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拼多多2018年秋校招題目解析和答案(自己編寫,可能有問題)

題目1 清單補全

題目描述

在商城的某個位置有一個商品清單,該清單是由L1、L2兩個子清單拼接而成。當使用者浏覽并翻頁時,需要從清單L1、L2中擷取商品進行展示。展示規則如下:

  • 使用者可以進行多次翻頁,用offset表示使用者在之前頁面已經浏覽的商品數量,比如offset為4,表示使用者已經看了4個商品;
  • n表示目前頁面需要展示的商品數量;
  • 展示商品時首先使用清單L1,如果清單L1長度不夠,再從清單L2中選取商品;
  • 從清單L2中補全商品時,也可能存在數量不足的情況。

請根據上述規則,計算清單L1和L2中哪些商品在目前頁面被展示了

樣例

in:

2 4 4 4

1 2 4 4

4 1 3 3

out:

2 4 0 2

1 3 0 0

3 3 1 2

輸入描述

每個測試輸入包含1個測試用例,包含四個整數,分别表示偏移量

offset

、元素數量

n

,清單L1的長度

l1

,清單L2的長度

l2

輸出描述

在一行内輸出四個整數分别表示L1和L2的區間start1,end1,start2,end2,每個數字之間有一個空格。

注意,區間段使用半開半閉區間表示,即包含起點,不包含終點。如果某個清單的區間為空,使用[0, 0)表示,如果某個清單被跳過,使用[len, len)表示,len表示清單的長度。

題目解析

這個題目非常簡單,其實就是劃分一些情況而已,而且4種情況中3種情況已經在樣例中給你展示出來了,是以說這個題是送分題。樣例中的情況有:

  • offset在list1中,但是展示的數目也沒有超過List1;
  • offset在list1中,但是展示的數目順延到了list2中,并且list2夠用;
  • offset在list1中,但是展示的數目順延到了list2中,list2不夠用;
  • offset在list1和list2中,但是展示的數目沒有超過list2;
  • offset在list1和list2中,但是展示的數目超過了list2;
  • offset>L1+L2的情況,那自然,使用使用[len, len)表示即可。

代碼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offset, n, list1, list2;
    int start1, end1, start2, end2;

    while (cin >> offset >> n >> list1 >> list2)
    {
        //offset還在list1中--start
        if (offset<list1)
        {
            start1 = offset;
            //展示都在list1時
            if (n < list1 -offset )
            {
                end1 = offset + n;
                start2 = 0;
                end2 = 0;
            }
            //當展示填滿了list1,去了list2
            else
            {
                end1 = list1;
                start2 = 0;
                if ((n - (list1 - offset)) < list2)//當list2夠用的時候
                    end2 = n - (list1 - offset);
                //當list2不夠用的時候
                else
                    end2 = list2;
            }
        }
        //如果offset在list1最後一個或者到了list2的時候
        else if ((offset >= list1) &&(offset<=list1+list2))
        {
            start1 = list1;
            end1 = list1;
            start2 = offset - list1;
            //list2夠用的話
            if (n < (list2 - (offset - list1)))
            {
                end2 = offset - list1 + n;
            }
            //如果list2不夠用的話
            else
                end2 = list2;
        }
        else
        {
            start1 = list1;
            end1 = list1;
            start2 = list2;
            end2 = list2;
        }

        cout << start1 << " " << end1 << " " << start2 << " " << end2 << endl;
    }

    system("pause");
    return 0;
}
           

周年慶

拼多多王國的城市和道路的拓撲結構比較特别,是一個樹狀結構:

每個城市是樹的一個節點;

城市之間的道路是樹的一條邊;

樹的根節點是首都。

拼多多周年慶馬上就要到了,這是拼多多王國的一個大日子。為了活躍氣氛,國王想在道路上布置花燈。花燈可是很貴的東西,盡管國王想要在所有道路上都布置花燈,但是如果要花太多錢的話,是過不了财政大臣那一關的。國王把這個計劃告訴财政大臣,最後他們商讨出來這麼一個方案:

一條道路要麼不布置花燈,要麼整條布置花燈,不能選擇其中的某一段布置;

除非沒有道路通向首都,否則至少為一條通向首都的道路布置花燈;

所有布置花燈的道路構成的子圖是連通的,這保證國王從首都出發,能通過隻走布置了花燈的道路,把所有的花燈遊覽完;

如果某個城市(包括首都)有大于等于2條道路通向子城市,為了防止鋪張浪費,最多隻能選擇其中的兩條路布置花燈;

布置花燈的道路的總長度設定一個上限。

在上述方案下,國王想要使得布置花燈的道路長度越長越好,你幫國王想想辦法。

每個測試輸入包含1個測試用例。

輸入的第一行是一個正整數m,0輸入的第二行是一個正整數n,n<=100n<=100,表示城市的個數。

緊接着是n-1行輸入,每行三個正整數u、v、d,表示下标為u的城市有一條長度為d的道路通向它的一個子城市v,其中0<=u

輸出一個正整數,表示能布置花燈的道路長度的最大值。

輸入輸出樣例

in:

5

0 1 1

0 2 2

0 3 3

0 4 4

out:

代碼實作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vector>
#include<set>
using namespace std;

using Array = vector<int>;

set<int> dfs(int root, vector<Array> &sons, Array &d, int m)
{
    if (sons[root].size() == 0)
        return set<int>({ 0 });
    vector<set<int> > sts;
    for (auto it = sons[root].begin(); it != sons[root].end(); ++it) {
        sts.push_back(dfs(*it, sons, d, m));
    }
    set<int> ret({ 0 });
    for (auto it = sts.begin(); it != sts.end(); ++it)
        for (auto it2 = it->begin(); it2 != it->end(); ++it2)
            if (d[sons[root][it - sts.begin()]] + *it2 <= m)
                ret.insert(d[sons[root][it - sts.begin()]] + *it2);
    for (auto it_i = sts.begin(); next(it_i) != sts.end(); ++it_i) {
        for (auto it_j = it_i + 1; it_j != sts.end(); ++it_j) {
            for (auto it = it_i->begin(); it != it_i->end(); ++it) {
                for (auto it2 = it_j->begin(); it2 != it_j->end(); ++it2) {
                    if (d[sons[root][it_i - sts.begin()]] + d[sons[root][it_j - sts.begin()]] + *it + *it2 <= m)
                        ret.insert(d[sons[root][it_i - sts.begin()]] + d[sons[root][it_j - sts.begin()]] + *it + *it2);
                }
            }
        }
    }
    return ret;
}

int main()
{
    for (int m, n; cin >> m >> n; ) {
        vector<Array > sons(n);
        Array father(n, -1), d(n, 0);
        int root = 0;
        for (int i = 0, u, v, dd; i < n - 1; i++)
            cin >> u >> v >> dd, d[v] = dd, sons[u].push_back(v), father[v] = u;
        for (; root < (int)father.size() && father[root] != -1; ++root) {}
        set<int> st(dfs(root, sons, d, m));
        cout << (st.size() == 0 ? 0 : *st.rbegin()) << endl;
    }
    system("pause");
    return 0;
}           

(修改自他人代碼,感謝原作者的講解)

數三角形

給出平面上的n個點,現在需要你求出,在這n個點裡選3個點能構成一個三角形的方案有幾種。

第一行包含一個正整數n,表示平面上有n個點(n<=100)

第2行到第n + 1行,每行有兩個整數,表示這個點的x坐标和y坐标。(所有坐标的絕對值小于等于100,且保證所有坐标不同)

輸出一個數,表示能構成三角形的方案數。

4

0 0

0 1

1 0

1 1

解析

這個題就是三層循環直接讀取三個點,然後利用三個點共線條件判斷三個點是否共線,若共線則不可能成為三角形,否則可以是三角形。

三角形共線條件:

(y3−y1)(x2−x1)−(y2−y1)(x3−x1)=0(斜率相等)

或者

x1y2+x2y3+x3y1-x1y3-x2y1-x3y2=0(三角形面積為0)

我這裡用的是第二個條件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math>
#include<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n;//點數
    int count=0;//計數
    cin >> n;
    vector<vector<int> >point(n, vector<int>(2));
    for (int i = 0; i < n; i++)
    {
        cin >> point[i][0] >> point[i][1];
    }
    for (int i = 0; i < n - 2; i++)
    {
        for (int j = i + 1; j < n - 1; j++)
        {
            int temp1 = point[i][0] * point[j][1] - point[i][1] * point[j][0];
            for (int k = j + 1; k < n; k++)
            {
                int temp2 = point[j][0] * point[k][1] - point[j][1] * point[k][0];
                int temp3 = point[k][0] * point[i][1] - point[k][1] * point[i][0];
                if ((temp1 + temp2 + temp3) != 0)
                    ++count;
            }
        }
    }
    cout << count;
    system("pause");
    return 0;
}
           

最大乘積

給定一個無序數組,包含正數、負數和0,要求從中找出3個數的乘積,使得乘積最大,要求時間複雜度:O(n),空間複雜度:O(1)

第一行是數組大小n,第二行是無序整數數組A[n]

滿足條件的最大乘積

輸入

3 4 1 2

輸出

24

既然是輸出三個乘積最大值,隻有兩種情況:

  1. 三個最大正整數相乘;
  2. 兩個最小負數和一個最大正整數相乘。

其它任何一種情況,乘數都隻可能小于等于上面兩種情況,是以本題其實就是在O(n)的時間複雜度内實作尋找這5個數的方法,O(1)的空間複雜度表示了我們不能使用例如數組之類的來進行輔助存儲。是以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出這兩種情況的乘積進行比較,傳回最大的那一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math>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MAXSIZE 1000
int main()
{
    long long mmin=0,min=0,max1=0,max2=0,max3 = 3;
    //這個題的關鍵就在于學會在O(n)的時間複雜度尋找大于最小的2個值和最大的3個值
    //以後還可以遞推到最小的m個值和最大的n個值等
    int n;//數組大小
    int i;
    long long a[MAXSIZE];
    cin >> n;
    for (i = 0; i < n; i++)
    {
        cin >> a[i];
    }
    for (i = 0; i < n; i++)
    {
        if (a[i] < mmin)
        {
            min = mmin;
            mmin = a[i];
        }
        else if (a[i] < min)
            min = a[i];
        else if (a[i] > max3)
        {
            max1 = max2;
            max2 = max3;
            max3 = a[i];
        }
        else if ((a[i] > max2)&&(a[i]<max3))//這裡一定要判斷小于max3
        {
            max1 = max2;
            max2 = a[i];
        }
        else if ((a[i] > max1)&&(a[i]<max2))//這裡一定要判斷小于max2
            max1 = a[i];
    }
    long long result;
    long long res1 = mmin*min*max3;
    long long res2 = max1*max2*max3;
    result = (res1 > res2) ? res1 : res2;
    cout << result;
    //system("pause");
    return 0;
    }
           

小熊吃糖

有n隻小熊,他們有着各不相同的戰鬥力。每次他們吃糖時,會按照戰鬥力來排,戰鬥力高的小熊擁有優先選擇權。前面的小熊吃飽了,後面的小熊才能吃。每隻小熊有一個饑餓值,每次進食的時候,小熊們會選擇最大的能填飽自己目前饑餓值的那顆糖來吃,可能吃完沒飽會重複上述過程,但不會選擇吃撐。

現在給出n隻小熊的戰鬥力和饑餓值,并且給出m顆糖能填飽的饑餓值。

求所有小熊進食完之後,每隻小熊剩餘的饑餓值。

第一行兩個正整數n和m,分别表示小熊數量和糖的數量。(n <= 10, m <= 100)

第二行m個正整數,每個表示着顆糖能填充的饑餓值。

接下來的n行,每行2個正整數,分别代表每隻小熊的戰鬥力和目前饑餓值。

題目中所有輸入的數值小于等于100。

輸出n行,每行一個整數,代表每隻小熊剩餘的饑餓值。

2 5

5 6 10 20 30

4 34

3 35

模拟出來即可。這裡我用了一個bear類用來存儲每一個熊的情況,id是為了後續的用處。

我的思路就是對所有的熊先按照戰鬥力由大到小進行排序,這樣後面for循環的時候,戰鬥力強的熊先吃。

由于先吃能量值最大的糖,是以對糖由大道小進行排序,這樣for循環的時候,熊先吃能量值最大的糖。

最後要輸出的時候是按照輸入的順序輸出,是以我設定了一個id對熊進行編号,這樣我再按照id對熊恢複原來輸入的順序,這樣輸出即可。

是以設定了三個compare函數用在sort函數之中。

#include<iostream>
#include<algorithm>
#include<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Bear {
public:
    Bear(int f = 0, int h = 0, int id = 0) :fight(f), hungry(h), id(id) {}
    int fight;//戰鬥力
    int hungry;//饑餓值
    int id;//熊的ID
};
//定義幾個比較
bool cmp_fight(const Bear &a, const Bear &b)
{
    return a.fight > b.fight;
}

bool cmp_id(const Bear &a, const Bear &b)
{
    return a.id < b.id;
}
bool cmp_sugar(const int a, const int b)
{
    return a > b;
}

//主函數
int main()
{
    int n = 0, m = 0;//n個熊,m顆糖
    int i;
    cin >> n >> m;
        vector<int> sugar(m);
        vector<Bear> bear(n);
        for (i = 0; i < m; i++)
        {
            cin >> sugar[i];
        }
        sort(sugar.begin(), sugar.end(), cmp_sugar);
        for (i = 0; i < n; i++)
        {
            cin >> bear[i].fight >> bear[i].hungry;
            bear[i].id = i;
        }
        //為了友善讓戰鬥力強的先吃到,就排序,讓戰鬥力強的在前面
        sort(bear.begin(), bear.end(), cmp_fight);
        //下面開始吃
        for (i = 0; i < n; i++)
        {
            for (int j = 0; j < m; j++)
            {
                //如果饑餓值大于等于糖的能量才吃,否則就不吃
                if (bear[i].hungry >= sugar[j])
                {
                    bear[i].hungry -= sugar[j];
                    sugar[j] = 0;
                }
            }
        }
        //把熊的排序恢複過來
        sort(bear.begin(), bear.end(), cmp_id);
        for (i = 0; i < n; i++)
        {
            cout << bear[i].hungry << endl;
        }
        system("pause");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