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網 自去年9月,南國置業向上吸收合并電建地産終止之後,中國電建又啟動另一方案,與母公司電建集團進行資産置換。
去年12月,中國電建先對全資子公司天津海賦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實施債轉股163億元,作為裝入房地産業務的資産平台。
準備工作做好後,2022年1月6日,資産置換終于落地。
公告顯示,電建集團持有的18家子公司股權将置入中國電建,而中國電建持有的地産闆塊,即中國電建地産、北京飛悅臨空科技産業發展有限公司及天津海賦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100%股權将置出給電建集團。此次交易拟采用非公開協定轉讓方式進行。
據悉,上述置出和置入資産評估合計分别為247.19億元和246.53億元,差額部分以現金補足。
中國電建表示,控股股東将與公司存在同業競争的優質資産注入公司,有利于減少公司與控股股東之間的同業競争,增強公司獨立性。
與此同時,置入電建集團下屬18家優質電網輔業資産,有利于進一步優化公司資産、完善公司産業結構,置入資産整體盈利能力高于置出資産,有利于增厚公司的淨資産收益率和每股收益,提高公司盈利水準和資産品質。
如公告所說,此次資産置換是一次規避同業競争的履約。
中國電建主營業務有多項,包括工程承包與勘測設計、電力投資與營運、房地産開發、裝置制造與租賃等,多個領域發展。而母公司電建集團本身業務也覆寫涉及能源電力、水利與環境基礎設施、房地産領域,産生業務重疊。
2014年,電建集團曾承諾把電網輔業企業注入中國電建,以此來避免同業競争。
據電建集團在2014年作出的說明與承諾:“對于經營前景較好、資産權屬清晰、規範性工作開展情況較好、曆史遺留問題規範解決的電網輔業企業,自2014年8月30日起8年内,經中國電建按照适用的法律法規及其公司章程履行相應的董事會或股東大會程式後注入中國電建;除該等企業之外的其他電網輔業企業,電建集團将自2014年8月30日起8年内依法采取關停并轉等其他方式妥善處置”。
資産置換若完成,中國電建亦将地産業務基本剝離,中國電建将不再涉及地産開發業務,後續再融資限制亦能緩解。而電建集團直接控股另一個地産上市平台南國置業,相較之前,地産闆塊和能源闆塊業務看起來更為清晰分明。
資料來源:觀點指數整理
但仍然有三家尚未能注入的公司,電建集團是以在1月5日變更承諾。據公告,電建集團将目前尚不具備條件注入的三家公司,即中國電建集團山東電力建設有限公司、上海電力建設有限責任公司、山東電力建設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托管給中國電建。
同業競争對于家大業大的央企來說,似乎更易出現。與中國電建同樣位列國務院确定首批16家主營房地産業務的央企名單中的企業,也同樣遇到較為典型的同業競争問題。
就地産業務而言,過往中糧集團旗下也存在業務重疊的現象,此後通過内部資産交易進行業務分割,大悅城控股作為開發業務平台,大悅城地産則作為商業地産營運商。類似的例子還包括,去年8月中國能建換股吸收合并葛洲壩。
對于中國電建來說,被剝離的地産闆塊業務,此前在财報上已略顯疲軟。
據2021年中報,中國電建的房地産業務實作營收52.2億元,去年同期為76.9億元,同比降32%。從各主營業務的毛利率看,房地産開發毛利率僅為11.4%,相比去年同期減少8.14個點。
反觀電力投資營運業務,毛利率為43.8%,盡管也比去年同期減少5.32個點。
電力這項高毛利的業務還搭載了一個利好,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去年年中釋出的關于征求對《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在同期拉漲中國電建的股價。
檔案指,到2035年我國抽水蓄能裝機規模将增加到3億千瓦。如果按檔案中提出的裝機目标測算,這項計劃将新增投資規模約18000億元。
據悉,目前國内已建成的兩個裝機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惠州抽水蓄能電站和廣州抽水蓄能電站,均由中國電建及其下屬企業所承建。與此同時,2020年中國電建還以總價41億元新簽了,内蒙芝瑞、河北易縣兩座抽水蓄能電站。
劃走房地産業務,換來電網輔業,在當下房地産行業形勢下,中國電建似乎放下了一個包袱,水電能源業務的利好也在逐漸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