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蘇軍的勝利,是全靠人海戰術、屍積如山換來的嗎?

曆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将來的回聲,是将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二戰中,蘇聯紅軍毫無疑問是反法西斯的中流砥柱。英勇的蘇軍将士在西線怒怼德國,又在東線狂虐日本,可謂戰績彪炳。然而在勝利光環的照耀下,卻也難以遮掩蘇軍在戰争中遭受的重大損失。特别是蘇德戰争中,幾乎每場大戰中(1945年前)蘇軍的損失都要大于甚至遠大于他們的對手——納粹德軍。

是以很多人都會産生這樣一個根深蒂固的印象,認為蘇軍的勝利就是靠血流成河、屍積如山換來的;蘇軍沒有什麼戰術,隻是一味堆人而已。甚至很多戰史專家也持此觀點,認為蘇聯是以野蠻和無知而取勝,紅軍不過是德軍不成熟的翻版。如果沒有盟軍開辟第二戰場,二戰的最終結果還很不好說。

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蘇軍在二戰中獲勝真是靠堆人換來的嗎?

二戰蘇軍的勝利,是全靠人海戰術、屍積如山換來的嗎?

上圖_ 蘇聯士兵

戰術野蠻無知——蘇聯将帥:你聽誰說的

首先我們不得不承認,在戰争中,人力資源确實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如果沒有雄厚的人力優勢,就算你的軍隊技戰術水準再高、戰略規劃再缜密無誤,也一樣承受不住戰争,特别是長時間、高烈度戰争帶來的人力消耗,最終還是會被拖垮。蘇聯相對于德國擁有更為豐富的人力資源,這正是其能夠取得衛國戰争最終勝利的重要原因。

但我們同樣也該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無限制向前線輸送兵員。特别是蘇德戰争爆發後,由于在初期蒙受巨大損失,是以蘇軍在各個戰線上都面臨嚴重的兵力枯竭難題。早在1942年蘇軍發動夏季攻勢前,總參謀部的安東諾夫将軍就提醒斯大林前線人手短缺的現狀。

即便是1944年戰局逆轉,蘇軍開始大步向柏林邁進,但由于長期的消耗,蘇軍各一線部隊實力非常虛弱,步兵師每師普遍隻有5000-6000人,還不到滿編狀态的一半(1941年蘇軍步兵師滿編為1.3萬人)。最慘者如近衛步兵第37師、步兵第195師、308師,隻有2700餘人。

正是因為如此,蘇軍實際上并不具備實施“堆人戰術”的條件。

二戰蘇軍的勝利,是全靠人海戰術、屍積如山換來的嗎?

上圖_ 約瑟夫·維薩裡奧諾維奇·斯大林(1878年12月18日—1953年3月5日)

殘酷的戰争環境也使得蘇聯統帥部一直将“以最小代價達成戰役目标并盡可能給敵人以打擊”奉為圭臬。斯大林也不止一次地告訴其麾下将帥:“要善于向我們的敵人學習,以少流血取得勝利。”朱可夫元帥後來曾回憶道,斯大林原本計劃在1945年5月1日前拿下柏林,以便在勞動節時舉行勝利大閱兵。

但到4月30日,柏林仍有部分地區的戰鬥尚在激烈進行中。惴惴不安的朱可夫将此情況告訴斯大林時,斯大林卻異常平和地說:“不要着急,要愛護官兵和人民,不做無謂的犧牲。”

二戰蘇軍的勝利,是全靠人海戰術、屍積如山換來的嗎?

上圖_ 攻入德國柏林的蘇軍

由此可見,那種認為蘇軍将帥隻會驅使官兵“不惜一切代價”取得勝利的觀點是靠不住的。之是以很多人看到蘇軍總是能夠集結比德軍多出幾倍的力量發起攻勢,這應當歸功于蘇軍周密的戰役部署和對部隊、特别是對坦克機械化部隊(各坦克軍、機械化軍及“騎兵-機械化”叢集)的集中使用,并能夠根據形勢變化在前線特定地區規模性開展裝甲突破,進而重創德軍。

更為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忽視蘇聯從20年代便開始的坦克機械化部隊組織與作戰理論的研究。這些研究為蘇軍深刻認識未來戰争的樣式産生了重要影響,對蘇軍最高統帥部在戰略戰役規劃上做到細緻缜密起了積極作用。而這些,是多少人力優勢也換不來的寶貴經驗。可以說,蘇軍在二戰中的打法風格,與英、美、德等西方國家軍隊是完全不同的,它并不是對誰的模仿,相反卻是一種大膽的創新。

二戰蘇軍的勝利,是全靠人海戰術、屍積如山換來的嗎?

上圖_ 蘇軍步兵坦克協同進攻

戰争傷亡巨大——紅軍官兵:我們也在慢慢學習

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蘇軍的确在二戰中付出了慘重的人力和裝備損失。縱觀人類曆史上的所有戰争,還沒有哪支軍隊為奪取勝利而付出過蘇軍這樣的犧牲。但是同時我們也應當看到,戰争中的教訓也反過來使蘇軍不斷學習、成長,最終使其脫胎換骨,成為了一支精銳之師。

在戰争初期,由于受準備不足、上陣倉促、戰術僵化及調整不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加上遇到了百戰百勝的德軍摧枯拉朽的全面進攻,蘇軍在開戰的頭半年便損失兵員達330萬,其中僅被俘就達190萬。

二戰蘇軍的勝利,是全靠人海戰術、屍積如山換來的嗎?

上圖_ 斯大林格勒戰役

為彌補損失,蘇聯不得不實行全國總動員,将大量适齡男子送上前線。由于戰局緊迫,這些新兵隻能進行20天的基本訓練和15天的有槍訓練,連裝彈換彈還沒利索就不得不投入厮殺,去和久經沙場的德軍血拼,這更是大大加重了官兵的傷亡。以至于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加入戰陣的蘇軍官兵平均存活時間隻有9分鐘。缺乏高水準的訓練加上本就不高的教育程度,這些無疑是導緻蘇軍傷亡巨大的重要原因。

可也正是這種血的教訓,使得蘇軍慢慢成長起來,将帥變得幹練,指揮員和戰鬥員變得富有作戰技巧。1943年夏季以後,蘇軍的作戰效能得到極大提升。特别是其裝甲戰術、空炮火力與地面部隊的協同都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從“巴格拉季昂” 行動開始,蘇軍在大規模會戰中的傷亡總數已經開始低于德軍,而德軍也不再具備較高的品質優勢,且一路西退。朱可夫元帥後來就對斯大林說:“我們在戰争程序中學習并學會了戰争,于是開始給德軍以打擊,但在戰争之初,我們卻不太會打仗。”

二戰蘇軍的勝利,是全靠人海戰術、屍積如山換來的嗎?

上圖_ 推進在波蘭戰場上的德軍坦克縱隊

沒有哪支軍隊一開始就是王者,德軍閃擊戰天下無敵也是憑借其在波蘭、挪威、比利時、法國等諸多血戰,再加上宣傳機器的高效運作而人盡皆知的。在1945年的布拉格戰役,蘇軍用了六天、傷亡不到12000人,便擊潰德中央集團軍群及仆從國軍隊共65個師,僅俘虜就抓了45萬餘人。此役蘇軍雖投入了三個方面軍、共170萬大軍,但在進攻地域上對德軍僅能形成1.21:1的優勢。

我們再看美日之間的沖繩戰役,美軍集結了58萬大軍,而駐紮在沖繩的日軍僅為12萬,可有誰說美軍是靠堆人打赢了日軍?是以說,開始被突然襲擊打懵了,暫時用數量來彌補品質差距撐下去,等品質上去了再打回去,如果這都不可以,那就是不講道理了。

二戰蘇軍的勝利,是全靠人海戰術、屍積如山換來的嗎?

上圖_ 沖繩戰役

勝利不是無代價的——正确認識戰損是研究戰争的前提

冷戰時期,出于意識形态對抗的需要,西方國家一方面大力宣傳盟軍在第二戰場開辟後的作用和貢獻,一方面則不斷強調英美對蘇聯予以的戰略和物資支援的重要性,以此對蘇聯紅軍在反法西斯戰争勝利做出的貢獻“打折扣”,并借勢降低蘇聯的影響,貶低其國際形象。

反觀蘇聯方面,二戰後出于維護斯大林地位的考慮,一直對戰争中蘇軍的真實損失不予公布。赫魯曉夫上台後又推行“去斯大林化”,加之戈爾巴喬夫“新思維”改革的推波助瀾,蘇軍在二戰中的各種損失、弊病、不良行徑等反而被統統曝光,對蘇軍戰損的宣傳突然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故而人們會覺得蘇軍将領毫不吝惜官兵性命、斯大林打仗隻會“草菅人命”、蘇聯打赢德國就是靠堆人等也就不奇怪了。

二戰蘇軍的勝利,是全靠人海戰術、屍積如山換來的嗎?

上圖_ 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曉夫(1894年4月17日-1971年9月11日),蘇聯黨和國家最高上司人

近年來,随着俄羅斯逐漸解密原蘇聯曆史檔案,關于蘇軍的戰損情況我們已經有了一個較為客觀的了解。但由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仍牢牢占據輿論制高點,使得很多人包括部分曆史學者仍不能公正地看待蘇軍為二戰勝利付出的巨大犧牲。

誠然,軍事行動的勝利是追求以較少的代價擷取最大的作戰效益。但追求代價與效益之比的最優化并不是戰争的絕對目的,更不是唯一目的。如果代價高了就要放棄戰争,那麼法西斯的旗幟恐怕早就插遍七大洲四大洋了。

物換星移幾度秋。不管我們是出于怎樣的目的和希望來回首二戰,都不應該隻滿足于對戰役結果和損失進行簡單的記憶和回顧。前到巴黎和會的暗流湧動,後到《大西洋憲章》的振臂一呼,上至克裡姆林宮與“狼穴”中的決策,下至殘垣斷壁與塹壕堡壘中的慘烈厮殺,都需要我們去品味。也唯有如此,才能在“流言傳說滿天飛”的今天全面客觀的還原戰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