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到這些“逆天”文物,差點真相信有人會穿越,制作工藝太震撼!

看到這些“逆天”文物,差點真相信有人會穿越,制作工藝太震撼!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泱泱上下五千年,真可謂是曆史悠久,老祖宗留下來的文物數不勝數,其中有些絕對可以稱的上是“逆天”,材質獨特,制作精美,造型古樸大氣。由于有些制作工藝已經失傳,更是成了現代難以複制的無價之寶,下面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二。

一、蛋殼黑陶高柄杯

蛋殼黑陶高柄杯出土于山東日照,産于新石器時代,造型别緻,表面透着黑色光澤,散發着一種神秘且誘人的魅力。蛋殼黑陶高柄杯胎壁厚度僅在0.5~1mm左右,最薄處更是低于0.5mm,僅有0.2~0.3mm,像蛋殼一樣薄,這也是它名字中“蛋殼”的由來。這件文物的“逆天”之處則在于在胎壁堪稱輕薄至極,質地卻是異常堅硬,即便是現代工藝也難以做到。

看到這些“逆天”文物,差點真相信有人會穿越,制作工藝太震撼!

蛋殼黑陶高柄杯出土數量極少,僅存于大中型墓葬,是毀一件少一件的珍貴文物,倘若能夠破解它的制作工藝,中國的工藝技術興許都能更上一層樓。而在生産力不發達、工具簡陋的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卻可以達到現代工藝都無法取得的水準,難道不是“逆天”嗎?

二、戰國水晶杯

20世紀90年代初,杭州文物考古所正對杭州市半山區一座戰國古墓進行發掘,在發掘過程中,考古人員發現了一隻造型與現代玻璃杯别無二緻的杯子,他們認為這可能是哪個盜墓賊在盜墓時随意丢棄的喝水杯子,并未将其放在心上。

在考古發掘工作結束後,這隻杯子随同其他文物被送往北京鑒定。結論令人大吃一驚:這隻高15.4cm、口徑7.8cm、底徑5.4cm的杯子竟來自距今2300多年的戰國,由一整塊純度很高的水晶加工而成。

看到這些“逆天”文物,差點真相信有人會穿越,制作工藝太震撼!

這可真是太“逆天”了,将水晶制成杯子,在戰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由于加工工藝尚未得知,有許多人對這件文物存疑,認為這是杭州博物館的虛構。也有人認為水晶杯和時空穿越有關,将其與新莽時期的卡尺一起列為穿越者真實存在的證據。現如今,戰國水晶杯已成了杭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前去參觀的遊客都很驚訝,倘若不看講解牌,大多數人都還以為它是博物館從業人員随手放的水杯呢。由于材料特殊,水晶杯還被禁止出國展覽。

三、“見日之光”銅鏡

當第一眼看到這面銅鏡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會覺得這隻是一面普通鏡子,和“逆天”搭不上邊,但當有光線照耀鏡面的時候,神奇的事情就發生了,這也是“見日之光”銅鏡的“逆天”之處:如果有陽光或者平行光照在鏡面上,銅鏡背面的銘文就可以顯現出來,就好像銅鏡是用透光玻璃制成的一樣。

看到這些“逆天”文物,差點真相信有人會穿越,制作工藝太震撼!

“見日之光”銅鏡制于西漢,整體淨重約50g,因在背面花紋外側有銘文“見日之光,天下大明”,故将其命名為“見日之光”銅鏡。

光線從銅鏡之中穿過,這種鏡子在古代被稱為透光鏡。到宋代,透光鏡的制作工藝不慎遺失。一千多年來,有許多學者都在探究透光鏡的制作工藝,卻無一成功。直到21世紀初期,通過文物工作者與科技工作者的合作,終于解開了透光鏡的謎團,我們才知曉了“見日之光”的制作工序,實在幸運。

四、西漢素紗襌衣

一件衣服居然可以裝進火柴盒裡,這不是傳說,這是事實!更令人驚訝的是,這件衣服來自遙遠的西漢,它就是1972年出土于長沙馬王堆一号墓的素紗襌衣(音dān)。衣服的主人也很有名,是長沙國國相利蒼的夫人辛追,曆經兩千餘年,屍身不腐,依舊充滿彈性。

看到這些“逆天”文物,差點真相信有人會穿越,制作工藝太震撼!

素紗襌衣衣長132cm,通袖長181.5cm。衣服面料是紗,沒有顔色,故被稱為素紗。“襌”字則來自于《說文解字》:“襌,衣不重。從衣,單聲”。

素紗襌衣的“逆天”之處在于它的重量,僅為49g,連一兩不到。湖南省博物館曾嘗試找人複制素紗襌衣,但起初複制出來的衣服重量卻超過了80克。又經過13年研究測試,才複制出一件重49.5g的素紗襌衣。有人認為是現代蠶寶寶吃的比較好,吐出的蠶絲比較重的緣故。

看到這些“逆天”文物,差點真相信有人會穿越,制作工藝太震撼!

素紗襌衣薄如蟬翼,說它是古代最“清涼”的衣服并不為過。素紗襌衣的用處也是衆說紛纭,有人說是辛追夫人為了取悅丈夫而特意訂制的,也有人說這不過是一件裝飾用品,用來凸顯主人的尊貴地位,畢竟這也不是每個貴族都能消費起的衣服。素紗襌衣價值極高,是世界上現存年代最早、儲存最完整、制作工藝最精、最輕薄的一件衣服,它的出土,為研究我國古代絲織技術做出了重大貢獻。

五、清象牙席

我們都知道象牙制品有很多種,如牙雕、假牙、骰子或者鋼琴鍵等,但你聽過象牙席嗎?根據清代檔案記載,象牙席共有五張,如今僅有三張存世。其中兩張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另一張收藏于山東省博物館,皆是雍正時期的制品。

象牙席的“逆天”之處在于它的制作過程。象牙很容易損壞,稍有不慎,就會毀掉,更何況是将象牙抽成絲兒編成席呢?制作一張象牙席需要數百根象牙,耗費巨大。正因為太過奢侈,雍正皇帝便下旨禁止制作并采買象牙席,其制作工藝也就漸漸失傳。

看到這些“逆天”文物,差點真相信有人會穿越,制作工藝太震撼!

一件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的象牙席,經曆非常獨特。溥儀退位後,起先仍居于紫禁城,但宮内偷盜成風,可能是哪個太監想要把象牙席混入普通草席,準備偷運出宮,後來沒有機會,就不了了之了。直到1978年,故宮博物院進行文物清理,從業人員無意中在一個黴爛的席筒中發現了這張象牙席。我們才有機會一睹它的真容。

象牙席制作工藝失傳固然可惜,但反過來想這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表現。一張象牙席要耗費數百根象牙,而失去象牙的大象很可能也會死去,這種以動物鮮血制成的享受,不要也罷。

文史君說:

随着科學技術的進步,有些“逆天”文物的制作工藝正慢慢被我們拾起,古代匠人的智慧也能夠再現,我們也可以通過吸收這些技術去改進現代工藝,使其為更多人服務。也許就在這些“逆天”技術中,我們也能夠找到通往理想的世界的鑰匙。

參考文獻

1、李海:《戰國水晶杯》,《東方博物》2004年第1期;

2、劉嶽:《象簟微涼生,禦苑夏日長——清宮藏象牙絲編織席淺談》,《紫禁城》2006年第7期。

(作者:浩然文史·套元)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檔,除特别注明外均來自網絡搜尋,如有侵權煩請聯系作者删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曆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号!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