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八路軍政委負傷倒地,漢奸發現他還有氣,附耳道:别動,一會就走

抗日戰争時期,除了日本鬼子外,中國百姓最痛恨的,當屬漢奸無疑。

這些漢奸本也是中國人,可是為了利益,他們選擇背叛自己的良知,成為日本鬼子的走狗,跟着他們一起為非作歹,殘害自己的同胞。

當然,凡事總有例外,在一大群漢奸之中,總有幾個還沒有完全喪失良知的人存在。曾就任八路軍政委的

秦光

,就遇到過這樣一位漢奸,在他負傷倒地,再起不能時,這位漢奸,救了他一命。

八路軍政委負傷倒地,漢奸發現他還有氣,附耳道:别動,一會就走

圖|秦光

少年無畏,投身革命

秦光出生于1917年,湖北紅安人。

和當時的很多家庭一樣,秦光的父母也隻是當地的普通佃農,就算一天到晚都老實地在田間忙碌着,也會遭到反動地主的辱罵和毆打。秦光自小看着這樣的光景,心中充滿着不忿,他暗暗立誓,等自己長大後,一定要投身革命,改變這一切。

他也确實沒有違背自己的諾言,等他長到12歲,感覺自己有一把子力氣後,他就獨自一個人跑到紅軍駐地,要求參軍入伍。

雖說當時國内局勢混亂,各個部隊都缺少士兵,可衆人也不是什麼人都收。像秦光這樣面黃肌瘦,身材矮小的少年,自然達不到征兵标準。

于是,戰士們聽完他的這個要求後,隻是嘉獎了一下他的勇氣,便揮揮手,讓他離開。

可秦光卻已經下定決心,一定要加入紅軍,是以,即便是已經聽到戰士們說他不合格,讓他離開,他也依然固執地呆在紅軍營地,不肯走。

就這樣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在秦光的軟磨硬包下,這支隊伍的上司者終于被他的誠心所打動,同意了他的入伍請求。

等秦光真的入伍後,這位上司慢慢意識到,他當時作出這個決定,究竟有多麼正确。

1934年,在反動派的迫害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紅軍不得不踏上長征之旅,秦光同志所處的紅25軍,也在轉移的隊伍中。到了11月份,隊伍來到了河南方城縣獨樹鎮。

一天,天空下起一場大雨,磅礴的雨水讓地上的黃土路變得更加泥濘,為了提高部隊的行軍效率,副軍長徐海東在經過一番思考後,決定讓隊伍以“長龍”陣型移動,在這個過程中,紅二十五軍二二四團一營三連被要求在後方殿後。

到了11月20日,一營三連接配接到消息:國民黨軍隊已在我軍前進的道路上,埋伏了5000名士兵。

衆所周知,在那個年代,我軍的作戰裝備十分簡陋,再加上一路上的風餐露宿,此時要讓他們對付一支事先埋伏好,并且裝備精良的隊伍,難度系數實在太大。在這種情況下,徐海東下令讓後方軍隊上來支援,以禦強敵。

八路軍政委負傷倒地,漢奸發現他還有氣,附耳道:别動,一會就走

圖|徐海東

一營三連接配接到訓示,立刻火速前進,可他們還隻是向敵人靠近了一點,就遭到敵方的猛烈攻擊。

雙方火力實在懸殊,剛交手不久,三連就損失不少人馬。無奈,連長隻能帶領戰士們退到一條水溝中,利用這天然的屏障與敵人周旋着。

又過去不知道多久,我方損失越來越大,連長見勢不妙,決定帶領部隊暫時撤退。為了不讓敵人發覺我方作戰意圖,趕來追擊,指揮員決定留一個人待在原地,借用旗幟,吸引敵方注意,掩護戰士們安全撤離。

一個人抵禦5000人,那樣的危險性可想而知,然而,年僅17歲的秦光接到這項任務時,卻沒有絲毫的不甘願。

據他後來回憶稱,當他接到這個任務時,感受到的隻有戰友對自己的絕對信任,目送一個個戰友離去的背影,他覺得自己無比光榮,無比自豪。

手握旗幟,他決心留在這裡,堅守到最後一刻,盡力給隊伍多争取一些時間。

駐守陣地,守護紅旗

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的是,他就這麼待在水溝裡,等着等着,行軍路上的疲倦漸漸吞噬了他的清醒,這位少年,竟在烽火連天的背景下,迷迷糊糊睡着了。

但或許就是他這個舉動,讓敵軍産生了誤解。當敵人長久聽不到對面傳來的槍聲,前來檢視時,隻看見一個昏睡着的旗手和插在土裡的紅軍旗幟。

敵人看他這麼冷靜,還以為水溝裡隐藏着許多戰士,隻等他們靠近,就會開始反撲。一時間,敵人停下了攻擊,開始細細觀察我方陣地。

當然,敵軍也并非一點辦法,見遲遲探不到我方情況,他們調來火炮,向那條水溝展開襲擊。隻是這些襲擊并沒有造成多大傷害,僅僅是将一位睡着的17歲戰士驚醒了。

秦光醒來後,既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戰友們此時具體的情況,隻是看着周遭空空如也的陣地,判斷一營三連已經成功撤離,換而言之,連長交給他的任務,已經完成。

這種時候,他該做的,就不再是堅守陣地,而是盡快離開這裡,傳回隊伍。這樣想着,他立刻拔起那根陪伴自己許久的旗幟,飛奔着向隊伍撤退的方向前進。

八路軍政委負傷倒地,漢奸發現他還有氣,附耳道:别動,一會就走

秦光就這麼跑呀,跑呀,越過了兩條溝坎,就在這時,他突然聽到後方有人在叫他站住。剛剛從戰場撤離的秦光被這動靜吓了一跳,好在,等他轉頭後,發現叫住他的不算是敵人,而是紅二十五軍的軍政委吳煥先。他稍稍松了一口氣,轉身往吳煥先那邊奔去。

吳煥先當時還不認識這名士兵究竟是誰,隻是看他的衣物,判斷這也是一名紅軍,但他怎麼會一個人在這裡呢?這麼想着,吳煥先問道:“你小子是哪個部隊裡的?怎麼在這裡?”

秦光喘着氣,老實回複:“報告政委,我是二二四團三連的旗手,叫做秦光,我們連剛從戰場上撤下來,因為我是旗手,是以被安排殿後,等戰友都安全撤離才離開戰地。”

吳煥先看着眼前少年那沾滿炮灰的軍裝和手中的旗幟,歎着氣說道:“後方河水猛漲,短時間内,根本沒法渡河,部隊如果此時撤離,很有可能會面臨被敵人堵死退路,全軍覆沒的局面。”

秦光被這狀況吓一跳,趕忙追問:“政務,那我們應該怎麼辦?”

軍政委吳煥先發揮自己一貫的穩定作風,說道:“越到這種時候,我們越要堅持戰鬥,你們旗手更是如此。你們趕緊傳回陣地,我馬上派人将部隊追回來,讓他們也回去戰鬥。”

八路軍政委負傷倒地,漢奸發現他還有氣,附耳道:别動,一會就走

圖|吳煥先

換作常人,此刻即便是明白上級作出的決定是正确的,但真要一個人傳回戰地,還是不免會産生一些畏懼心理。可秦光卻沒有絲毫恐懼,等吳煥先說完,他立刻帶着旗幟,傳回了那條水溝。

而不遠處的敵人,在經過了一番與空氣鬥智鬥勇,看到最後那面旗幟也不見後,本以為我方已經離去。

卻沒想到,沒過多久,那面旗幟又再度出現在他們的視野内,那位年輕的旗手,就這麼堂而皇之地在他們的注視下,又将紅旗插回了原位。

他這樣的舉動,引得國民黨軍隊又生猜忌,輕易不敢沖過戰線。

當然,敵人雖說有些多疑,卻也沒有就此收手,一番商讨後,他們決定派出幾名士兵,過來探探我方虛實。

秦光自然也知道,一旦敵人發現陣地的秘密,必定會影響上級的計劃,于是,等到敵人就快靠近陣地時,他迅速向對面開槍,并丢去一枚手榴彈。

别看這個舉動沒造成多少傷害,可這也确确實實讓敵人不敢輕舉妄動,進而為軍隊的後續支援,争取了更多的時間。

他如此英勇,其餘戰士們當然也沒讓他失望,一小會之後,被軍政委追上的部隊,迅速傳回了戰地,随着身邊的戰友越來越多,秦光也終于有了更多與敵人對戰的勇氣。

這場戰鬥一直持續到深夜,等河水消退後,衆人才終于成功撤離。在這個時候,衆人再回過頭來回憶起秦光在戰場上的優異表現,紛紛贊賞不已,并對秦光寄予了更多肯定和期待,而秦光後續的表現,也證明衆人的這份期待沒有白費。

八路軍政委負傷倒地,漢奸發現他還有氣,附耳道:别動,一會就走

沒過多久,庾家河戰鬥爆發,這場戰鬥也是紅25五軍長征以來,最為險惡的一戰,在敵人無情的炮火下,軍長程子華和副軍長徐海東都受了重傷,秦風的旗幟甚至被炮彈炸成了兩截,鮮紅的旗面,破了好幾個大洞。

在開戰之前,軍政委吳煥先曾告訴秦光“紅旗倒了,軍心也會動搖”。是以在他心中,這面旗幟是比他的生命還要重要的存在,眼見旗幟倒下,他立即匍匐過去,撿起紅旗,拆下自己的綁腿帶,将其綁在一棵小樹上。

可是沒過多久,敵方的炮彈就把這棵樹連根炸飛,秦光隻得再次撿起這面紅旗,将它插到一個彈坑裡。

正因為他一直守護着這面旗幟,戰士們從這裡獲得了莫大的安慰,于是,在戰争結束後,他也是以得到了“炸不倒的紅旗”的光榮稱号。

抗日戰鬥,兩次死裡逃生

全面抗戰歲月,秦光憑借此前的赫赫戰功,被任命為魯西軍區特三營的副教導員。

1941年,抗日戰鬥進入僵持階段,此時日本鬼子因為長久攻不下我方土地,轉而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清剿”我方根據地上。

于是,秦光還隻是剛剛上任不久,日本華北派遣軍司令官

田俊六

就展開了針對魯西地區的大規模掃蕩活動。此時,為掩護魯西南軍區黨政軍首腦機關撤離戰區,秦光被要求帶領魯西軍區特三營承擔起保護首長安全的作戰任務。

1月17日,特三營戰士還隻是剛到蘇家村,就看到敵軍向這個方向沖了過來,在這種情況下,營長立即指揮戰士們,在此處設下埋伏。

不出衆人所料,沒過多久,日軍便進入了埋伏圈,随着營長一聲令下,戰士們迅速英勇地開始沖鋒。

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就在敵人大部分火力已經被我方消滅時,一大批地方援軍一下子圍攻了過來,将戰士們困在蘇家村,怎麼也突圍不出去。

八路軍政委負傷倒地,漢奸發現他還有氣,附耳道:别動,一會就走

戰況越來越激烈,無數烈士,就這麼倒在敵人槍口下,最後,就隻剩下包括秦光在内的20餘名戰士還幸存于世。

然而,即便已經到了這個地步,戰士們也沒有放棄戰鬥,他們進入蘇村西邊的小院中,躲在厚實的院牆邊,繼續與敵方周旋。

他們的戰鬥經驗豐富,日本鬼子不斷沖鋒,他們就拿着槍支不停射擊,憑借自身毅力,他們竟真的堅持了很長一段時間。

可陰險的日本鬼子卻也很快就想出了一條應對毒計,見短時間内奈何不了這20餘名戰士,他們竟向小院中扔了顆毒氣彈。

為抵抗毒氣彈造成的威脅,秦光等人喝下了好幾瓶醋,可這個方法也不起效果,毒氣還是順着鼻腔,控制不住地湧進了戰士們的肺部,沒多久,衆人就在毒氣中失去了知覺。

等秦光等人再度清醒時,發現自己雙手被綁,幾十個日本鬼子站在他們的身後,用尖銳的刀抵着他們,要求他們向蘇村東南的麥地方向前進,隻要稍微走得慢了一些,就會遭到毒手。

秦光不甘心就這麼被日寇處決,身為中國軍人,就算是要死,他也要死得有骨氣,于是,等到衆人被趕到一片空地上後,秦光立刻下令:“同志們,我們趕緊跑,不能就這麼被日本鬼子殺了!”

其餘戰士也有這種想法,秦光話音剛落,這些戰士們便如同脫缰的野馬一般,四處奔逃。

日本鬼子被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吓了一跳,條件發射性地拿起槍就開始對着人群胡亂射擊,在這混亂當中,一枚子彈突然穿過了秦光的左肩,還沒等他緩神,又有一顆子彈向他襲來,這次,子彈打穿了秦光的右肺,巨大的疼痛讓他再也無法支撐自己的身體,下一秒,他倒在了地上。

趕上前的鬼子見秦光沒死,竟舉槍準備再給他的腦袋來上一槍。就在這個時候,秦光突然睜開眼睛,從地上一躍而起,用沙啞的聲音高呼一聲:“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秦光這突然之舉,讓這位鬼子有些手抖,在匆忙之中,他向秦光開的那一槍,從頭部變成了頸部,并從秦光的後背穿了出來。

秦光再次昏迷過去,倒在血泊中,等他醒來,就已經來到了後方的醫院。

原來那擊中頸部的一槍,并沒有要秦光的命,日寇以為他必死無疑,便直接離開了,而在整個戰鬥結束後,我方将士趕到戰場發現秦光還有氣,便将他送進了醫院。

八路軍政委負傷倒地,漢奸發現他還有氣,附耳道:别動,一會就走

由于秦光身上的傷口太多,有的甚至傷及筋骨,再加上我方當時的醫療情況十分落後,是以,衆人對他痊愈,并沒抱太大希望,可沒想到,秦光竟憑借自己的毅力,奇迹般地康複了。雖說身體裡殘存的彈片,會讓他經常感到疼痛,可他畢竟還活着。

秦光在鬼門關走了一遭這件事情,後來也在軍中傳開了,很多人開始稱呼他為“活烈士”。秦光也因表現出衆,被指任為冀南第七軍分區支隊政委。

1943年3月的一天,身為政委的秦光率領部隊,正巧路過冠縣張柳召村,當時天色已晚,衆人決定先在此處暫住一宿,明日繼續趕路。

彼時,已經瀕臨末路的日本鬼子,為了赢下這場已經毫無勝算的侵略戰役,不惜困獸猶鬥作最後的殊死反撲,在這種情況下,戰士們一旦被發現蹤迹,就會立刻遭到襲擊,而這一次,秦光等人的行動,就不幸被敵人抓住馬腳。

駐紮于附近的日寇連夜行軍,很快就趕到了他們的住所,并發起猛烈攻擊。

秦光觀察局勢,發現來的人中,不僅有日本鬼子,還有幾位漢奸走狗,這些走狗聽得懂中國話,秦光發号施令也會被敵軍所獲悉。

面對一大群虎視眈眈的敵人,秦光明白,為今之計,隻有快速撤離。

依靠在戰場上得到的戰鬥經驗,他迅速将部隊分散成許多零散的隊伍,同時向多個方向進行突圍,至于秦光自己,則刻意留在隊伍的最後,盡量多開槍射擊,将生的希望,留給其餘戰友。

這個計劃起初進行得還算順利,可等衆人跑到範莊一帶時,卻再次遭到敵方伏擊,原來敵方為了一絕後患,在這裡設下了埋伏。

此時情況十分危急,北面的敵人不斷向戰士們襲來,南面還埋伏着一群日軍,如不盡快突圍,很可能會在此處全軍覆沒。

秦光當機立斷,帶領一小批戰士,沖出戰壕,向敵人的方向前行,用生命為代價,吸引敵方火力。

這樣的戰術很有效,當他們沖出來後,敵人的多數火力,果然都集中在了他們身上,可也正因為如此,這批戰士死傷慘重。

八路軍政委負傷倒地,漢奸發現他還有氣,附耳道:别動,一會就走

看着一個個倒下的戰友,秦光隻感覺自己全身都燃起了複仇的火焰,他帶頭沖到離日僞陣地隻有三十米的地帶,匆忙找了個掩體,便拉開手榴彈,向敵方扔去。

這顆手榴彈順利在敵人中間地帶炸開,釋放出不小的威力,可等他準備投擲第二顆手榴彈時,敵人的子彈射來,擊中了他的腰部,瞬間,他失去了所有行動力,倒在地上,無法起身。

倒在地上的秦光神色有些恍惚,可他卻依然保持着清醒,他在心中盤算着,就算是死,他也要再拿幾個墊背的!

又過去一會,戰鬥結束了,日僞軍奉命,前來檢查是否還有活着的八路軍。

秦光就躺在不遠處,仔細傾聽着周邊的動靜,察覺到日僞軍的腳步離自己越來越近後,他不自覺握緊了手裡的槍。

向他走過來的一名漢奸,清楚地看到了這反常的舉動,就在秦光準備動手時,卻聽到那名日僞軍附耳對他說道:“

别動,一會就走,我不打你,中國人不殺中國人。

八路軍政委負傷倒地,漢奸發現他還有氣,附耳道:别動,一會就走

秦光思考了一會,決定暫時相信漢奸,而這位漢奸也确實如他所說的那樣,隻是搜刮完了秦光身上的裝備,便徑直走開了。

等四周沒有聲音後,秦光掙紮着從地上站起來,想找找是否還有活着的人,可顯然,像他這樣幸運的還是少數,其餘倒地的戰士們,全都真的沒有了氣息。

秦光也不敢在此久留,确定沒有尚存的戰友後,他立刻一瘸一拐地獨自來到一個老鄉家,這位老鄉十分好心,見抗日戰士前來求助,立刻用毛驢将他送到部隊。

就這樣,秦光再次撿回了一條命,得以繼續為人民而戰。在1955年中央授銜時,這位偉大的英雄,憑借戰功,被授予了上校軍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