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晉國和戎拓展華夏文明的北方邊界

如果時間倒退三千年,華夏大地相比今天的面貌,将會呈現出迥然有别的情形,彼時的大地上存在着很多以蠻夷冠名的族群,即使是洛陽盆地、關中平面、華北平原、南太行這些中原腹地,也分布着相當數量的戎狄族群,但也是在這一時期,曆史卻開始有了一些神奇的改變,自此以後,華夏文明猶如磐石般盤根植于這片大地,任憑風吹浪打,我自巋然不動。

華夏文明發源于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然後向四面八方逐漸發展,這是一個極其緩慢的過程,曆經炎、黃、五帝、夏、商、周,直至秦漢時期,傳統漢地才算是會面的文明歸化,這其中的周朝,卻是最為關鍵的一段曆史時期。

本文對北方蠻夷的曆史演變形勢做一個探索,北方蠻夷也就是晉國直面的戎狄各部,以下将對晉國以及後期的趙國與北方戎狄的曆史互動,進行一定的梳理,給各位讀者做一個某種視角下的展現。

晉國和戎拓展華夏文明的北方邊界

1、西周、春秋時期的蠻夷形勢

先說一下什麼是蠻夷,站在周人角度“不服王化”就是蠻夷。那什麼又是諸夏呢,王室姬姓諸侯、功臣諸侯、三皇五帝後裔諸侯、商地諸侯等,這些由周人所分封,認同周文化,定期向周天子朝貢的諸侯就是諸夏。

一個很清晰的分野出現了,很明顯諸夏是一個利益共同體和文化共同體,他們是一群有着共同曆史傳承的價值觀、共同維護周人統治秩序的這麼一個龐大共同體。這個共同體在華夏大地上的标簽,是最先進、最文明、最受人尊敬、最令人向往,那麼相對的,有先進和文明,就有落後和野蠻,這些不服王化的文化上落後族群,則統稱為蠻夷。

周人的分封制把天下各族群進行了一個分類,分類的标準是歸化與否。這就給天下各蠻夷立了個規矩,你服王化、定期朝貢,服從我的統治秩序,就是文明,就是諸夏,否則就是野蠻,就是蠻夷。這顯然是很厲害的一招,誰會自稱是壞人啊,即使是壞人也要拼命的說自己是好人,蠻夷諸族開始努力的學習諸夏的文化、風俗,試圖獲得周天子的認可,在諸夏中找到歸屬感。這顯然要比單純的武力征伐要有效得多,因為這是從内心深處的主動學習,并不是被動接受,其中的中山國就是典型。總之,這也是周人的曆史性貢獻,周人奠定了華夏文明基礎性架構。

晉國和戎拓展華夏文明的北方邊界

中國的國土廣袤,文明的起源也是多樣化的、多點開花的,夏、商、周三代都是各自代表了當時最先進的文明,但并不是所有。許多蠻夷其實都是土生土長的本地族群,外來蠻夷隻是少數,這也是西周、春秋時期,華夏大地那麼多的蠻夷的原因所在。并不是蠻夷大規模入侵了華夏,而是大多數蠻夷本身就是華夏大地上的原生民族,周人的偉大之處,在于幾乎讓華夏大地上所有的族群都自覺接受了周文化,這才是今天我們可以稱之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曆史起源。

如果隻有溫情的一面,周人也不可能站在文明的最頂點,有溫情的一面一定就會有鐵血的一面。如果蠻夷“服王化”,就可以被認可,甚至獲得一定的地位,其典型是秦國。如果“不服王化”,還挑釁和鬧事,那麼也會武力征伐,西周曆史上,宗周六師和成周八師就是天子直屬的禁軍,不隻王有六軍,還有諸侯國的部隊,諸侯國可以擁有一軍的兵力,每軍人數為12500人。如果哪個方向上的蠻夷膽敢挑釁和鬧事,天子和周邊的諸侯國就會共同出兵讨伐。

西周時期,周天子的兩個拳頭都很硬,在強大的武力威懾下、在發達的文明感召下,周邊蠻夷也都比較安分,關鍵是不安分也不行,這時候不安分的風險太大,安分才是最具收益成本比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這三百年間,蠻夷諸部在周文化的感召下,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移風易俗,其文化和風俗也漸漸向周人靠近。這就為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順利兼并蠻夷諸部提供了基礎條件。

2、晉國與北方戎狄的戰與和

中原的正北方,有兩個主要的諸侯國:晉國和衛國,衛國主要防範和管理朝歌周邊的商朝遺民,而晉國的主要職責就是管理河東要地,拱衛周室,防範和管理北方的戎狄。晉國因為地理條件的原因,建國之初,就幾乎處在戎狄諸部的包圍之中,其周邊的主要戎狄有條戎、白狄、骊戎、山戎、北戎、狐氏戎、赤狄、茅狄、陸渾之戎等。是以,如何與戎狄共處,就成了晉國的首要任務,也在考驗着晉國的生存智慧。

晉國和戎拓展華夏文明的北方邊界

晉國的首任國君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兒子,也是周成王同父同母的親弟弟,可以說晉國是含着金鑰匙誕生的,被封在舊商唐地是因為這裡非常重要。晉西南的運城盆地和臨汾盆地在曆史上一直被稱為河東地區,河東緊鄰關中平原和洛陽盆地這兩個周人的核心領地,是以河東就是拱衛東西兩京的要害之地。

周人曾長期和西戎為鄰,對于戎狄的管理也頗有心得,是以晉國所在的晉西南這片夷夏雜居的區域,就被周王室确立了“啟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治國方針,也就是既發揮華夏民族的傳統,又尊重戎狄各族的民族習慣,因地制宜的治理好自己的封國。是以,晉國從封國之始,就顯得頗為與衆不同。

從各諸侯國的曆史來看,秦國可謂悲壯,幾任國君都死于和西戎的戰争,而晉國的情況也不遑多讓,晉國貴族墓穴中太子、公子們的骨骸多有被兵器所傷的傷慘痕迹,這從客觀表明晉國與周邊戎狄之間的戰争頻繁程度。但是,晉國在悲壯之餘,還表現的有頗為智慧的一面,晉國并沒有一味的與戎狄戰争,還有許多懷柔的手段,曆代國君以及貴族都有和戎狄通婚的記載,晉國軍政高層也多有戎狄的身影,甚至可以說是以和為主,以戰為輔,這就是曆史上晉國給人感覺胡風很重的原因所在。

曆史上民族融合一直是大趨勢,如果民族融合的過程控制的好,對國家、對民族都會有很強的正面作用。魏晉南北朝是曆史上的大亂世,最終由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合做的比較好的北方統一了全國,進而孕育出偉大的隋唐盛世。那麼,西周和春秋時期的晉國,則是數千年曆史中民族融合的一個縮影,而且是一個很成功的縮影。

春秋晚期晉悼公時,處于晉燕之間戎人聯盟無終國請求與晉國議和,晉悼公很蔑視戎人,一開始不願意議和,晉國司馬魏绛陳述了和戎五利:戎狄是以遊牧為主,輕視土地,卻重視财物,可以用财物換取他們的土地,擴大晉國的國土;連年與戎狄征戰,晉國北部農耕荒廢,百姓疲敝,如果與戎狄修好,則百姓安居務農,有利于國力提升;戎狄降晉,其它諸侯必然震動,晉國将國威大震;弭兵休戰,可以節用國力;以史為鑒,以德服人,才能長治久安。于是,晉悼公便接受了魏绛的建議,并派魏绛北上主持和戎大局,曆經八年,大獲成功。随着晉國的國力上升,又免去了後顧之憂,晉悼公順勢再度稱霸中原。

在晉國這個民族融合的縮影中,可以說晉國的強大就是伴随着對戎狄的不斷吸收和兼并,始終實踐着“啟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治國方針,能尊重戎狄文化,以德服人,以仁政感化戎狄,才能成功的融合了衆多戎狄部落,一步一步壯大自己的實力,最終能稱霸春秋近兩百年。

3、晉國稱霸路上的戎狄補血

晉國的初期,受限于周朝的國策,封地隻有百裡左右,其實就連面積最大的楚國最初的封地也是百餘裡,是以西周時期的晉國也談不上強大。雖然一開始比較弱小,卻有着極好的打怪練級條件,周邊戎狄多,總會時不時冒出一個鬧事的,這時候就可以跟着天子六師一起去平叛,小規模征伐獨自承擔的也不少,這樣就鍛煉出了極強的軍事戰鬥力。

西周時期值得一說的是,西周晚期宣王時代,周王室四面出擊征伐蠻夷,晉國附近的戎狄也是宣王的重點關注對象,于是晉國在政治正确的前提下開啟了一系列對戎狄的戰争,攻打過山東的夙夷、南面的條戎、北邊的北戎,這些戰争讓晉國獲得了周王室的大量賞賜,也獲得了戎狄的土地和人口。西周落幕之際,晉國合法、合理的獲得了傳統政策範圍之外的土地和人口,讓晉國的實力上在河東 一衆諸侯中鶴立雞群,這就為春秋争霸打下了良好的開端。

西周近三百年間,晉國總體上就是這麼過來的,文化上感召戎狄諸部,武力上征伐不安分的個别戎狄,在戰鬥中磨煉自己,在沖突中成長自己,軍事武力得到強化,治國能力得到提升,國土和人口有了一定的擴張,實力得到加強,在戎狄的客觀補血作用下得到了自内而外的淬煉。

從西周進入春秋的曆史階段,晉國發生“曲沃代翼”事件,這一事件意味着晉國長期内部分裂時代的結束,國家力量得到整合,終于可以集中力量應對外部的壓力。曆史的發展有時就是這麼巧妙,晉國内部統一的時間恰逢春秋大亂世的到來,随着周王室号召力的急劇下滑,上級政權的壓制力量近乎蕩然無存,晉國迎來了大爆發的時期,晉獻公兼國時代。

晉國和戎拓展華夏文明的北方邊界

晉獻公對内消滅公族,斬斷了宗法血緣關系的紐帶,推行尚賢、尚功、尚法的治國理念;對外積極擴張,兼并了周邊衆多的諸侯國,極大的擴充晉國的疆域,史稱“并國十七,服國三十八”。

晉獻公的擴張是分兩個階段的,一對戎狄,二對周邊其它諸侯國。對戎狄的部分可以說是核心,因為這是内部穩定。犬戎成功攻破西周鎬京,大大鼓舞了天下的蠻夷諸部,晉國周邊的戎狄也開始蠢蠢欲動,就連國都周邊也到處遊走着戎狄人。顯然戎狄們低估了晉國的力量,也低估了晉國的決心,當晉獻公不得不采取措施的時候,戎狄們才明白,他們不該來惹晉國。

雖然晉國軍事力量很強,但針對戎狄晉獻公仍然用晉國的一貫方針:剛柔并濟,懷柔的一面主要對狐氏大戎、小戎等,收編其大戎首領為晉國大夫,娶其大戎首領女兒為妃,生子為後來的晉文公重耳,娶其小戎首領女兒為妃,生子為後來的晉惠公夷吾。武力征伐的主要是骊戎,後來被晉獻公極度寵溺的骊姬也是在這次戰争中所俘獲。

由于許多戎狄這時已經處于向農耕文明過渡的階段,是以晉國的吸收和兼并顯得并不是特别費勁。經過十六年的時間,晉獻公總算擺平了晉國周邊的戎狄,穩定了國内形勢,吸收的戎狄各部也都化作營養成分,補充了晉國的國力。

趁着國勢穩固的有利條件,晉獻公順勢兼并了河東一衆諸侯國,将晉西南地區全部都囊括進了晉國的國土,這過程幾乎沒有掀起太大的浪花,倒是留了一下“假道伐虢”的成語。臨汾盆地、運城盆地、部分太原盆地,這時已經全部是晉國的土地。

晉國這邊正在壯大着自己,前期的兼并戎狄的行動卻在中原地區引起了連鎖反應,最終釀成了中原地區的巨大災難。

晉國前期持續的打壓之下,并不是所有的戎狄都歸附了晉國,那些不願意服軟的則是集體向東部山區遷徙,原本生活在長治盆地的赤狄被擠壓之下,也向東開始遷徙,其連鎖效應是,不斷有赤狄從太行山上沖入華北平原。背井離鄉、忍饑挨餓的山溝溝裡來的鄉野人成群結隊到了繁華的中原大都市後,會發生什麼?戎狄們震驚于中原的繁華和富饒之後,直接想到的肯定是據為己有啊。首當其沖的是衛國,朝歌城被攻破,衛國亡,隻餘千人出逃,然後是邢國亡。好在有齊桓公,在齊國的幫助下,衛國和邢國在黃河以東得以複國。

中原諸侯在齊桓公号令之下,集體武力對抗赤狄,作為諸夏之一的晉國自然也需要有所行動。晉國的選擇直接進攻最強大的一支赤狄,今天晉城一帶的東山臯落氏,将其擊敗後,又接連收複了被赤狄占領的朝歌、河内、邯鄲、百泉等地,晉國毫不客氣的将這些衛國故地收為己有。

從這個過程,可以看出,中原諸侯雖然富有,戰鬥力卻一般,對比之下晉國雖然比較窮,戰鬥力卻很生猛,一出手就擊中了赤狄要害,這讓在中原大地上如蝗蟲一般的赤狄失去了組織性,有效的撲滅了赤狄的嚣張氣焰。

這場赤狄之亂給中原地區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齊桓公九合諸侯才算是把其撲滅,其最終結果卻是損了中原諸國,肥了晉國,難道這是赤狄給晉國的一次神助攻?總之,這場亂局結束以後,晉國擴張到了晉東南和河内地區,已經突進到華北平原上,可以直面中原了,這為馬上到來的晉文公争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晉文公是第一位稱霸中原的晉國國君,在晉文公的群臣中,跟随他流亡十九年的狐偃是戎狄人,朝堂之中也不乏戎狄重臣,晉文公本人也有一半的戎狄血統,這就是晉國國策的結果,晉國的稱霸路上,戎狄對其貢獻很大。是以,晉文公稱霸期間的“攘夷”,也并不是完全排斥戎狄,隻是強調以中原文化為主體。

前文講過的魏绛和戎又是一次晉國對戎狄政策的典型展現,同樣是用戎狄力量來補血本身的國力。戰國時代三晉中的趙國繼承了晉國的對戎政策,特别注重對北地的開拓,通過戎狄力量的補血,來增強自身的實力,經過“胡服騎射”變革後,國力達到巅峰,戰國末期與秦國并立,兩雄争鋒,其勢力向北一至抵達陰山一線,今天的陰山山脈上依然保留着趙長城的遺址。

在晉國國策的長期感染下,即便是堅持武力抵抗的戎狄,也紛紛向中原文化靠攏,最典型的就是三次被滅、兩度複國的中山國,其施政綱領一直堅持儒家主張,這在法家當道的戰國時代,本身又是戎狄的中山國身上,就顯得特别奇特,究其原因,不能不說是文化仰慕,身為戎狄人,堅持具備正統周文化特色的儒家,這就是在向天下宣稱,我已經“脫夷入夏”了。

4、總結

從晉國的發展過程來看,晉國就好像是身懷“北冥神功”絕技的武林高手,能吸收對手内力為我所用,而且從來沒有消化不良過。對于其它諸侯國來說,戎狄是大害,對晉國來說,戎狄卻是大補,不管對戎狄是戰還是和,都可以擷取土地、人口、良臣、良将,最終提高自身的實力。

以我看來,既能持續不斷的化戎狄力量為自身實力,又能堅持中原文化為主導,這才是晉國能長期稱霸中原,成為春秋第一霸的根本原因所在。

晉國和戎拓展華夏文明的北方邊界

晉國成功的和戎政策實踐,以及“和”文化發源,為後世曆代民族政策提供了極其重要的參考意義,作為曆史上首次成功的民族融合執行個體,對于今天仍然具備參考意義。

曆史最重要的意義在于其形成的文化,而文化最重要的意義在于其指明了未來,而這“和”文化應該是晉國最大的曆史貢獻,其影響不僅對中國,對全人類而言都是一筆寶貴的遺産。

(注:文中部分圖檔來源于網絡,感謝網友們,如有侵權,請通知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