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廷承諾滅太平天國者必封王,為什麼曾國藩最終卻隻得了個侯爵?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從公元1851年洪秀全揭竿而起,到公元1864年天京陷落,聲勢浩大的太平天國運動整整持續了十三年,差一點就颠覆了大清王朝200多年統治。

太平天國運動如洪水猛獸,勢如破竹,在短短幾年時間内就占領了南方的半壁江山。公元1853年,天王洪秀全定都江甯(今南京),改稱天京,與清朝南北對峙,嚴重威脅到滿清統治。

在與太平軍的對抗中,腐化不堪的八旗軍和綠營兵節節敗退,根本無法收複失地,更莫說将起義軍一舉殲滅。無奈之下,鹹豐皇帝下令地方大員訓練鄉勇,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并許諾:

無論何人,凡攻克敵巢南京者,必封王爵。

公元1861年8月22日,鹹豐皇帝駕崩于承德避暑山莊,年僅31歲,至死沒能如願看到太平天國覆滅,而他的那句封王承諾,也隻能成為先皇遺命。

清廷承諾滅太平天國者必封王,為什麼曾國藩最終卻隻得了個侯爵?

(太平天國運動)

公元1864年,曾國藩、曾國荃兄弟帶領湘軍攻破天京,太平天國宣告徹底覆滅。曾國藩立下不世功勳,為大清王朝續命50年,堪稱滿清政權的“救命恩人”。

君無戲言,按理說,清廷理所當然應該兌現鹹豐皇帝的承諾,将曾國藩封為王爵,但事實卻是,慈禧太後隻給曾國藩封了個一等勇毅侯。

古代的爵位從高到低分為王、公、侯、伯、子、男,曾國藩的侯爵比鹹豐皇帝許諾的王爵整整低了兩級。那麼,曾國藩居功至偉,又有鹹豐帝許諾在先,為什麼最終卻未能封王呢?

對于這個問題,筆者簡要分析如下,如有不足或不當,歡迎留言批評指正。

清廷承諾滅太平天國者必封王,為什麼曾國藩最終卻隻得了個侯爵?

(曾國藩像)

原因一:清朝祖制,漢臣不可封王

終清一朝,共封了五個漢人異姓王,分别是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定南王孔有德、靖南王耿仲明、義王孫可望。當時,滿清剛剛入主中原,需要漢将支援,不得已才大封漢人藩王。但等到統治穩定,康熙皇帝立即着手削藩,收回漢人異姓王手中的兵權。從此以後,清朝便有了漢臣不可封王的祖制。

以曾國藩的功績,确實足以封王,但他畢竟是漢臣,滿清政權對漢人有着天然的歧視和提防,是以慈禧太後甯願違背鹹豐皇帝遺命,也堅決不肯封曾國藩為王。

清廷承諾滅太平天國者必封王,為什麼曾國藩最終卻隻得了個侯爵?

(慈禧太後像)

原因二:曾國藩手握重兵,清廷有所忌憚

曾國藩奉命組建湘軍,從經費到訓練,基本都是由他個人負責,是以,湘軍是曾國藩的湘軍,而非清廷的湘軍。

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時,清廷自然希望湘軍勢力越大越好,但一旦起義平定,局勢平穩,實力雄厚的湘軍又一下子成了慈禧太後的心頭大患。曾國藩功高蓋主,手握重兵,幾十萬戰鬥力強勁的湘軍完全有實力與清廷正規軍一較高下。

滿清貴族在倚仗曾國藩的同時,更害怕他舉兵造反,颠覆清朝統治。如果給曾國藩封王,無疑是給擁兵自重的曾國藩提供了造反的砝碼,這是清廷最不願意看到的,是以,這個王,萬萬封不得。

清廷承諾滅太平天國者必封王,為什麼曾國藩最終卻隻得了個侯爵?

原因三:前車之鑒,曾國藩本人也不想被封王

有種說法叫“當官要學曾國藩”,誠然,曾國藩是一個非常有智慧的人,他之是以功高蓋主而又能善始善終,正是因為他居功不傲,懂得水滿則溢的道理。

立下不世功勳,卻未能如願被封王,尋常人必定會心有不服,但曾國藩當時的反應卻是“暗自竊喜”、“松了一口氣”。這是因為,有前車之鑒,凡被封王的清朝漢臣(或後代),無一人有好下場。

曾幾何時,漢人封王引發了三藩之亂,但畢竟胳膊擰不過大腿,最終不僅是三番被削,爵位被廢,連小命都難以保全。連雄霸一方的吳三桂、尚可喜等尚且如此,曾國藩又怎麼能確定自己長盛不衰呢?

曾國藩隻想做清朝的忠臣良将,是以他平定太平天國運動後并沒有給慈禧太後等施加壓力,因為,他本人并不想封王。既然如此,清廷也就幹脆順坡下驢,不給他封王,雙方各取所需,各自安好。

清廷承諾滅太平天國者必封王,為什麼曾國藩最終卻隻得了個侯爵?

綜上,

曾國藩之是以沒被封王,并非功績不夠,而是有諸多曆史原因的。不過,清廷也算對他感恩戴德,曾國藩死後,清廷賜谥号“文正”,這是古代文臣的最高榮譽,縱觀整個中國曆史,也僅有20多人獲賜“文正”谥号,還不到狀元總數的三十分之一。曾國藩能獲此殊榮,也算不枉對大清王朝的一片赤膽忠心了。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實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