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3年,劉備的兒子劉禅,聽從光祿大夫谯周的意見,投降了曹魏,過起了富足的安樂日子,被封為安樂縣公,一直快樂地活到老。但可悲的是,劉禅是結局最好的一個,他的兒子卻無一善終。劉禅一共有7個兒子,除了第三個兒子劉琮早逝外,在劉禅投降時,還有6個兒子活着。
長子劉璿,被劉禅封為太子,他對劉禅極為孝順,而且為人仁義寬恕,頗有口碑。劉禅在投降後,敕令在外領兵的蜀國大将姜維,不要抵抗直接投降。但姜維不甘心,揮舞刀劍砍石頭發洩心頭的憤怒。但走投無路的姜維隻得投降,不過很快就開始密謀起兵造反,還聯合了魏國大将鐘會一起。結果事情敗露,姜維、鐘會等人被殺,劉禅的太子劉璿也一同被殺。

五子劉谌,非常有氣節。當時鄧艾大軍兵臨城下,在劉禅準備投降時,劉谌異常憤怒,呵斥老爹劉禅道:“蜀國窮途末路,亡國之災可能避免不了,但是國君應該帶着群臣戰将拼死一搏,這樣才有臉去見先帝!”但劉禅沒有聽從兒子的意見,仍然投降。劉谌無力回天,來到祭祀劉備的昭烈廟中,痛哭流涕,認為自己無言面對祖父,在将自己的妻兒殺掉之後,也自殺殉國。
劉禅另外的四個兒子,跟随父親投降曹魏後,享受了一段時間榮華富貴,但依然沒能逃過厄運。司馬家後來篡奪曹家政權,建立晉國。但司馬家的好運,也似乎被徹底用完了。晉國從成立開始,就戰亂不斷,内鬥頻發,國力越來越弱。結果,在公元311年,匈奴軍隊在劉淵之子劉聰的帶領下,在甯平城之戰中殲滅了晉軍主力,并攻破洛陽,俘虜了晉懷帝。西晉滅亡,中原地區再次走向分裂,史稱“永嘉之亂”。劉聰一方,在洛陽城内大肆搶掠,犯下滔天罪行,殺死王公士民三萬多人!
劉禅剩下的四個兒子:次子劉瑤、四子劉瓒、六子劉恂、七子劉虔,全部死于這場戰亂之中。此時的劉禅,已經善終故去,不知如果他親眼看見兒子們的結局,是否會後悔自己的決定。曆史不禁讓人唏噓,劉禅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