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十首描寫長安的古詩詞,長安一片月,牽挂萬顆心

十首描寫長安的古詩詞,長安一片月,牽挂萬顆心

盛唐時的長安有繁華盛世的氣概,有舉世矚目的風采,詩人心中對長安同樣也有說不清的愛。

長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甚至灞橋的煙柳、驿道的滄桑,還有少女的柔情以及俠士的霸氣等,都被載入篇章,變成濃墨,流傳後世。唯有大唐的長安,才有如此的厚重與積澱。

十首描寫長安的古詩詞,長安一片月,牽挂萬顆心

君不見,杜牧遠望長安,“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王翰邊塞思鄉,“夜聽胡笳折楊柳,教人意氣憶長安”;孟郊登科,“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李白登鳳凰台,“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曾經的長安,北風蕭蕭,号角真凄涼;古代的長安,厮殺陣陣,斑駁了斜陽。

長安是大唐的象征,也是古代文明達到鼎盛的标志,詩人思念長安,遊子牽挂長安,今人懷念長安,正像賀鑄所說,“忍話舊遊新夢,三千裡外長安。”下面精選十首描寫長安的古詩詞,歡迎收藏。

十首描寫長安的古詩詞,長安一片月,牽挂萬顆心

長安春望

唐代:盧綸

東風吹雨過青山,卻望千門草色閑。

家在夢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幾人還?

川原缭繞浮雲外,宮阙參差落照間。

誰念為儒逢世難,獨将衰鬓客秦關。

賞析:詩人感亂思家,眼中所見,心中所思,無非都是傷心之景,悲哀之情,淺吟低唱,一詠三歎,讀後很容易引起人們的同情和憐憫,這正是陰柔美的表現。

十首描寫長安的古詩詞,長安一片月,牽挂萬顆心

長安秋望

唐代:杜牧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賞析:樓閣倚在經霜的樹林外,天空如明鏡無纖雲一毫。峻拔的南山與清爽秋色,氣勢互不相讓兩兩争高?

十首描寫長安的古詩詞,長安一片月,牽挂萬顆心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唐代: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賞析:九月九日重陽佳節,我勉強登上高處遠眺,然而在這戰亂的行軍途中,沒有誰能送酒來。我心情沉重地遙望我的故鄉長安,那菊花大概傍在這戰場零星的開放了。

十首描寫長安的古詩詞,長安一片月,牽挂萬顆心

少年遊

宋代:柳永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夕陽島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

歸雲一去無蹤迹,何處是前期?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

賞析:在長安古道上騎着瘦馬緩緩行走,高高的柳樹秋蟬亂嘶啼。夕陽照射下,秋風在原野上勁吹,我舉目遠望,看見天幕從四方垂下。

十首描寫長安的古詩詞,長安一片月,牽挂萬顆心

秋波媚

宋代:陸遊

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台。悲歌擊築,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雲開。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

賞析:詞的上片寫秋天來到邊城,鼓角聲充滿悲哀,下片從上片的“憑高”和“此興悠哉”過渡,全面表達了“高興”的“興”。

整首詞由“哀”到“興”,反映了作者的樂觀主義精神和愛國壯志。

十首描寫長安的古詩詞,長安一片月,牽挂萬顆心

長安春

唐代:白居易

青門柳枝軟無力,東風吹作黃金色。

街東酒薄醉易醒,滿眼春愁銷不得。

賞析:門外的楊柳無力的下垂着,春天的東風把柳枝吹成了金黃色。東街的酒力太小,醉了很容易就會醒來,滿腹愁苦還是消不了。

十首描寫長安的古詩詞,長安一片月,牽挂萬顆心

點绛唇·長安中作

元代:元好問

沙際春歸,綠窗猶唱留春住。問春何處,花落莺無語。

渺渺吟懷,漠漠煙中樹。西樓暮,一簾疏雨,夢裡尋春去。

賞析:情意綿遠的抒發我内心的情懷,卻隻見樹木在朦胧的煙中。日下西樓,獨剩下簾外的細雨,怕是隻能在夢中去尋找春的蹤迹。

十首描寫長安的古詩詞,長安一片月,牽挂萬顆心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南宋:辛棄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鹧鸪。

賞析:郁孤台下這贛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淚。我舉頭眺望西北的長安,可惜隻看到無數青山。

十首描寫長安的古詩詞,長安一片月,牽挂萬顆心

子夜吳歌·秋歌

唐代: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賞析:長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戶萬戶都在搗衣。秋風吹送搗衣聲聲,家家懷念戍邊之人。

十首描寫長安的古詩詞,長安一片月,牽挂萬顆心

唐代:羅隐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

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賞析:都說瑞雪兆豐年,豐年情況将如何?長安城裡有窮人,我說瑞雪不宜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