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到了1941年,日本人在中國真的打不動了

日本1940

日本發動戰争導緻的巨大消耗,迫使日本以戰争為中心,優先生産軍事物資。于是,生産民用物資的企業遭到了滅頂之災,上百萬人失業,這種狀态持續了兩年!

失業吃不上飯,有工作的軍工業的勞工生活也很凄慘,隻比其他人好了一點點,一坨坨。為了保障前線物資,日本人發明了連勤制度,要求勞工24小時連續on call。

勞工拼命的加班加點,導緻體力精力長期透支——僅在1937年,各種過勞死的人數多達7000人。

到了1941年,日本人在中國真的打不動了

高強度,高産量工作,換回來的工資卻縮水了——幾乎所有生活必需品都在漲價,糧油柴米基本漲瘋了!(日元的購買力持續下降),

1941年日本政府被迫出台“白米限制令”,規定每個成年人每天隻能攝入330克糧食,而且需要糙米和精米混用。

農民并沒有因為糧食供不應求而過上好日子,由于農藥等産品價格上漲,農民根本無法正常生産, 農民辛苦一年,自己都吃不飽,雪上加霜的是:饑餓和疾病又導緻農業人口急劇下降,農田數量也同步下降。

僅在1938,日本爆發了近5000起農民反抗事件!

工業畸形,農業凋敝,戰争如同巨大的抽水機,日本已經走向了崩潰邊緣,國庫空虛都餓死過耗子,外彙被大量換成了武器,百業凋敝,政府根本沒有稅可收,民間更沒有能出口創彙的産品。

到了1941年,日本人在中國真的打不動了

日軍上層深知。士兵早已厭戰,是以欺騙他們回國休養,實際上是送他們去華北戰場。導緻,1939年1月3000名日軍乘船由上海到天津,途中突然爆發嘩變!原因竟然是這些人想回國休養。

1940年,日本飛行員(3人)在基地裡炸毀戰機,油庫,想着向國軍投降,因為害怕被拒絕,選擇自殺。

這就是真實的日本,國内經濟接近崩潰,人民反抗不斷,士兵厭戰,國庫空虛,外彙緊張,無法補充戰争資源!

盡管困頓如野狗,日本繼續強行推動戰争的車輪滾滾向前。

到了1941年,日本人在中國真的打不動了

中國1938

中國抗戰是按照1938年《論持久戰》那個經典的判斷為走向的

摘錄一段:

日本戰争是在其強大的軍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力的基礎之上進行的,但又先天不足……

日本的軍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力雖強,但……量的方面不足。

日本……地小,人力、軍力、财力、物力……經不起長期的戰争。

日本想從戰争中解決這個問題,但,将達到其所期求的反面,

……它為解決這個困難問題而發動戰争,結果将因戰争增加困難……連它原有的東西也消耗掉。

——1938年

中國開始了全民抗戰,日軍已經深深地陷入了中國人民戰争的汪洋大海。

具體表現為:中國正面戰場國軍部隊不再兵敗如山倒,開始有勝有負,比如雖然“中條山戰役”慘敗,卻取得“上高會戰”大勝,抗日戰争進入了相持階段。

到了1941年,日本人在中國真的打不動了

一窮二白的中國能和軍備具有碾壓性優勢的日軍打成這個樣子,主要因為:

一、中國土地廣袤,人口衆多,縱深千裡的中華大地可以空間換時間,

人口衆多意味着可以快速補充兵源,雖然新兵素質不高,但“穩定”,因為老兵也是放下鋤頭就上戰場的農民,平均戰鬥素質差别不大,實際對戰力影響較小。

日本在全面侵華之前,士兵經過層層挑選,身體好,文化高,是以戰鬥力極強!

但這種日軍隻有17個常備師團,這批士兵在戰場上逐漸被消耗掉。

随着戰線拉長,占領區加大,日軍的士兵缺口越來越大,開始降低标準,新兵素質逐年降低,戰鬥力逐年降低。

應該看到:日本國内是踴躍參軍的——因為隻有當兵才能吃上飯,而且不一定吃飽。

到了1941年,日本人在中國真的打不動了

是以:随着時間的推移,中國士兵的素質相對沒變化,日軍兵素質逐年降低,戰争的天平也慢慢變平了,中國的人口優勢逐漸向勝勢轉化。

蘇聯1937

地域廣袤加上到全民抗戰,但工業基礎太弱,于是中國得到了蘇聯的大力援助!

盧溝橋事變後,蘇聯先後給國民政府提供了400架飛機,派遣500名蘇聯軍事顧問指導國軍作戰,還派遣6個空軍中隊直接對日作戰。

另外開辟了從蘇聯通往蘭州——長達2700公裡的公路。

在中國失去所有沿海和95%的工業之後,這條公路和桂越、滇緬、滇越公路一起,成為中國大動脈,為孱弱的中國輸送了寶貴的給養。

在抗戰最艱苦的1938-1940年,大量軍火通過這條公路進入中國,足足可以裝備15個師。

到了1941年,日本人在中國真的打不動了

避免了中國士兵拿着棍子和大片刀與日本坦克、大炮、飛機搏鬥的悲壯。

1937年到1941年,蘇聯共派了3665人來中國抗戰,其中包括1091名蘇聯飛行員。

而且,蘇聯承擔了561架戰鬥機、222架轟炸機以及100架教練機以及飛行員工資,大量設施建設等全部費用。蔣當局沒花一分錢。

蘇聯援華志願航空隊先後參加了南京、徐州、南昌、武漢、廣州、蘭州、甚至昆侖關等重大會戰。參加了1941年之前幾乎所有正面戰場。

他們在作戰上:全員紀律嚴明,聽從中國調遣(差別于飛虎隊,我們後面簡單說幾句),

僅1939年奇襲漢口機場一戰,就炸毀60架,炸傷近百架日機,日本指揮官直接被軍法從事。

日軍哀歎 “這

到了1941年,日本人在中國真的打不動了

是事變開始以來最大的損失”,直言此戰是“皇軍的大敗筆”。

蘇聯援華志願航空隊還幫助中國建設修理廠、航空站……設立航空學校和訓練基地,為中國教育訓練近萬名飛行員和地勤人員。

應該說,蘇聯志願航空隊來華抗日是為維護遠東利益(哪個西方勢力都不單純)。但他們的巨大貢獻是不能抹殺的。

據統計,僅蘇聯援華志願航空隊就犧牲了211人。

“南京”把他們葬在漢口的萬國公墓。

到了1941年,日本人在中國真的打不動了

信仰不同,讓這些熱血往事,和馳騁沙場3000多英雄“被默默無聞”,媒體競相追逐的飛虎隊,更把這些英雄淹沒在曆史裡

(飛虎隊本質上是國民政府雇傭軍,前後隻有一年,花費800萬巨款,高的離譜的工資讓國外退役飛行員趨之若鹜,他們基本不聽國府指揮,後來又改回美國編制,但錢還是要給的)

蘇聯援助在1941年4月戛然而止,2個月後,德國閃擊蘇聯,斯大林不兩線作戰,和日本簽訂《蘇日中立條約》,雖然這玩意跟擦屁股紙差不多。

為了安撫狂躁的日本,西北抗戰動脈正式關閉!蘇聯停止對華援助……

到了1941年,日本人在中國真的打不動了

英法和滇緬公路

一個月内德國推平法國,導緻中國的大動脈——滇越公路和桂越公路關閉。

隻剩下滇緬公路默默運作着,一旦封閉,中國士兵的武器隻能用一件少一件。

開篇說過1941的日本困頓如狗,此時,日本人瞪着血紅眼睛,看向了中國西南,然後繼續向南看向東南亞——日本要到東南亞去吸血回血。

如果拿到東南亞的橡膠、石油;澳洲的鐵礦,日本就可以上天了,順手封閉滇緬公路,日本軍國主義者的夢想是:

依靠強大的工業基礎,徹底擊垮南京政府,一統亞洲,打到波斯灣和德國會師,攜手擊敗美國,瓜分全球,建立規模空前,史無前例的大日本帝國,實作天皇一統宇宙的宏願!

到了1941年,日本人在中國真的打不動了

東南亞是英法美的地盤,日本想吞下東南亞,就必須對歐美宣戰,

他們知道:直到1941年,日本改革,脫亞入歐,不到80年,看上去很強大,其實工業水準和戰備武器在歐美面前就是碴,貿然挑戰,等于死路一條。

日本人隻是瘋了,但他們智商線上,它敢對東南亞下手主要因為

沒錢了!

日本改革80年靠着低端制造業(紡織業)積累了相當的外彙和黃金,而且又從大清搞來天文數字的巨款讓日本飛速發展……

日本人将幾十年的積累全部投入侵華戰争,向美國購買石油和鋼鐵隻能用黃金(美元的堅挺跟它收集的世界黃金有巨大的關系)

到了1941年,日本人在中國真的打不動了

侵華日軍打的越狠,黃金消耗就越快,到1941年的時候,黃金儲備基本見底,美國說:賒賬免談,沒錢滾蛋!

美國1931

1937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美國演講:

“我回國參加抗戰去了!

如果哪一天我被日本人炸死了,請不要忘記,我身體的54.4%是被你們美國人炸死的!”

陶行知先生的話,振聾發聩——沒有美國的物資供應,日本根本撐不到1945年。

日本島之窮,可以成為貧瘠,可以說除了兩條腿走路的人啥玩意都沒有。

幾乎所有的戰略資源全部依賴美國進口——80%以上石油,90%以上的鋼鐵來自于美國。

到了1941年,日本人在中國真的打不動了

如果沒有美國鋼鐵,日本就沒有武器,沒有美國的石油,日軍轟炸機軍艦就是擺設。

如果沒有美國人過程中的緊密配合,日本的物資水準根本沒有能力大規模的侵華。

甚至在日本進入“首都”進行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之後,美國也繼續做生意,看《八佰》蘇州河對岸那些歌舞喧嚣,大緻可以了解什麼叫隔岸觀火,那是同一年的事情。

1938年,美國道義禁運——别誤會,美國人隻是禁運了飛機和飛機配件,他們沒笨到把鋼鐵和石油一塊禁了!

但搞笑的是:當年(1938年)美日飛機貿易額是1937年的7倍!

到了1941年,日本人在中國真的打不動了

這就是陶行知先生說的:日本人打在中國人身上的子彈,捅在中國人身體上的刺刀,落在中國土地上的炸彈,有54.4%的美國血統……這就是珍珠港大嘴巴子之前美國對于中國抗戰的手段。

明治維新後日本是在賭國運,從甲午戰争,到日俄戰争,隻要失敗都将萬劫不複,但他們赢了!

日本用戰争獲勝的紅利,來彌補損失掉的國内經濟,一旦失敗,日本的經濟就會徹底垮掉——以破壞國家經濟平衡的方式開始軍備競賽。

比如:日本海軍就是用國内經濟崩潰為代價換來的強大。

一旦耗盡黃金儲備,沒有外彙,沒有美元,美國連眼皮都不會擡的。

如果戰争就無法繼續下去,日本軍隊就要退出中國,前期巨量投入将一去不返,80年維新改革将毀于一旦,甚至是白送給美國大好河山。

到了1941年,日本人在中國真的打不動了

不打仗,就破産,打赢了就可以從輸家手裡獲得紅利。而這種窮兵黩武的發展路線注定了:日本會失敗,這是日本國策戰略發展的必然結果。

德國1941

日本人在一邊喪心病狂,一邊欲哭無淚之時,是盟友德國給它送來了勇氣!

希特勒也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道理,創造了 “閃電戰”的全新招數,利用機械化運送部隊,用飛機速轟和坦克突進,在快如閃電般的德軍戰車下,無數對手被幹倒,

包括但不限于波蘭、荷蘭、法國、比利時、和列甯格勒保衛戰之前的蘇聯,戰果實在太輝煌!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日本為了将戰争進行到底,必須占領東南亞!必須摧毀太平洋上的英美海軍!

盡管英美的海軍的身軀比怪獸更強大,但是日本已經進入狂熱狀态,他們腦袋裡面隻有一句話——我命由我不由天!

到了1941年,日本人在中國真的打不動了

太平洋

1941年12月7日,日軍駕駛着注滿了美國石油的航母和戰鬥機,向美國太平洋艦隊投擲下無數枚用美國鋼鐵制造的炸彈,無比強大的太平洋艦隊在幾個小時之内就灰飛煙滅。

第二天羅斯福發表演講:昨天是個遺臭萬年的日子,日本人偷襲我珍珠港……

在舊金山和火奴魯魯之間的公海上的美國商船也遭到了襲擊。我們整個國家都将永遠記住這次對我們的無恥進攻。

昨夜,日本進攻了馬來亞。

昨夜,日軍襲擊了香港。

昨夜,日軍攻擊了關島。

昨夜,日軍隊攻擊了菲律賓群島。

昨夜,日本人襲擊了威克島。

今晨,日本人襲擊了中途島。

……

到了1941年,日本人在中國真的打不動了

作為三軍總司令,我下令,不惜一切代價保衛我們的國家,

美國人憤怒了,立刻對日宣戰:迅速控制了太平洋!日本海上供給線斷了。

中國10年

消息傳來,蔣介石興奮的難以自抑,連罵了幾句“釀希匹”中國獨自抗日十年間,雖然民不畏死,拼命拖住日本,但已經山窮水盡,中國已經到了最危險的邊緣。

日本人突然腦袋進水,攻擊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國!這消息讓苦不堪言,撐了十年的中國軍民精神一振,紛紛鼓掌,并對裕仁天皇微網誌瘋狂點贊——裕仁桑瘋的太及時了!

至于美國後來對中國的援助,不因為出于對中國的愧疚或者友誼,是因為美國看到了中國的價值,看到了中國有能力抗住日本。

到了1941年,日本人在中國真的打不動了

1942年7月,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兒子艾略特突然問父親:“如果中國抗日行動輸了會怎樣?" 。

羅斯福反問:"你知道日本人會把部隊放哪兒了嗎?"

據日本防衛廳戰史資料顯示:

1937年,日本陸軍共24個師:20個師投入侵華戰争;

1939年,日本陸軍共41個師:31個師投入侵華戰争;

1941年,日本陸軍共51個師:34個師和44個旅投入侵華..

羅斯福對兒子說:中國戰場牽制着大量日軍,羅斯福似乎在回答兒子又好像自言自語:"以日軍在中國戰場的兵力,攻取澳洲,攻取印度,都是探囊取物;

日軍可以直接挺進中東,和德軍兩面夾擊,完全切斷蘇聯與外界的聯系。

日軍可以撕開埃及,切斷通過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線……艾略特大吃一驚"曆史将被嚴重改寫!"

羅斯福微笑點頭"我們應該感謝中國!"

到了1941年,日本人在中國真的打不動了

全民抗戰的汪洋大海

日軍的裝備和戰鬥素養具備碾壓性優勢,但,至少在那個時代,打仗不僅比較裝備和單兵戰鬥力,更是全局性的比拼。

日本此前從未在如此廣袤的土地上作戰,後勤系統壓力驟增,窘迫的日軍開始到處搶劫糧食。

中國人抓住倭寇的弱點——戰略縱深成了島國人的短闆。

日軍每占一處,便要守一處,原先的銳氣消磨殆盡。兵力不斷減少,攻勢越來越乏力,

于是進入了曠日持久的相持階段,。

日軍廣泛的大規模屠殺直接造成了中國軍民對鬼子的刻骨仇恨,所有中國人都明白了一件事:

日本人來我們國家,絕不是為了改朝換代,而是來亡國滅種的!

本來打成一鍋粥的各路軍閥,旋即團結起來共同抗日。

凡是與日軍合作之人,無不被打成漢奸。

那些“精日”和當年漢奸對日本人說過同一句話:“幹巴爹”,後來想想,這是在給中國發信号啊,“幹吧!爹!”

到了1941年,日本人在中國真的打不動了

再精銳的士兵,在長期的絕望中也會慢慢失去鬥志。

華北日軍炮樓裡的士兵面對漫山遍野的遊擊隊,覺得不可能征服中國了,士氣日趨低落。

抗戰後期日軍的表現讓人無法相信這曾經是一支連辎重隊都能跟共軍主力激戰數日的部隊。

日軍的後勤保障開始嚴重阻礙了士兵的戰鬥力。一旦快速突進就會遠離補給線,缺糧時就地搶劫,激起人民的反抗。

中國軍隊以總體戰的形式,把華北變成了磨盤,一點點消耗掉日軍的人力、物力和意志力。

美國宣戰,歐美列強表态,讓蔣介石流下了激動的淚水,孤軍奮戰十年啊,終于……中國迅速加入同盟國,對德意日同時宣戰。

人類曆史上規模最大的群毆終于全面上演——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到了1941年,日本人在中國真的打不動了

結語:

中國謀略家們,把中國的軍事潛力盡可能發揮淋漓盡緻。最終把日軍拖進了人民戰争的汪洋大海,

中國以極弱的工業,大量扔下鋤頭就上前線的農民士兵,糟糕的武器裝備打赢了這一場戰争。完成了,近代史上唯一一次,農業國對工業國的超強逆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