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自動駕駛計程車京滬深開始路測,計劃量産,你期待嗎?

吉利與Waymo達成合作,文遠知行獲得3000萬美元戰略投資,毫末智行獲得近10億元A輪融資,AutoX全無人駕駛工廠開始進入量産……近一個月以來,自動駕駛賽道持續火熱,根據各家公司公布的規劃,2022年将成為自動駕駛技術在商用化領域實作突破的重要時間節點。

業内認為,自動駕駛計程車是最有可能率先實作商業化的場景之一,全球範圍内的自動駕駛公司也在這一領域展開了行業頭部之争。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已開始路測。除了打破技術壁壘和進行大量路測,相關法規政策的完善也是推動自動駕駛技術實作商業化落地的關鍵。

自動駕駛技術企業受追捧

自動化浪潮之下,傳統車企在智能出行領域的布局逐漸加碼。2021年12月29日,吉利集團宣布與全球知名無人駕駛技術公司Waymo達成合作,吉利旗下的極氪品牌将為Waymo的無人駕駛車隊提供專屬車輛,這批車輛将在美國進行商業化營運。在Waymo剛完成25億美元融資之際,吉利的加入也将為其無人駕駛技術實作商用落地提供有力支撐。

吉利方面介紹,新款無人駕駛車型将由極氪歐洲創新中心負責設計研發,基于極氪智能出行平台浩瀚-M架構打造。量産車型将搭載Waymo Driver無人駕駛解決方案,未來作為無人駕駛計程車部署到全美各地。

近一個月來,國内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在資本市場頻受追捧。2021年12月14日,自動駕駛公司文遠知行宣布獲得來自廣汽集團3000萬美元的戰略投資。8天後,成立僅兩年的前裝量産自動駕駛AI公司毫末智行宣布獲得A輪融資近10億元,成為中國第一家實作規模量産的自動駕駛獨角獸公司,估值超10億美元。

各地路測量産 紮堆出政策

經過實驗室研發階段後,道路測試和車輛量産是自動駕駛技術落地的必經之路。去年以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長沙、滄州、長春等多地出台相關政策,開放自動駕駛常态化營運,并釋出地方自動駕駛路測牌照,助力自動駕駛技術提速。國内自動駕駛領域也從測試示範邁入商業化試點探索新階段。

去年11月,北京宣布開放全國首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并公布一系列配套管理政策。市民可在試點區域通過手機APP下單,付費體驗自動駕駛服務,自動駕駛卡車也駛入京台高速開啟常态化自動駕駛測試。北京智能車聯産業創新中心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11月底,北京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安全裡程已超365.2萬公裡。

自動駕駛計程車京滬深開始路測,計劃量産,你期待嗎?

資料圖檔。

不少自動駕駛科技公司的量産計劃也已提上日程。去年底,全無人駕駛公司AutoX首次對外展示其已具備量産能力的全無人駕駛計程車工廠生産線。這座工廠是為公司量産第五代無人駕駛計程車所建,該款車型具備車規級備援線控,支援不配備安全員的無人駕駛。

“有法可依”将助推商業化落地

中信證券研報顯示,自動駕駛預計将成為萬億級廣闊市場,有望解決人力成本提升等諸多痛點,其中自動駕駛計程車是應用場景最廣闊的領域。随着國内L2級自動駕駛功能市場滲透率正在逐年遞增,2022年也将成為各家自動駕駛公司展現實力、搶灘市場的重要時間節點。

根據規劃,今年毫末智行乘用車輔助駕駛項目将擴大7倍,末端無人物流車項目将擴大3倍。到今年底,毫末輔助駕駛系統将搭載至34款長城乘用車型,未來3年搭載乘用車數量預計超100萬台。文遠知行和廣汽集團早在2018年就聯合推出L4級自動駕駛計程車。2019年11月,文遠知行在廣州啟動面向公衆開放營運的自動駕駛計程車商業化服務,覆寫超144平方公裡的城市開放道路。根據最新規劃,文遠知行和廣汽将在未來幾年内共同推進前裝量産車型的研發制造,建立一支數萬輛規模的車隊。

為讓自動駕駛“有法可依”,交通運輸部近日釋出《交通運輸“十四五”立法規劃》,在“加強智慧交通創新發展立法研究儲備”部分中提出,要探索研究建立自動駕駛、智能航運等智慧交通前沿技術應用相關法律制度,探索研究在相關立法項目中建立無人化載運工具管理制度。

業内人士表示,自動駕駛除在技術上還有很大提升空間之外,國家層面政策法規的完善也是推動其成熟和規範的關鍵。盡管各家科技公司已為實作量産摩拳擦掌,但自動駕駛技術距離商用化落地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繼續閱讀