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疫情中的斯坦福大學如何在10天内轉變為“全面線上教育”?專訪斯坦福教育學院副院長

雲栖号資訊:【 點選檢視更多行業資訊

在這裡您可以找到不同行業的第一手的上雲資訊,還在等什麼,快來!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矽谷洞察”(ID:guigudiyixian),作者:矽谷洞察,36氪經授權釋出。

疫情中的斯坦福大學如何在10天内轉變為“全面線上教育”?專訪斯坦福教育學院副院長

專訪對象:Paul Kim 博士

斯坦福大學教育學院首席技術官兼副院長,美國國家科學院國際發展重大挑戰委員會、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教育與人力資源局顧問委員會成員

“毫無疑問,COVID-19在一個月内改變了整個教育界。可以說,這個極具諷刺意味的病毒正在重塑整個教育界。-- Paul Kim博士

這是斯坦福大學教育學院首席技術官、助理院長Paul Kim博士在接受矽谷洞察采訪時,最後的總結。

在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之際,這座位于矽谷中心地帶的著名學府也未能幸免受到波及。3月初,斯坦福大學宣布暫停一切校園課程,将課程改為線上進行;3月13日,斯坦福大學報告首例學生感染事件。

随着加州學校停課和取消一切線下活動,斯坦福大學和其他加州的高校一樣,也面臨整個春季學期都不再能複學的情況,其将于9月開始的秋季學期也充滿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斯坦福大學的整個教育系統都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挑戰。例如,如何保證數量激增的視訊會議能夠順利運作,如何讓人們快速學習和适應使用線上工具來設計和提供高品質的課程。

每天,斯坦福大學需要支援超過14000個ZOOM視訊會議,讓各個院系的課程可以正常運作。

作為斯坦福大學教育學院的CTO,Kim博士認為,應對這些挑戰,是頂級教育機構所應該承擔的使命和責任。在過去的一個月中,Dr.Kim所在的團隊,不斷地嘗試各種方案,重新安排人員的分工、角色、資源配比,以保證這個龐大的的教育機構穩步前進。

疫情中的斯坦福大學如何在10天内轉變為“全面線上教育”?專訪斯坦福教育學院副院長

斯坦福使用Zoom進行線上教學,圖檔來自網絡

斯坦福大學在适應疫情帶來的激變中,展示了強大的适應力和創造力。斯坦福教育學院推出了一系列的教育訓練項目,快速實施,同時,組織了一批有高水準數字能力的研究所學生擔任“數字大使”,來幫助教學團隊快速将課程轉變成可以線上授課的内容,并為需要幫助的教職人員提供支援。

“ 一直以來,我們的座右銘都是 ‘We are in it togther’ 在疫情期間,斯坦福大學建立了大量的溝通管道,用來發現問題和需求,對系統進行改進,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這簡直就像一個一夜之間崛起的即時教學支援服務系統。”

當然,在目前的條件下,也有一些偏重實驗的課程無法完全“線上化”。這些實驗室的導師和學生,隻有暫停實驗,或者在保持“社交距離”的前提下進行,確定師生的安全。

對此,Kim博士和他的團隊在嘗試尋找替代方案,例如用“模拟仿真”(simulation)的形式進行實驗, 或者郵寄實驗裝置子產品到學生家中,保證一部分實驗能夠依舊推進。

Kim博士認為,COVID-19肆虐的時代給美國教育界帶來的變化其實具有一定的諷刺性。事實上,早在1987年,美國鳳凰城大學就将網際網路教育帶到這個世界。過去幾十年,盡管衆多著名學者和鼓勵技術創新的專家一直視它為教學和學習的新浪潮,但反對的聲音卻長期認為,線上教育永遠不會替代面對面的授課方式。

這樣的争論持續了幾十年,但現在COVID-19的出現讓雙方放下了争執,因為線上教育是目前唯一可以保證教育事業正常運作的辦法。

“并且,随着線上教育持續的時間越長,圍繞線上教育的創新想法和活動會越來越多,甚至取代傳統的教育形式。尤其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内,社交距離感可能會存在于人們心裡不能很快消除,而這也将影響到人們的行為方式。”

在斯坦福大學之外,美國線上教育行業也受到了刺激,蓬勃發展起來。許多領先的網際網路教育服務提供商,例如UDEMY和COURSERA,在過去幾周的招生人數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對于年幼的适齡兒童來說,也有相應的學習平台崛起,例如DIY.ORG。

随着DIY·E(Do It Yourself Education)的崛起,世界各地的學生都可以利用數以萬計的線上教育課程定制自己的學習計劃。但可以肯定的是,隻有高品質的課程内容才能得以生存和發展,而一些低品質的内容則很快就會消失在人們的視野裡。

Kim博士認為,采用傳統教學方式大學未來也可能會面臨這樣的競争。如果沒有高品質内容持續向學生輸出,那麼它們終将會被線上教育的時代淘汰。

AI助力傳統教育蛻變,科技促進教育公平

其實,早在疫情襲來之前多年,作為斯坦福大學教育學院的技術創新主力,Kim博士就開始緻力于用技術革新傳統教育,幫助教育者解決挑戰和痛點。

Kim博士出生于南韓,他于1999年獲得美國南加州大學教育心理學與技術專業的博士學位,并于2001年加入斯坦福大學。

多年來,Dr.Kim一直緻力于研究如何利用技術讓教育變得更高效、更多元化。他認為,下一階段教育科技的發展重點一定是人工智能技術與傳統教育的結合,這将帶來教學方式和教學環境的改變。

例如,Kim博士近年來一直在研究推行一個名為SMILE(Stanford Mobile Inquiry-based LearningEnvironment)的項目,這個項目的重點是借助技術的手段,鼓勵學生提出問題(inquiry-based)。他認為,在課程教育中,當學生學習完新的知識不能提出問題,其實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并沒有深入思考或者了解知識。但相信跟小探一樣,在大家的學習過程中一定有想提問卻不好意思舉手的時刻,這種情形在亞洲學生中尤為普遍和明顯。

疫情中的斯坦福大學如何在10天内轉變為“全面線上教育”?專訪斯坦福教育學院副院長

Google Moderator(AKA Dory),圖檔來自網絡

這個項目的靈感來源于Google 的提問系統Dory,Google的員工可以随時在系統裡提出問題,所有員工都可以對這些問題進行評論、打分,最後每周得分最高的問題就由CEO來親自回答。Kim博士表示,這個制度很好的激發了員工們思考的熱情,而這種集體思考力也是推動Google不斷引領創新的動力之一。

SMILE項目便借鑒了這個理念,它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利用AI進行問題歸類、評價、統計分析,同時這也改變家庭作業、考試測評的方式。在這個平台上,學生會在課後根據自己當天的學習内容提出多個問題,所有學生的提問都會進入在問題池中,所有學生都能查閱、回答并對問題進行打分。老師将不是唯一的出題者,而是會根據其中高品質的問題作為家庭作業的素材和考試測評的内容。

同時,人工智能也會對這些問題進行分類與品質判定,并形成每個學生的資料分析報告,供家長、老師更好的了解學生的性格及學習的狀況。Kim博士說,這個項目目前已經在全球20多個國家運作,并得到了良好的回報。

疫情中的斯坦福大學如何在10天内轉變為“全面線上教育”?專訪斯坦福教育學院副院長

此外,Kim博士還在推行另一個有趣且有意義的遠端科學實驗項目——ROSE(Remotely Operated Science Experiment)。他在走訪各個國家時發現,其實在非洲、東南亞、亞洲包括美洲的很多地方的學校都不具備做科學實驗的條件,很多學生隻能靠從書本、從老師口中了解科學是怎麼樣的。但他覺得,這可能将使學生喪失對科學的興趣與好奇心。

于是,Kim博士率領團隊開發了一個遠端操作科學實驗的平台。實驗室設在斯坦福大學裡,平台上将24小時以視訊直播形式記錄培養皿内植物的生長狀況,比如在印度、在非洲的學生可以在平台上打開或關閉“太陽”(燈)、“雨”(造霧器)和“風”(風扇)等選項, 線上監控和調整培養皿的溫度,濕度和光線,觀測植物的成長。

疫情中的斯坦福大學如何在10天内轉變為“全面線上教育”?專訪斯坦福教育學院副院長
疫情中的斯坦福大學如何在10天内轉變為“全面線上教育”?專訪斯坦福教育學院副院長

關于這個項目,Kim博士還與矽谷洞察分享了一個小故事。有一次,一個非洲的國小生遠端開啟了下雨的開關,但由于網絡不穩定畫面失去了連接配接,接着班上的學生都非常擔心因為自己沒有關閉下雨,植物會不會被淹死、實驗室會不會發洪水,甚至有人還哭了起來。而當他們重新連上網,發現植物還很健康時全班都歡呼雀躍起來。

Kim博士說,這樣的經曆在學生們心中留下的記憶是難以磨滅的。親自參與實驗的體驗,與隻從書本上了解科學對學生來講是完全不同的。他相信,通過這個項目,将能使跟更多在邊遠、貧困地區的孩子們走進科學、研究科學。

後疫情時代,教育将走向何方?

雖然現在全美的疫情還沒有退卻之勢,但是,疫情無疑已經對教育界産生了重大的影響。

Kim博士認為,全美教育界在面對緊急情況所承受的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所做的應對措施都将會被曆史銘記,而疫情之後,通過從從目前的經曆中汲取經驗,還會有很多後續工作需要完成。

“ 例如,在未來的幾年或幾個月時間中,我們将學習如何讓zoom廣泛的應用到K12和高等教育階段,讓這個年齡區間的孩子們都成為Zoomer。他們的的數字能力會比其他年代的人更高嗎?他們會更喜歡線上學習和工作嗎?他們會習慣性的利用遠端社交軟體保持社交距離嗎?他們是否會變得更加自律或者更會靈活應變嗎?”

Kim博士認為,那些自律的學生和人會線上上學習和工作中獲得非常巨大的成長,但是那些需要父母或其他外力督促人可能會感受到痛苦并且浪費大量的時間。

同時,雖然科技正在不斷改變着教育的形态,但Kim博士強調到,科技隻是輔助教育發展的重要力量,而教育者才始終是推動教育改革最關鍵的一環。

“教育行業與很多行業不同,它的變革是緩慢的,科技并不能給它迅速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育的變革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而當每一位教育者都在不斷學習思考、不斷踐行創新之時,教育的行業的車輪才能滾滾向前。”

作為教育者的一員,Kim博士分享到,他認為最重要的是教育者的使命感與責任感。這是推動教育發展的原動力。“隻有當你熱愛這個行業,才會不斷去思考和實踐如何讓它變得更好。”

而有6項能力,對于21世紀的教育者尤為重要。Kim博士與矽谷洞察分享了“6C”能力理念,是基于之前的“4C能力”基礎上發展而來,即要在溝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創造力(creativity)等“4C“能力基礎上增加“2C”,分别為同理心(compassion)和責任感(commitment)。Kim博士認為,這兩點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講尤為重要。

疫情中的斯坦福大學如何在10天内轉變為“全面線上教育”?專訪斯坦福教育學院副院長

圖釋:傳統的4C能力

而如今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和變化,靈活的應變能力則變得格外重要。具有靈活應變能力的個人群組織不僅能禁受得住這場災難的洗禮,并且能夠通過數字産業進行創新和蓬勃發展。而那些固步自封、不适應變化的國家将永遠的原地踏步。

“在過去的幾周時間裡,我們已經知道了,在疫情之下财富和小聰明并不重要,隻有應變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能力。因為大自然擁有一套自己的平衡法則,隻有具備足夠靈活的應變能力,才能夠在特殊時期下赢得蓬勃發展的機會。” Kim博士總結到。

【雲栖号線上課堂】每天都有産品技術專家分享!

課程位址:

https://yqh.aliyun.com/live

立即加入社群,與專家面對面,及時了解課程最新動态!

【雲栖号線上課堂 社群】

https://c.tb.cn/F3.Z8gvnK

原文釋出時間:2020-04-28

本文作者:矽谷密探

本文來自:“

36Kr

”,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