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二野戰軍擁有三個兵團,為什麼西南戰役中,隻有兩個兵團參加

曆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将來的回聲,是将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在三大戰役結束後,之前的西北野戰軍,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以及東北野戰軍,分别按照數字訓練,成立了第一野戰軍到第四野戰軍,而華北野戰軍改編成華北軍區歸上頭直接指揮。部隊改編後,各野戰軍都是以兵團為編制,一個兵都是由三個軍到了四個軍組成。第四野戰軍與第三野戰軍都擁有四個兵團,第一野戰軍是兩個,華北軍區也有三個,第二野戰軍也是三個。

然而,在三大戰役結束後,第二野戰軍與第三野戰軍又共同發動了渡江戰役,百萬大軍渡長江直搗蔣家王朝統治中心,成功解放了上海,南京等大城市。

第二野戰軍擁有三個兵團,為什麼西南戰役中,隻有兩個兵團參加

在不久後,毛爺爺又給各大野戰軍下達新作戰任務,那就是解放全國,追殲在逃國軍。而第二野戰軍的任務就是進軍西南,解放雲貴川康四省。可能了解曆史的朋友都知道,中原野戰軍改編成第二野戰軍後,是擁有3個兵團的,為什麼?在第二野戰軍進軍西南時,隻有兩個兵團,還有一個兵團去了哪裡。

1949年11月,第二野戰軍在劉鄧兩位首長的帶領下,做好了進軍西南的準備,這次主要目的是解放祖國的大西南。當然了,除了第二野戰外,毛爺還讓賀老總帶領18兵團由陝北入川牽制秦嶺的胡宗南集團,後直逼成都,配合劉鄧大軍作戰。雖說當時,我軍士氣正旺,而蔣介石的國軍是敗軍之将士氣低落,但是他們盤踞在西南的兵力還有七八十萬元,其勢力也不小容小視。

第二野戰軍擁有三個兵團,為什麼西南戰役中,隻有兩個兵團參加

劉鄧

11月12日進軍西南的戰役正式打響,劉鄧兩位首長給第三兵團與第五兵團下達了作戰任務。陳錫聯的第三兵團由遵義、彭水、黔江線挺進西南。楊勇的第五兵團向貴陽,泸縣、江津,然後出宜賓、納溪,順勢迂回重慶。當然了,除了這兩個兵團外,還有第四野戰軍的第47軍,第50軍,第42軍配合作戰歸劉鄧指揮。

當時第二野戰軍兩個兵團主的對手是宋希濂兵團與羅廣文兵團,兩個兵團人數加起來也有20多萬人。但是在劉帥的英明指揮下,以及第五兵團和第三兵團全體将士奮勇殺敵情況下,楊勇的第五兵團很快就挺進了貴州境内,先後解放了鎮遠、三穗等地區。不久之後跟着首長訓示,攻取貴陽、遵義。而陳錫聯的第三兵團也在宋希濂兵團的兩翼突破,跨越武陵山,深入到秀山、酉陽一線。第二野戰軍行軍速度驚人,讓蔣介石很擔心于是派出羅廣文兵團增援宋希濂兵團,但是,依然抵擋不住我軍的進攻,最後将兩個兵團趕到彭水、黔江地區,不過他們依托烏江天然屏障,進行頑抗。

第二野戰軍擁有三個兵團,為什麼西南戰役中,隻有兩個兵團參加

宋希濂兵團

劉帥怕宋希濂兵團會撤往雲南,最後撤往滇緬邊境,這樣一來就不好辦了,因為在解放西南之前,宋希濂就提出率部撤往滇緬邊境,但是蔣介石沒有同意。俗話說得好,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在這種危急關頭宋希濂真的有可能會撤往雲南。于是,劉帥讓楊勇的第五兵團和陳錫聯的第三兵團加快行軍速度,争取将敵人消滅在西南境内。他們排除萬難,加速猛進,還号召所屬各部克服一切困難,勝利最終屬于我們。

要知道,第二野戰軍前身是紅四方面軍,而在土地改革時期,紅四方面軍曾經在川陝建立過根據地,熟悉那裡的環境,也有豐富的山地作戰經驗,他們勇往直前,所向披靡。有的部隊甚至日夜兼程近200裡。最終順利将宋希濂兵團,一舉圍殲于鹹豐東北地區。而他本人也被俘虜了,羅廣文兵團後來起義了。

第二野戰軍擁有三個兵團,為什麼西南戰役中,隻有兩個兵團參加

蔣介石在西南唯一嫡系兵團被殲後,剩下的都是西南軍閥,最後在我黨地下人員策劃下,成功策反了潘文華,鄧錫侯,劉文輝等軍閥起義。12月,蔣介石乘坐專機離開大陸,從此結束了他對中國進行20多年的統治生涯。之後,第三兵團,第五兵團,以及18兵團會師成都,成功解放了四川,貴州,西康三省。

細心的讀者,可能已經發現了,第二野戰軍不是還有一個第四兵團嗎?怎麼解放西南時就兩個兵團。當時的第四兵團(司令員陳赓大将)被調到四野去了,參加了衡寶戰役,随後擔任大迂回任務,由贛南就勢于10月出廣東,爾後再由廣西兜擊雲南,徹底截斷敵軍逃竄國外的退路。這也是為何?在第二野戰軍進軍西南時,隻有兩個兵團的原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