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裡加碼搜尋戰,前鋒叫“誇克”

雲栖号資訊:【 點選檢視更多行業資訊

在這裡您可以找到不同行業的第一手的上雲資訊,還在等什麼,快來!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電商線上”(ID:dianshangmj),作者 崔恒宇,編輯 斯問。36氪經授權釋出。

搜尋,這塊曾經被百度占據的“大蛋糕”,正在被巨頭們二次創新、二次瓜分。

最近1個月裡,阿裡有兩次組織架構調整,都是圍繞搜尋。

其一,支付寶搜尋業務首次成為獨立事業部,由原淘寶搜尋産品總監袁懷賓負責。袁懷賓曾主導淘寶首頁“千人千面”的改版,推出“猜你喜歡”和“有好貨”等闆塊。

其二,阿裡創新業務事業群成立智能搜尋業務部,或将重點圍繞智能搜尋App誇克展開布局,由UC事業部總經理、書旗事業部總經理吳嘉出任負責人,向阿裡創新業務事業群總裁朱順炎彙報。

阿裡加碼搜尋戰,前鋒叫“誇克”

剖開這兩個切面,支付寶對于搜尋業務的重視不難了解,畢竟,支付寶承載着170萬個小程式,1000多個數字景區,300多個城市的市民中心,這樣一個愈發龐大的生态,需要給使用者“一鍵直達”的能力,而搜尋是最好的“快捷鍵”。

但是,阿裡對于誇克的布陣,值得“搜尋引擎”賽道上所有玩家的重視。這一保持低調的産品,是尖刀還是鈍器,馬上就能揭曉答案。

阿裡重兵布陣的創新搜尋,新在哪裡?

不管是位元組跳動的頭條搜尋App,還是微信持續更新的“搜一搜”,都沒能成為搜尋領域的領跑選手。

“搜尋這個賽道,我覺得它有很多内在創新,确實變得越來越精準,能連結更多内容,但是在面向使用者價值的創造、面向内容投入這塊,我覺得還是落後于其他領域。”吳嘉表示。

這個觀點不難了解。從技術手段來看,不管是圖檔搜尋還是語音搜尋,傳統的搜尋引擎都沒拿到主動權。

圖檔搜尋,在電商領域被廣泛運用,搜同款、找産品等功能越來越精準;語音搜尋,與智能家居領域完美比對,echo、天貓精靈能夠滿足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語音搜尋……反觀傳統的搜尋引擎,卻跑在了後面,錯過了屬于自己賽道上的創新。

在吳嘉看來,“搜尋的競争對手不再是搜尋引擎,而是各種各樣的産品。從PC時代到移動時代,有非常多的搜尋需求漏出去,不在搜尋産品中發生,而在别的地方發生。但是搜尋的需求從來沒有減少。”

舉個例子,當使用者說,“天貓精靈,播放蔡徐坤的《情人》”,馬上就可以收聽。這看似是人和機器的對話互動,背後的邏輯其實就是“搜尋”,隻不過這套動作不再通過去搜尋框裡輸入文字,再進一步選擇播放。

阿裡加碼搜尋戰,前鋒叫“誇克”

今年4月,誇克釋出4.0版本,重點圍繞兩個方向重點更新:第一,拍照搜題、拍照翻譯、拍照轉文檔等AI學習工具;第二,卡路裡識别等健康類功能。按照規劃,教育和醫療或為阿裡在智能搜尋領域的重點發力方向。

差別于微信、位元組跳動對于娛樂、新聞内容的供給,誇克把靶心放在教育和醫療。這或許和朱順炎的另一個身份——阿裡健康董事長兼CEO存在關聯。畢竟,做好搜尋的前提是能夠建構好的内容生态,而阿裡健康就是誇克的生态之一。

誇克的智能搜尋引擎将會實作哪些創新?吳嘉透露,這是一項“搜尋框+AI工具”結合的業務布局,新的文本技術、多媒體技術、自然語言技術;新的比對方法,新的内容了解和面向客戶需求的了解,都會讓搜尋變得不一樣。

也就是說,當機器更了解内容本身,更了解人類的需求,将帶來完全不同的比對。

進一步來看,機器可以閱讀一篇文章,然後讓使用者針對這篇文章提問;對于視訊内容的檢索,不再是隻檢索視訊标題,而是視訊内容本身;打造内容+服務的産業閉環,按照使用者習慣,滿足他的需求。

誇克一度被認為是挑戰“百度搜尋引擎”的産品,看來野心不止于此。據了解,誇克搜尋近一年來活躍使用者量增長5倍,搜尋量增長6倍,AI相機識别搜尋量提升超10倍,在App Store免費應用下載下傳排行一度攀升至第18位,超越了百度。

網際網路大廠的搜尋之争

不管是明争還是暗鬥,搜尋的戰場上,角逐者向來是網際網路大廠。

參與者的名單包括:阿裡、谷歌、騰訊、百度、位元組跳動、搜狗。在大廠這一共同身份之下,他們還具備着生态能力。例如170萬個小程式是支付寶的生态,能夠為使用者調出所需的服務;圖文、視訊、問答、直播和音頻等内容體裁,則是今日頭條的能力,能夠提供全面的内容生态。

今日頭條CEO朱文佳把今日頭條的産品邏輯解釋為:一橫一豎,“一橫”是盡可能豐富的内容體裁,“一豎”是盡可能多的分發方式。基于内容體裁和分發方式的豐富,進一步打破了資訊繭房壁壘,幫助使用者了解更大的世界。

阿裡加碼搜尋戰,前鋒叫“誇克”

谷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也有一句很著名的話,“搜尋直接連接配接大腦”。

如果說鋪天蓋地的資訊流對于使用者來說是一種“投喂”,那麼搜尋則是主動覓食,使用者告訴平台自己想要什麼,這個平台可以是淘寶之類的電商平台,也可以是今日頭條之類内容平台,使用者通過搜尋傳達出想要買什麼産品、想要看什麼内容。

當一個使用者從搜尋框中傳遞出例如休閑、文藝、财經、創業等标簽後,釋放的是明确的需求信号,也意味着更好的廣告價值,平台可以進行更加精準的比對。這也是資訊流大行其道的當下,搜尋領域風雲再起的原因之一。

在搜尋1.0時代,以百度為例的搜尋引擎,背後藏着“競價排名”“虛假醫療廣告”“低質答案”,傳遞的是平台利益,與使用者之間是一種脆弱的工具關系。

但是搜尋2.0時代之下,搜尋更多地是生長在某個APP中的一個通用型工具,它是APP洞悉使用者需求的途徑,同時,搜尋之後的呈現結果直接影響着APP本身。例如,當數以萬計的使用者在淘寶的搜尋欄裡搜“宜家”,這會成為淘寶與宜家合作的促進因素之一。

根據《中國企業家》的報道,搜尋引擎有着三個重要壁壘:一是技術,需要具備對超大規模資料的處理能力;二是資料,用的越多越聰明,使引擎提供更精準的答案;三是内容,擁有别人所沒有的内容生态。

誇克是否具備這樣的壁壘?

“我們對于阿裡集團内部所有資源和内容的觸達能力是優先的。我們創新事業群内部(含UC、書旗小說、蝦米音樂等)其實有大量内容,另外在電商内容上的觸達,我們對淘寶的内容也是無縫觸達的。”誇克搜尋産品負責人鄭嗣壽曾對媒體表示。

也就是說,作為一個搜尋引擎最需要的生态能力,誇克具備着天然優勢。

如果說第一次搜尋戰争出現在2005年,阿裡收購雅虎中國,對标百度要做“最好的搜尋引擎”;第二次搜尋戰争則更為厚重,玩家分為兩類:一類是誇克、百度之類的純搜尋引擎;另一類是基于某款App的搜尋框。

小小的搜尋框背後,較量的是各自的生态。

【雲栖号線上課堂】每天都有産品技術專家分享!

課程位址:

https://yqh.aliyun.com/live

立即加入社群,與專家面對面,及時了解課程最新動态!

【雲栖号線上課堂 社群】

https://c.tb.cn/F3.Z8gvnK

原文釋出時間:2020-06-10

本文作者:電商線上

本文來自:“

36kr

”,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