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我就遇不到,手摸手指導我的leader?

團隊管理-指導篇

leader的核心職責是:

  • 對上,完成老闆交予的任務
  • 對同僚,為隊友賦能
  • 對下,為下屬搭舞台唱戲,幫助下屬解決問題,幫助下屬成長和提升

其中,幫助下屬成長和提升,指導與培養員工,是非常重要的一塊,新晉管理者心中可能會有這樣一些疑問:

  • 要不要手把手指導?是不是可以完全信任,放任不管?
  • 指點下屬要做到多細緻?
  • 不同類型的員工,指導上是否要差別對待?
  • 指導員工的過程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的?

今天,結合自己這些年的帶隊經驗,分享一些自己三點心得。

第一點:自己懂,和教會員工,是兩回事。

很多leader在指導下屬的過程中,會有種“恨鐵不成鋼”的奔潰心态:明明這麼簡單,就什麼就是學不會呢?殊不知,很多時候,是leader沒有講清楚。

畫外音:作為leader,你這麼奔潰過麼?

自己懂,與把别人講懂,完全是兩回事:

  • 自己懂,自己掌握的是“程式性”知識,幹一個事情,知道1,2,3就能完成
  • 把别人講懂,需要轉化為“陳述性”知識,為什麼要做,是什麼步驟,要點是什麼,能達到什麼樣的效果

有時候,是leader以為自己懂了,實際沒有把問題搞透徹,是以講不清楚。

畫外音:檢驗一個問題有沒有徹底搞懂,一個方法就是,看能不能把别人講明白。

有時候,是leader真的懂了,但講不出來,此時leader要提升自己的溝通表達能力。

畫外音:會玩德州、三國殺、狼人殺的小夥伴,可以練習一下,看能不能将規則把小夥伴講懂,這可需要一定功力。

指導和講解完之後,如何知道下屬有沒有完全掌握呢?

讓下屬再講給你聽,如果講清楚了,肯定就是掌握了。

劃重點:指導員工,不以“資訊單向輸出”為目标,要以下屬的“了解和回報”為目标。

畫外音:老師在講台上單向輸出資訊,你都懂了嗎?唉,這就是我們的傳統教育。

第二點:指導員工,不是越細越好。

很多leader,一旦涉及自己專業領域,就開始滔滔不絕,就對下屬指指點點。

人其實都是有表達和創造的訴求的,有時候通過發問的方式引導員工思考并改進,比直接告訴員工結論,更能培養員工的信心,更能讓員工印象更為深刻。

“點破”是最好的指導,講得太細,員工反而會“嫌棄”,會覺得“被小看”,會“沒有成就感”。

第三點:針對不同類型的員工,要有不同的指導方式。

(1)

員工類型:完全的新人,例如校招生,不具備完成工作所需要的經驗和技能

指導方式:你做ta看

說明:此類員工,需要手把手親自指導,讓ta們通過觀察和學習,持續提升能力

畫外音:新人員工,即使不是親自指導,也應該是安排專家指導,絕不能放任不管。

(2)

員工類型:有一些經驗,但對方案不是特别确信,例如工作1-2年的員工

指導方式:你說ta做

說明:這類員工,可以教他背後的邏輯和原理,讓他動手實作與操作,而不是幫他完成

畫外音:潛力員工,不能幫他完成,這樣他們印象不深;讓他自己完成,才能真正的學會。

(3)

員工類型:有較為豐富的經驗和技能,指導背後的邏輯和原理,但考慮問題不全,偶有疏漏,而導緻拿不到好結果

指導方式:ta做你看

說明:這類員工,要觀察他做事的方式,或者定期review他的工作成果

  • 做得好,鼓勵
  • 發現了問題,及時指出,講清邏輯,給出建議,幫助他完善

畫外音:這類員工應該是團隊核心心骨幹。

(4)

員工類型:知道怎麼做,做的也不錯,不需要跟蹤進度,但靈活運用舉一反三做得不夠

指導方式:ta做你問

說明:可以用提問的方式,使得方案趨于完善,引導員工思考。

畫外音:這類員工應該是“接班人”類員工。

總結

指導員工三要點:

  • 把員工講懂,leader要提高自身的表達能力
  • 指導未必越細越好,“點破”是最好的老師
  • 不同階段的員工,指導方式不同,根據員工的資深程度:

    (1)你做ta看;

    (2)你說ta做;

    (3)ta做你看;

    (4)ta做你問;

方法比結論重要。

本文轉自“架構師之路”公衆号,58沈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