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南财經政法大學“國批博導”知之錄》出版

近日

《中南财經政法大學學者學術人生系列叢書》

首本書籍

《中南财經政法大學“國批博導”知之錄》

由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

《中南财經政法大學“國批博導”知之錄》出版

該系列叢書由校黨委書記栾永玉,校黨委副書記、校長楊燦明擔任叢書編委會顧問,校黨委副書記陳明、副校長鄒進文擔任叢書編委會主任,校黨委常委、黨委宣傳部部長周巍,學科建設辦公室主任高利紅擔任編委會副主任。該系列叢書是校報主編陳部落客持的“中南大學者學術人生的采訪與社會傳播”項目成果主要呈現方式之一。

叢書總序

楊燦明校長在叢書總序中細數範文瀾、潘梓年、李劍農等中南大先賢對國家和湖北哲學社會科學的開創之功,盤點張際春、熊複、陳克寒、李普、張鐵夫等教員和馮建、章開沅、鄭小瑛、周韶華等學員為新中國新聞宣傳事業、文化藝術事業作出的卓越貢獻。遺憾的是,社會對這些名家大師與中南大的淵源知之甚少。他指出,“雙一流”建設的評價體系中,學術聲譽和社會影響力是重要的名額。如何将學校人文底蘊傳播出去,轉化成社會聲譽,轉化成助力學校發展的強大動力,提高“雙一流”評價成績,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該項目“試圖以叢書、新聞報道、融媒體傳播等方式立體化、多樣化、成體系地在社會上傳播中南大學者的聲譽,讓更多中南大學人成功‘破圈’,為社會知曉,成為中南大最耀眼的金字招牌”,楊燦明校長對此表示贊賞并樂觀其成。

《中南财經政法大學“國批博導”知之錄》出版

叢書内容介紹

據叢書總主編、校報主編陳博副編審介紹,此項目在去年年初獲得學校學科統籌項目立項,主要内容是通過采訪報道中南大學者學術人生,講好中南大學人故事,繼承、豐富、傳播中南大學術文化底蘊,展現中南大的辦學經驗、智慧和精神,促進中南學派形成發展,助力學校“雙一流”建設,為全面展現中華文明、促進文化交流與傳播作出中南大應有的貢獻。

該書是系列叢書第一本,同時受到學校黨建項目資助,由檔案館、校史館符少華副研究館員曆時10餘年準備,耗時3年編著而成。

《中南财經政法大學“國批博導”知之錄》出版

書籍内容介紹

該書首次集中為我校曆史上由國務院及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批的16位博士生導師(李賢沛教授、周駿教授、楊時展教授、李茂年教授、張寄濤教授、彭星闾教授、何盛明教授、吳俊培教授、夏興園教授、宋醒民教授、曹龍骐教授、邬義鈞教授、郭道揚教授、顔日初教授、餘鑫炎教授以及合作導師劉鴻儒教授)“立傳”,介紹他們的學術經曆、學術成就、治學方略、價值觀念、教研方法、育人經驗,彰顯他們勤奮好學、忘我治學、勇創第一、著述等身、成就輝煌、為人低調、嚴于律己等精神品格。

《中南财經政法大學“國批博導”知之錄》出版

原校黨委書記徐敦楷教授在該書序言中表示

“國批博導”已經成為曆史,但仍不失為一段佳話。對于同時代人,這是一段對高等教育轉折時期美好的記憶;對于後生晚輩,則是一部焚膏繼晷、百折不饒、探骊得珠的生動教科書。

郭道揚教授在親筆手書賀信中表示

該書問世是“我校檔案管理史上發生的一件大事”,其創作承載了中國共産黨創辦中原大學以來“輝煌史冊中的光輝一頁”,它弘揚與歌頌了建校70多年來,“學校在人才培養走向巅峰之際的人文色彩”,以檔案史證了“黨和國家創辦中原大學走向光明,走向遠大的史實”。

(來源:中南财經政法大學微信公衆号)

【實習編輯:鄭曉曉】

更多精彩内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下傳“大武漢”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