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戰時期,日軍為何甯願深入内地轟炸成都重慶,也不願轟炸延安?

說到日本,許多人會想起它在侵略中國的時候犯下的滔天罪行,雖然他們最終被中國人齊心協力趕了出去,但是日本對中國造成的重創不可磨滅。

在抗日戰争進入相持的階段,日本調整了對華的政策,從強硬地打下中國變成了建立僞政府,并且通過武力對中國的各個地方進行壓制。

抗戰時期,日軍為何甯願深入内地轟炸成都重慶,也不願轟炸延安?

日軍飛機

日軍對後方城市的轟炸

日軍壓制的方法非常簡單,就是利用飛機來轟炸支援抗戰的後方城市,讓後方城市自顧不暇,這樣他們就能夠在戰場上不戰而勝了,就拿抗戰的大後方四川來說,僅僅從1938年到1944年這幾年期間,四川成都就受到了日軍的31次轟炸,傷亡人數達到4500多人。

就這樣的資料來看,成都還算是幸運的,同時期的重慶更慘。根據重慶的記載,在1938年之後的五年時間内,日軍一共對重慶展開了203次轟炸,造成2.4萬的抗戰軍民傷亡,要是平均下來,十天就有日軍來一趟重慶。

抗戰時期,日軍為何甯願深入内地轟炸成都重慶,也不願轟炸延安?

日軍轟炸重慶

這讓許多人非常疑惑,站在日軍的角度,他們為何在抗戰時期不轟炸延安呢?為此有人專門去了解過,日軍稱試過轟炸延安,隻是成本不高,不太劃算。那為何日軍這麼執着于轟炸重慶呢?

日軍為何轟炸重慶

先看重慶,重慶其實并不算繁華,是以許多人認為日軍轟炸重慶并沒有什麼好處,一個山城而已,轟炸了又不會損失大量的錢财,實則不然。重慶作為一個山城,雖然并不怎麼繁華,但是它是國民政府所在地,日軍轟炸重慶可以很好地打擊國民政府的抗日士氣和他們的積極性。

轟炸重慶還可以對重慶的國民政府工作人民發出警示,這個警示就是我可以轟炸重慶,證明你們都在我的掌控之中。這樣會讓重慶的群眾情緒更加緊張,日軍在這個時候再散發一些言論,利用輿論的力量來控制重慶,簡直是易如反掌。不過每個國家發生戰争的時候,首都都會被轟炸,不轟炸反而有些不正常。

抗戰時期,日軍為何甯願深入内地轟炸成都重慶,也不願轟炸延安?

被日軍轟炸後的重慶

轟炸重慶的第二個原因,還因為重慶是西南的大後方基地。由于戰争打響了,日軍也侵占了許多的地方,為了生存,人們不得不步步後退,來到重慶這個山城建立起自己的家園。許多學校和工廠也随着人口的遷移來到了重慶。這個時候的重慶雖然并不繁華,但是卻是許多人重建家園的希望。

在重慶,有了工廠就能夠生産武器,有了武器就有了與日軍對抗的底氣,而這也正是日軍害怕的地方。日軍沒日沒夜的轟炸,隻為了讓重慶的工業停止,讓重慶的學業無法正常開始,讓重慶人民生活在炮火連天的意外中,沒有心思重拾生産和生活工業,讓重慶從内裡不戰而敗。

日軍的險惡用心令人膽寒,但是我國人民的意志非常堅定,任何人都不能夠打倒。人民加班加點趕制武器,而更多的人上街遊行,對于日軍的轟炸行為進行抗議,讓日軍的輿論逐漸潰散,讓重慶的人心重新凝聚起來,讓人民的生活重拾希望。在美軍掌握了制空權之後,日軍也就放棄了對重慶的轟炸。

抗戰時期,日軍為何甯願深入内地轟炸成都重慶,也不願轟炸延安?

中國人民越戰愈挫愈強

日軍為何放棄轟炸延安?

看完了重慶,再看延安。其實日軍也不是完全沒有轟炸過延安,隻是據資料記載,日軍在延安轟炸過17次,投放1690枚炮彈,造成398名人員傷亡。這個資料相較于重慶,隻能說是小巫見大巫,那日軍為何不投入大量的錢财去轟炸延安呢?

第一是因為延安的地理位置,延安位于黃土高原,由于黃土高原的環境惡劣,是以在上面居住的人比較少,再加上黃土高原溝壑縱橫,自然而然也就沒有挨得很近的住房。

在重慶丢下一顆炮彈可能就能打到人,再不濟可以把房子給搞垮,但是在延安丢下一顆炮彈,也許是無人傷亡,并且由于黃土高原上大部分住在窯洞裡,連房子都可能炸不到。

抗戰時期,日軍為何甯願深入内地轟炸成都重慶,也不願轟炸延安?

抗戰時期的延安

炮彈也是非常昂貴的,在延安或許要10個炸彈才能炸到一個人,而在重慶,10個炮彈怎麼說都能炸到幾十座房子,日軍的财政不支援他們做這種花費高昂的費用,來做一個不确定的事情,這純屬是無用功。

第二個原因則是成本效益太低了。在轟炸重慶的時候,日本人會根據情報來确定自己要轟炸的位置,往往是工廠一類的大型建築,轟炸下去之後的成效非常顯著。但是延安就不一樣了,延安沒有什麼像樣的工廠可以給日軍轟炸,僅僅有幾個重要的上司人,但是靠着随便投炮彈就能炸到上司人,是不太現實的,日軍也知道這一點。

在延安的時候,延安許多的人民都有着極度的抗日熱情,日軍想要和重慶一樣,派人去套一些消息和情報,簡直是難如登天,沒有可靠的情報,光靠自己蒙着眼睛炸,根本達不到日軍想要的轟炸效果,故而轟炸延安對于資源尚且匮乏的日軍來說,是一個下下策。

抗戰時期,日軍為何甯願深入内地轟炸成都重慶,也不願轟炸延安?

被日軍轟炸後的居民房屋

無論日軍在重慶還是延安進行轟炸,都沒有瓦解我們人民對于抗日的意志和決心,這不僅僅是我國人民堅強的意志作用,還有一些外來因素。

第一個因素就是因為日軍的資源較為匮乏,無法做到接連轟炸的程度,轟炸最密集的重慶也是十天一次,十天其實可以幹很多的事情,讓工廠複工一兩天,讓孩子們學習一陣子,這樣反而更加能激發中國人永不屈服的鬥志。

第二個因素則是日軍沒有取得制空權,對于各個地區的轟炸,都是在日軍沒有完全取得制空權的時候進行的,飛虎隊介入之後,日軍就已經開始減少對重慶的轟炸了,日軍都不能夠保證制空權,又如何瓦解我國人民的意志呢?

抗戰時期,日軍為何甯願深入内地轟炸成都重慶,也不願轟炸延安?

延安

結語:

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是許多先輩穿越無數次炮火換來的,他們的堅韌和勇敢,是造就我們幸福生活的基石。作為後輩,我們要銘記他們的精神,謹記他們的恩情,同時也應該付出努力,讓幸福生活一直延續下去,讓他們的精神代代相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