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本文系力波教授節目發言整理
有一個網友提出,說三八線是怎麼來的?我想這個話題就長了,但要把這個問題說清楚,我覺得隻要大家首先應該了解一下三八線的整個曆史由來,了解了前因後果之後,相信大家對幾十年前的北韓局勢就會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
1895年中日甲午海戰後,日本逐漸控制了整個北韓;
1904年,日俄在日本海又打了一仗,沙俄太平洋艦隊全軍覆沒,日本取得了對東北亞地區的霸主地位,占領了整個北韓半島;
1905年的11月17号,日本脅迫北韓簽訂了一個《乙巳保護條約》,把北韓的政治、經濟、文化全部納入了日本軌道;
1907年又強迫北韓皇帝退位,解散北韓的軍隊,把北韓變成了日本的附屬國;
1910年8月22日,日本又強行把北韓并入到了自己的版圖;
二次大戰後期,北韓問題引起了反法西斯聯盟的關注,1943年的12月1号,中、美、英三國發表了開羅宣言,表明對北韓問題的态度,話是這麼說的:“我三大盟國轸念北韓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決定在相當的時期使北韓自由獨立;
1945年2月,蘇、美、英三國它們的首腦,約瑟夫·斯大林、富蘭克林·羅斯福、溫斯頓·丘吉爾在蘇聯的克裡米半島南岸的雅爾塔開會,并簽訂了雅爾塔協定。這是一份戰後劃分三國世界勢力範圍的肮髒協定,協定規定蘇聯對日作戰的條件就是外蒙獨立,蘇聯可以使用大連港,對通往大連的鐵路蘇聯有優先權,租用、開放旅順為蘇聯的海軍基地。不僅如此,會議期間蘇、美上司人還私下商讨了北韓問題,這是首次就日本投降後的北韓如何安排所進行的一次密談。
當時美國認為北韓不具備自治能力,需要蘇聯、中國和美國共同托管它二十到三十年,蘇聯提出托管的時間越短越好,而且應該有英國一起來參加,兩人私下達成了諒解。
4月中旬,羅斯福突然病逝,5月下旬,新任的總統哈裡·杜魯門便派他的特使到莫斯科來商談這個問題,在談到北韓問題的時候,斯大林說,“蘇聯允諾執行四國托管北韓的政策。”
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蘇、美、英三國首腦和外長在柏林西南的波茨坦舉行了會議,這是盟國在二戰中舉行的最後一次會議,會議發表了《波茨坦協定》和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對北韓問題重申了開羅宣言的内容。會議期間,蘇聯通報了準備于8月8日對日宣戰,并且詢問美國是否有同蘇聯在北韓聯合登陸的意向,美國當時的目的是想占領北韓,但是要把軍隊運到北韓北部,就無法保證在日本搶先登陸,并估計攻占北韓,美軍将會付出重大的代價。
美國想來想去還是把這個損失留給蘇聯去承擔,自己去坐收漁翁之利,是以美國沒有準備對北韓實施登陸作戰的計劃。會議隻劃定了兩國空中和海上對日作戰分界線,但這個地方沒有劃分陸上分界線。
1945年8月6号到9号,美國投下了兩顆原子彈,8月8号,蘇聯對日宣戰;
美國萬萬沒有想到,蘇聯的進軍非常的神速,當美國獲悉日本決定在8月10号投降的時候,決策者這個時候慌了,因為距北韓最近的美軍也還在數百公裡以外,隻要蘇軍全力以赴,美軍就無法在北韓獲得任何一個立足之地。
唯一的辦法就是要限制蘇軍的進攻,争取美蘇共同占領北韓,并劃出一條親受日本投降的分界線,北緯38度線進入了美國人的視野。恰好這條線位于北韓半島南北的中央,于是美國陸軍部它就建議以三八線為界,該線以北為蘇軍接受日本投降的受降區,以南為美軍對日的受降區。
8月16日斯大林回信對三八線沒有提出任何歧議,三八線就這樣劃定下來了。現在咱們大家就清楚了,最初三八線的劃定,它不是北韓半島的分裂線,它僅僅是給蘇軍和美軍在北韓半島上接受日本投降的分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