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明風華》中,太子、皇子直呼皇帝為爹,而不是父皇,對不對?

《大明風華》裡,朱瞻基喊太子朱高熾為爹,當着朱高熾和朱高煦的面叫朱棣爺爺,完全一副普通家庭的稱呼。但是當着太監們的面喊,還有顯得内外有别,尊稱皇上。

《大明風華》中,太子、皇子直呼皇帝為爹,而不是父皇,對不對?

雖然電視劇不是曆史紀錄片,不能較真。但這種事情是可能發生的,盡管朱元璋在《皇明祖訓》裡對此類稱呼作了嚴格的規定。

《皇明祖訓》規定皇子尊稱皇上為父皇陛下,尊稱皇後為母後殿下。而且對皇子自稱也有嚴格規定,比如長子某某;第幾子某某;長孫某某;王謀某;封某某,等等。

但是要知道正是因為朱元璋自己草根出身,才特别重視這些稱呼。朱元璋曾經習慣了自己稱呼咱家,稱呼大臣們你每(們),自己都改不過口,甚至還經常把這些稱呼帶到自拟的聖旨、布告裡。

《大明風華》中,太子、皇子直呼皇帝為爹,而不是父皇,對不對?

這其實不能怪朱元璋,不是說他文化低,就一定稱呼粗俗。而是宋元明時期文化碰撞得厲害,古白話文是一個高度發展的時期,連南宋的王室也“爹爹”這般稱呼來着。是以這是有先例的。

《皇明祖訓》是朱元璋在給後世子孫們立規矩。是要為了實作朱元璋理想中“等級秩序井然,萬物各循其道”的理想。

朱元璋在《皇明祖訓》裡對後世的很多事情規定得很細,也奠定了很多制度的基礎。比如聖旨裡的“奉,天承運皇帝诏曰”這個制式的開頭,也是朱元璋發明的。

《大明風華》中,太子、皇子直呼皇帝為爹,而不是父皇,對不對?

而朱棣時代離這些制度建立初期比較近,是以王室是有可能還保留着自己原來的一套稱呼習慣的。反而越是往後這種細枝末節的規矩反而會也是因為養成了習慣,而稱呼得比較準确。

另外朱元璋雖然對子孫操碎了心。但是子孫們未必都按照他的想法去做事。

朱允炆也沒有按照朱元璋的“衆建諸侯,屏藩王室”想法,繼續執行下去,而是立馬進行削藩。而朱棣更是打着“靖難”的旗号,奪了侄子的江山。

《大明風華》中,太子、皇子直呼皇帝為爹,而不是父皇,對不對?

是以朱棣的家庭成員,原本行伍為主,習慣了如此彼此稱呼,也不是沒有可能,畢竟是在家庭内部的彼此稱呼而且。

非要說不準确,那應該是,不應該稱呼“爹”,而是應該稱呼“爹爹”。因為“爹爹”才是宋明時民間的标準稱呼。

——炒米視角原創首發,歡迎關注或吐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