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明王”韓林兒的登基之路

“小明王”韓林兒的登基之路

前言

“人生最大的快樂莫過于到處追殺自己的敵人,侵占他們的土地,掠奪他們的财富,聽着他們的妻兒哭泣。

“小明王”韓林兒的登基之路

▲兵荒馬亂

起因

公元1351年,黃河水泛濫,元順帝封賈魯為總治河防使,指令賈魯治理黃河水災。

“小明王”韓林兒的登基之路

▲賈魯

結果

公元1366年,朱元璋派人護送韓林兒回應天,途徑黃河流域翻船,韓林兒不幸淹死于黃河中。

“小明王”韓林兒的登基之路

▲韓林兒

始末

1.韓林兒稱帝

公元1355年,在紅巾軍首領劉福通的擁立下,韓林兒決定稱帝,地點在毫州(今安徽毫縣)。韓林兒稱帝之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想讓宋朝複興,于是把宋朝的政權用在自己身上。韓林兒是原紅巾軍首領韓山童之子,原本韓山童與劉福通計劃起兵抗元,結果被叛徒出賣,韓山童被元軍抓獲,始終被處以死刑。

“小明王”韓林兒的登基之路

▲韓山童

2.子承父業

韓山童死後,其子韓林兒與母親楊氏為逃避元軍追捕逃到了武安山中,楊福通沒有善罷甘休,決定重新組織紅巾軍起義,最終取得成功。劉福通在起兵的同時,無時無刻都在打聽韓林兒母子的下落,皇天不負有心人,劉福通終于在砀山找到了韓林兒母子二人。

劉福通與韓山童并非土匪,而是師出有名,本來二人是宋氏宗親,打着匡扶宋朝的旗号舉兵起義。由于韓山童自稱是宋徽宗的八世孫,是以他死後其子理應繼承他的夙願繼續起義,為了繼續師出有名,劉福通把韓林兒扶正上位,讓韓林兒統領紅巾軍繼續完成韓山童沒完成的任務。

“小明王”韓林兒的登基之路

▲劉福通

3. 拉攏人心

1355年,韓林兒稱帝,國号為宋,年号改為“龍鳳”。韓林兒雖為皇帝,但自稱為小明王,因為他的父親韓山童曾經是白蓮教教主,父親時常稱呼自己是明王,在白蓮教明王代表救世主,是以自己就是小明王,要解救蒼生于水火之中。

從表面上看韓林兒君臨天下威風凜凜,實際上權力都在劉福通手上,自己隻不過是劉福通手上的一顆棋子,但韓林兒心氣兒很高,不甘願當劉福通的傀儡,為了削弱劉福通在紅巾軍的上司力,韓林兒特意寵愛丞相杜遵道,杜遵道算得上是紅巾軍的元老人物,威望頗高,能夠得到杜遵道的擁戴對韓林兒在紅巾軍的地位起很大作用。

劉福通見杜遵道在皇帝面前的寵愛比自己越來越高,加上杜遵道受到皇帝寵愛後越來越狂,于是心生殺意,指令手底下的士兵偷摸把杜遵道抓起來然後暗殺了。杜遵道死後劉福通抓住機會,登上丞相的位子還加了太保一職。劉福通權勢滔天,不僅在朝廷中說一不二,在外還能打勝仗,率領紅巾軍相繼攻克多處要地,到了1358年,劉福通遷都從毫州搬到汴梁。

“小明王”韓林兒的登基之路

▲韓林兒(劇照)

4.紅巾軍被困

眼看紅巾軍節節勝利。元軍急忙加急對紅巾軍的攻勢,元軍大将察罕帖木兒率大軍将汴梁城包圍起來,劉福通和韓林兒成為甕中之鼈。雖然韓林兒率領紅巾軍想殺出重圍,可多次都被元軍打退回去,劉福通見狀心急如焚,不想被元軍就此消滅,于是他率領着騎兵帶着韓林兒從汴梁城殺出重圍逃到安豐。

原以為到了安豐會平安無事,沒想到這隻是噩夢的開始。公元1363年,江蘇的起義軍首領張士誠落井下石,不但沒有協助韓林兒對抗元軍,反而舉兵攻打韓林兒,企圖一舉消滅宋政權,張士誠率軍将韓林兒完全包圍,韓林兒見狀一點辦法都沒有,隻能等死。

“小明王”韓林兒的登基之路

▲張士誠(劇照)

5.朱元璋相救

劉福通不想坐以待斃,危機之中他想起了朱元璋,想向朱元璋求救解救自己。朱元璋當初也是紅巾軍的一員,不過他起兵不是為了宋政權而是想自立門戶,為此朱元璋與劉福通發生了分歧進而分道揚镳。可眼前的情況迫在眉睫,劉福通隻能死馬當活馬醫,寄希望于朱元璋能出手相救。

朱元璋權衡一下利弊,認為安豐一旦失手相當于唇亡齒寒,張士誠得到安豐實力大增,自己的安危也會受到威脅,最後決定出兵解救。張士誠腹背受敵,最終沒能攻下安豐,劉福通和韓林兒也被朱元璋接到滁州,自此宋政權又得到了保全。

“小明王”韓林兒的登基之路

▲朱元璋(劇照)

小結

韓林兒稱帝後,标志着抗元鬥争進一步進入高潮,各路英雄紛紛效仿,同時也為自己招來殺身之禍,自己成為了元軍和各路起義軍的頭号擊殺目标。

【參考資料】:

《白話明史——韓林兒、劉福通傳》

《中國曆史朝代更疊——紅巾軍起義》

《細說明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