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戰場“得騎兵者得天下”,但你知道古代的騎兵,有多燒錢嗎?

宋朝時期有一位名叫徐鈞 的詩人,寫了一首名叫《吳漢》的詩,充分的展現了“騎兵”的強大:“智謀勇略已過人,況擁幽州突騎兵。拉朽摧枯功蓋世,可令縱掠損威名。”在戰場之上,騎兵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擁有了一支裝備精良的騎兵,如同擁有了戰無不勝的大殺器,是以古人才會說“得騎兵者得天下”。

古代戰場“得騎兵者得天下”,但你知道古代的騎兵,有多燒錢嗎?

根據考古和相關的文獻記載,早在殷商便已經出現了大規模的騎兵隊伍。在一處殷商廢墟中,考古學家們發掘了多個“一人一馬”的騎士坑,坑裡還發現了許多的随身武器,這些武器也進一步證明了坑中掩埋的是最早期的騎兵。

而到了春秋時期,已經有了非常明确的騎兵作戰記錄了,比如說在公元636年,秦穆公為了讓重耳能夠安全回國,便贈送了他“疇騎二千”,到了戰國時期甚至還有出現了明确的騎兵編制,《六韬·犬韬·均兵》記載:“五騎一長,十騎一吏,百騎一率,二百騎一将。”

古代戰場“得騎兵者得天下”,但你知道古代的騎兵,有多燒錢嗎?

而中國古代騎兵的黃金時代,是秦朝到兩漢這一段時期。是因為對匈奴和遊牧民族的作戰需要,是以軍隊從最初的車騎幾乎全面的性轉變為單騎兵。

遊牧民族的從小生長在草原,對馬匹的熟悉程度是不言而喻的,他們的騎兵有多強想必是不用多說了吧?當年成吉思汗能橫掃大半個世界,依靠的就是旗下戰無不勝的騎兵。

一開始成吉思汗隻是用10萬騎兵統一草原,然後又用40萬騎兵橫掃了歐亞大陸,倒在成吉思汗騎兵下的更是有德國、法國、英國這樣的輝煌大國。

古代戰場“得騎兵者得天下”,但你知道古代的騎兵,有多燒錢嗎?

而在漢武帝時期把匈奴打的服服帖帖的也是騎兵,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漢武帝任命霍去病為镖旗将軍,與公孫敖率領數萬騎兵分路進軍,但因為公孫敖迷路而遲遲未到,霍去病便率手下數千骠騎孤軍深入,竟殲敵3萬餘人,并俘虜匈奴五王等多名重要人物,迫使渾邪王得以率4萬餘衆歸漢。

古代戰場“得騎兵者得天下”,但你知道古代的騎兵,有多燒錢嗎?

回望曆史我們可以看到,一般“以少勝多”的例子,都是騎兵創造的。由此可見“得騎兵者得天下”這句話确實不假,但你知道在古代培養一支裝備精良的騎兵有多燒錢嗎?

古代戰場“得騎兵者得天下”,但你知道古代的騎兵,有多燒錢嗎?

首先要培養能夠作戰的馬匹是很不容易的,這些馬最好出自于高寒地區,這種環境中生長的馬匹才能有更好的适應能力。其次好的戰馬在飼料這一塊也有很大的講究,最好是吃豆類,麥類之類的精飼料才能培育出體格精裝的戰馬,是以培養戰馬的花費通常要比領軍饷的士兵都高得多。

古代戰場“得騎兵者得天下”,但你知道古代的騎兵,有多燒錢嗎?

然後就是騎兵的武器方面了,騎兵的裝備規格就要比普通的步兵高多了。騎兵的盔甲一般都是采用是鐵浮屠的雙層盔甲,武器為一般為弓箭、長矛、鐵戟、青銅或者炒鋼劍,以應對不同的環境作戰。是以在古代如果一支萬人的騎兵隊伍覆滅了,那麼連皇帝都會心疼不已,因為實在是太燒錢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