝蓋以上深的污泥血水。聽不到炮聲,聽不到槍聲,眼睛裡隻看到一簇簇泥土亂噴,漫天彈片和手榴彈木柄飛舞。
日寇衡陽戰報中,記載了這一晚肉搏戰的遭遇:
淩晨2時30分,一名中國兵混到并肩指揮戰鬥的兩大隊長身旁,足立大尉發覺後剛剛喊出“這是敵人”的刹那間,中國兵投出的手榴彈爆炸,大須賀貢大尉戰死,足立初男大尉膝部負重傷倒下。
——日軍戰史資料
血戰不退的中國軍人
張家山守住了。
經過這一仗,第五連隻剩下十多人。
深夜,蔣鴻熙接到師部消息,他被任命為三營副營長,負責張家山防守。不久,在鬼子又一次攻擊中,炮彈擊中指揮所,蔣鴻熙被擡了下去。
在醫院裡,蔣鴻熙得到了一個消息,第三營周國相營長犧牲了。
晚上寫日記的時候,蔣鴻熙想了好久也難以落筆。戰争的殘酷,令他不願去想那些人的名字。
突然,一陣炮擊襲來。
看着外面通紅的夜,聽着隐約的喊殺聲,一股熱淚,不可遏制地從蔣鴻熙的眼中湧起。
日軍炮彈夜以繼日落入衡陽城内
寫下去吧,讓我把周營長的那一份也帶上,一起寫下去吧……
防禦圈一天比一天縮小,敵人已漸漸逼近市區了,機關槍不時掃到醫院的柱瓦。緊張、惶急,已經抓住了心頭……
中國抗戰軍人
躺在後方,蔣鴻熙心裡很焦灼,震天炮聲中難以入眠。這時軍部傳來消息,援軍來了,據說最近的部隊離衡陽隻有十多裡地。
這一晚,是蔣鴻熙在戰地睡得最安穩的一次。
他在夢中,再一次地哭了。
打不垮的泰山軍
“我夢到和外圍友軍見面時,那擲帽高呼、狂歡舞蹈;我又夢到扶老攜幼的老百姓,重回市區這殘墟故土,是怎樣痛哭流涕;他們和我見面,問長問短,感激流淚。當我醒的時候,眼角還不絕地流着淚水。”
然而這一天,卻始終沒有到來。
7月底,軍長方先覺下指令,犧牲一切,充實火線,輕傷的,能行動的,都再次上戰場。
第十軍中開始流行一句話,念起來也很押韻,叫做“負傷不到三,枉吃錢糧是漢奸”。
城牆已被日軍炮彈炸塌,中國軍人仍死戰不退
1944年8月3日,最後一處陣地。
鬼子的炮彈轟得大家擡不起頭來,僅有的幾個手榴彈也起不到作用了。
帶傷再上戰場的蔣鴻熙決定沖上去。這是他的最後一次沖鋒。
彙聚在一起的這支部隊裡,軍官不多了。
其中有一個姓朱的連長,答應跟蔣鴻熙打配合,兩人打算分别帶人從兩翼發動逆襲。
蔣鴻熙幸運地沖上了陣地,卻發現對面根本沒動靜,朱連長不見所蹤。
這天,蔣鴻熙再次中彈,這次腿傷得很重,他動不了了。
連長蔣鴻熙頭部中彈堅持戰鬥
被人擡到一處防空洞裡,蔣鴻熙驚奇地見到了那位朱連長。原來,戰鬥的最後時刻,朱連長崩潰了,他一個人跑回來,躲在了洞裡,戰士全丢了。
紅了眼的蔣鴻熙拿出駁殼槍,給了他一槍,結果被幾個戰士拖住,打偏了。
在一片嘶聲怒喝聲中,朱連長哭着逃跑了。
這是在戰鬥結束前,大家最後一次看見朱連長。
衡陽城破,中日陷入殘酷的巷戰肉搏
1944年8月8日,衡陽城破。
參謀李春華,被俘後生死未蔔,再也沒有聽到《衡陽五十日》的消息。
無法行走的蔣鴻熙被俘虜。
城破後,鬼子對走不動的戰俘,基本都是一槍了事。是以,蔣鴻熙被認定為犧牲了。
蔣鴻熙記述了他親眼所見的衡陽血戰
在手寫的小冊子裡,蔣鴻熙記述了他的經曆。
8月8日這天,鬼子進來後跟了一批會講中國話的翻譯。
當時自知必死的蔣鴻熙低頭坐在斷牆邊,翻譯裡卻突然走過來一個人,沙啞着嗓子低聲喊他:“蔣營長!”他擡頭認出了來人,脫口怒罵道:“漢奸!”
那人正是臨陣脫逃的朱連長。
這個連軍裝都已經脫了的連長,眼中含淚,單膝着地輕輕跪在了蔣鴻熙面前。
一寸山河一寸血
不知道朱連長是如何說的,最後鬼子同意讓這個傷了腿的人活下來。
半年後,蔣鴻熙設法逃出戰俘營,他沒有再提及那個叛徒的命運,也沒有再回部隊。
計劃能讓自己一舉成名的這本戰地日記,也被老人封藏在記憶裡,直到他去世十六年後,被他的孫子發現。
是的,戰争不是為了成名,隻是僅僅為了拒絕滅亡而發出生命最後的一聲怒吼。
曾經拼過了,他不後悔。
電視劇中的第十軍泰山軍,永不後退!
《用我一湘壯河山》下一個故事,《憑吊張家山》敬請關注。明天精彩繼續!
勿忘國恥,銘記曆史!
喜歡的話,請點個贊給個關注,有您的支援是小編堅持下去的最大動力!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