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将來的回聲,是将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項羽自然是中國曆史上最出色的将才之一,但是作為秦漢之間的霸主,項羽的軍事才能反而成了他的一個緻命弱點——他的光芒掩蓋了他手下幾乎所有的武将,緻使我們能夠随便提出劉邦麾下的大将,卻對項羽的武将比較陌生。
曆史上,項羽最仰仗的武将包括龍且、曹咎、周殷(此三人同為西楚大司馬)、鐘離眜、季布、英布等人。大司馬作為西楚最高武将職位,能夠坐在這個位置上的自然也是對項羽最忠心、軍事能力最強的人。

西楚三大司馬中,周殷的曆史記載相對較少,他在漢五年背叛了項羽,與九江王英布共同攻打楚國,并攻克了壽春,在将城父屠城之後與劉邦共同會師垓下,是以,他追随項羽的日子裡,也未必可以讓項羽推心置腹。
這就是關系起的作用!
在我看來龍且對項羽來說,盧绾對劉邦來說都是差不多的角色。不過,龍且的個人能力,肯定要碾壓盧绾的。
下面我們看看龍且都為項羽打過什麼樣的戰役,他的表現又是如何?對項羽又有什麼樣的幫助呢?
說兩個典型的吧:
楚漢争霸的時候,英布反叛了,因為各種原因,他投奔了劉邦。項羽很生氣,在他從齊地回來之後,就讓龍且和範增帶着人去剿滅英布不去了。
這一次不占理的英布打了一個大敗仗,可以說英布的人馬全部都給戰死了,他的家人也被龍且殺掉了。
英布等于是光杆司令跑到了劉邦這裡來,投奔劉邦想要重新東山再起。
這一次英布的失敗,龍且的功勞是不小的。能夠把昔日項羽手下的第一猛将給逼走,龍且确實是有兩下子的。
若是這樣看來,龍且确實是名不虛傳,配得上項羽帳下的四大将領之一。
但是,這一次勝利對于項羽來說,意義不大。
項羽對他期望最高的一次戰役,他沒有打赢!
我們在看項羽派給龍且的另一個重要的任務。
這一次比較戰役的成敗,可以說是關乎到項羽的存亡的。當時的情況是韓信打算占領齊國,占領齊國之後,在荥陽和劉邦一起前後夾擊項羽。
這樣項羽劉必敗無疑了!
劉邦和項羽對峙在荥陽,項羽要牽制住劉邦的力量,他根本走不開。這個時候就要派一個人去齊國阻止韓信滅齊。
項羽選的這個大将就是龍且。
為了能夠讓龍且打一個勝仗,項羽給了他能力範圍内最大的支援,當時的項羽有30萬士兵,他給了龍且20萬,自己隻留了10萬。
要說這個戰役如此重要,龍且肯定要小心謹慎打赢這個戰役才對吧。但是,龍且一點小心的樣子都沒有。
他到了齊國之後,告訴齊國的将士們說韓信這個人,他是最了解的,韓信也就是婦人之仁,不配當他的對手。
總之,他就是讓将士們不要太在意這個戰役,他們肯定是可以大勝的。
為何龍且說他了解韓信呢?
原因就是韓信曾經投奔過項羽,給項羽看大門,那個時候的韓信,确實是沒有什麼本事的,因為他沒有舞台發揮自己的能力。但是,如今的韓信不一樣了。韓信打了很多勝仗,尤其是在趙國打的背水之戰,讓韓信名聲大噪。
但是,即便是這樣龍且還是看不起韓信,在和韓信打仗的時候,他還是不做功課。
可是,當韓信知道他的對手是龍且的時候,他做了很多準備,他要到和龍且交手的戰場上去看看,看看龍且的必經之地都有哪些?有沒有可以讓自己利用的一些天時地利方面的東西。
他在考察的時候,就找到了濰水河!
韓信就是利用這個濰水河打勝的這一場戰役。在戰役打響之前,韓信指令士兵,讓他們把濰水河裡的水給截斷。造成下遊沒有水的現象,等龍且的部隊從下遊通過的時候,韓信指令上遊的士兵,讓他們把截斷的水給放開,這樣大水一來,把龍且的部隊給沖的七零八落。
這個戰役基本上沒有怎麼打,韓信就取得了勝利。龍且也被韓信給殺死了,項羽給了龍且20萬大軍,就這樣被韓信給殺了。
為何說龍且一死項羽就完了呢?
原因就是龍且把項羽的軍隊差不多都給禍害完了,項羽隻有10萬大軍,韓信30萬,劉邦20萬,他們兩人的士兵合兵一處共計50萬大軍,項羽即便是長了翅膀,也是難以逃出生天的。
是以,龍且的死,就意味着楚軍走向了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